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钻磨
,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页岩气田进入开发调整期(平面上部署加密井,纵向上部署上部或中部层位页岩气井),随着老井周边的页岩气不断采出,孔隙压力下降,甚至出现负压。推广可溶桥塞在加密和上部气层井中的使用。根据井眼轨迹,逐步优化调整可溶桥塞的下入深度。常规平底磨鞋或PDC磨鞋其外形呈圆柱形,钻进时,钻头前端的直径就需要制作成符合钻开桥塞实际的尺寸大小,因此,钻头前端的受力面积较大,需要的动力也会增大,受到的阻力也更大,磨鞋更容易磨损;另一方面水眼是均布在磨鞋前端,冲击排屑时,水不易集中,存在大块碎屑不易返排,大块碎屑过多,使得磨鞋也容易卡钻,也导致钻通率降低;再一方面,以往在钻可溶桥塞的过程中,一般钻5支可溶桥塞就需要进行短起操作,并在短起前灌注胶液进行碎屑清理,然后继续进行钻进,容易造成清理不干净,从而造成钻进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页岩气井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磨鞋结构改进设计:S01磨鞋整体击碎线型结构设计:磨鞋包括钻头,钻头前端直径小于钻头后端直径,钻头前端向钻头后端进行弧形过渡;S04磨鞋水力排屑结构设计:钻头前端开有若干水眼,若干水眼位置半径各不相同,钻头上开有排屑槽,排屑槽从钻头前端延伸至钻头后端,排屑槽宽度从钻头前端至钻头后端逐渐变宽,排屑槽顶部宽度大于排屑槽底部宽度;S1气嘴选择:合理调整气嘴尺寸,使出口排量大于进口泵注排量,同时观察返排出砂情况,且控制出口火焰高度不大于3m;若返排出砂循环洗井含砂量仍未降低,则保持循环,适当调大气嘴尺寸,直至出口含砂量低于5%;S2钻压控制:控制钻磨过程中的钻压,缓慢对桥塞施加钻压,钻压应保持在5~15kN,及时进行优化调整;S3短起控制:下工具串进行钻井,钻除5
‑
8支或根据钻磨参数及返屑情况,适当减少短起次数,每钻完5个及以上个桥塞,泵注胶液3~5m3;碎屑清理后以≤15m/min的速度短起至30
°
井斜处,泵注10m3胶液循环洗井一周以上,至进出口液体质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中弧形过渡为钻头侧部,钻头侧部形成外锥,外锥的外锥角为6
‑
8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中钻头前端从钻头侧部到钻头中心向钻头后端倾斜形成内锥,内锥的内锥角为86
‑
88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中钻头前端与钻头侧部连接线为钻头的鼻部,鼻部处对钻头前端与钻头侧部连接线进行圆弧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页岩气井钻可溶桥塞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和S04之间包括S02磨鞋切削结构设计:钻头上设置有切削结构,切削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钻头上的主刀体和副刀体,主刀体包括两个半主刀翼,副刀体包括三个副刀翼,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照,汪鹏,吴魏,程永红,孙超,张正道,吴俣昊,戴梦宇,夏绪波,颜湘庆,毛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