一种便于电缆放线施工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51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电缆放线施工的辅助装置,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两驱动箱和两从动箱;驱动箱和从动箱均为矩形箱体结构,且顶部以及长度方向的一侧均为开口结构;两从动箱靠近开口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轴;从动箱与驱动箱一一对应,且开口端相对设置;两从动箱通过连接板连接;两驱动箱通过固定板连接;两驱动箱靠近开口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驱动箱上的驱动轴和从动箱上的支撑轴将电缆木线轴抬起,实现电缆木线轴的转动放线,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电缆放线的便利性,并利用驱动轴的转动带动电缆木线轴转动,实现电缆自动放线的效果,降低了人工放线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整体放线效率。有利于提高整体放线效率。有利于提高整体放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电缆放线施工的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电缆放线施工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加工完成后,为了方便运输,通常需要缠绕在电缆木线轴上,然后进行销售和运输。施工现场在进行电缆铺设过程中,为了方便对电缆进行放线,通常需要通过电缆木线轴支架将电缆木线轴抬起,使得电缆木线轴可以自由转动,以便于对电缆进行放线。
[0003]但现有的电缆木线轴支架使用十分不便,通常需要吊车将电缆木线轴吊起后放置在支架上,严重影响使用的便利性,且施工过程需要吊车到位,增加的整体的工程成本,并且在部分环境中,吊车无法到达所需位置,导致现有的电缆木线轴支架使用受限,影响电缆的放线施工。
[0004]并且,由于电缆线长度较长,而且电缆线较为粗大,放线过程的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整体放线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便于电缆放线施工的辅助装置,包括:两驱动箱和两从动箱;所述驱动箱和从动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电缆放线施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驱动箱(1)和两从动箱(2);所述驱动箱(1)和从动箱(2)均为矩形箱体结构,且顶部以及长度方向的一侧均为开口结构;两所述驱动箱(1)并排设置,并通过固定板(11)连接;两所述驱动箱(1)靠近开口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轴(101),且远离开口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2);所述驱动轴(101)一端贯穿驱动箱(1)侧壁,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103);所述传动轴(102)外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04),用于通过传动轮(104)连接驱动机构;所述传动轴(102)一端贯穿驱动箱(1)侧壁,并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链轮(103)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105);所述传动轴(102)端面开设有正多边形贯穿孔,且两驱动箱(1)中的传动轴(102)间活动穿插有传动杆(3);所述固定板(11)转动连接有两连接轴(110)和两转动杆(111);所述连接轴(110)和转动杆(111)轴向方向垂直设置,并相互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11)与传动轴(102)的回转轴线重合,且端面开设有与贯穿孔一致的穿插孔;所述连接轴(110)连接有连接杆(112);所述连接杆(112)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13);所述传动杆(3)依次包括驱动段A(301)、分离段A(302)、穿插段A(303)、分离段B(304)和驱动段B(305);所述驱动段A(301)同时与一传动轴(102)的贯穿孔和转动杆(111)的穿插孔配合,且穿插段A(303)和驱动段B(305)依次与另一转动杆(111)的穿插孔和传动轴(102)的贯穿孔配合时,两传动轴(102)和两转动杆(111)实现同步转动;轴向移动所述传动杆(3),驱动段A(301)和驱动段B(305)分别与传动轴(102)的贯穿孔配合,且分离段A(302)和分离段B(304)分别与转动杆(111)的穿插孔间隙配合时,传动杆(3)仅带动两传动轴(102)同步转动;两所述从动箱(2)靠近开口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轴(201);所述从动箱(2)与驱动箱(1)一一对应,且开口端相对设置;两所述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曹点点王中建李朝峰赵士银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