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28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包括驱动结构、阀杆、连接法兰、阀体、叶轮、搅拌机构、进液口、加热机构、冷凝机构、出液口、挡板和温度传感器,加热机构和冷凝机构均与温度传感器连接,通过加热机构、冷凝机构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对通过阀体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保持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防止水温差变化忽大忽小水力失调达不到双温度平衡,满足了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使用后的舒适性,降低了使用的局限性,挡板设置在搅拌机构的两侧,通过挡板、第一搅拌环、液孔和第二搅拌环的设置,可以让水温混合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
,具体为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执行单元仪表。电动调节阀最适宜安装为工作活塞上端在水平管线下部。电动调节阀一般包括驱动器,接受驱动器信号来控制阀门进行调节,也可根据控制需要,组成智能化网络控制系统,优化控制实现远程监控。电动调节阀的电气部分安装应根据有关电气设备施工要求进行。随着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动调节阀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
[0003]现有的电动调节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通过阀体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水温差变化忽大忽小,水力失调达不到双温度平衡,满足不了一些特别的需求,实用性差,舒适性低,局限性大。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可以对通过阀体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保持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防止水温差变化忽大忽小水力失调达不到双温度平衡,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使用后的舒适性,降低使用的局限性,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具有可以对通过阀体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保持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防止水温差变化忽大忽小水力失调达不到双温度平衡,满足了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使用后的舒适性,降低了使用的局限性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包括驱动结构、阀杆、连接法兰、阀体、叶轮、搅拌机构、进液口、加热机构、冷凝机构、出液口、挡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阀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法兰与驱动结构的下端连接,所述阀杆的一端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法兰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所述叶轮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所述叶轮设置在阀杆的两侧,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叶轮的下端,所述进液口设置在阀体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在阀体的另一端,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阀体靠近进液口的一端,所述冷凝机构设置在加热机构的一侧,所述加热机构和冷凝机构之间相对放置,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阀体内壁相对的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阀体靠近出液口一侧内壁的内腔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和冷凝机构均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设置在搅拌机构的两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保护框、固定块、螺栓、第一密封块、制热箱、制热管、循环泵和第二密封结构,保护框通过固定块和螺栓固定在阀体靠近进液口一侧的外壁上,第一密封块设置在保护框和阀体外壁之间,制热箱设置在保护框的内腔中,制热管的一端
设置在制热箱的一侧,制热管的另一端贯穿阀体与制热箱的另一侧连接,循环泵设置在制热管上,第二密封结构设置在制热管和阀体的接触面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制热管为U型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机构的冷凝箱与冷凝管和加热机构的结构结构中的制热箱与制热管不同,其他结构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环、液孔和第二搅拌环,第一搅拌环设置在阀杆下端的两侧壁上,液孔设置在第一搅拌环两端的内腔中,第二搅拌环设置在第一搅拌环的内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加热机构和冷凝机构均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制热管为U型结构,冷凝机构的冷凝箱与冷凝管和加热机构的结构结构中的制热箱与制热管不同,其他结构相同,通过加热机构、冷凝机构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对通过阀体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保持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防止水温差变化忽大忽小水力失调达不到双温度平衡,满足了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使用后的舒适性,降低了使用的局限性。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挡板设置在搅拌机构的两侧,通过挡板、第一搅拌环、液孔和第二搅拌环的设置,可以让水温混合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和恒温性,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驱动结构1、阀杆2、连接法兰3、阀体4、叶轮5、搅拌机构6、第一搅拌环61、液孔62、第二搅拌环63、进液口7、加热机构8、保护框81、固定块82、螺栓83、第一密封块84、制热箱85、制热管86、循环泵87、第二密封结构88、冷凝机构9、出液口10、挡板11、温度传感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包括驱动结构1、阀杆2、连接法兰3、阀体4、叶轮5、搅拌机构6、进液口7、加热机构8、冷凝机构9、出液口10、挡板11和温度传感器12,阀体4的顶部通过连接法兰3与驱动结构1的下端连接,阀杆2的一端与驱动结构1连接,阀杆2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法兰3设置在阀体4的内腔中,叶轮5设置在阀体4的内腔中,叶轮5设置在阀杆2的两侧,搅拌机构6设置在叶轮5的下端,进液口7设置在阀体4的一端,出液口10设置在阀体4的另一端,加热机构8设置在阀体4靠近进液口7的一端,冷凝机构9设置在加
热机构8的一侧,加热机构8和冷凝机构9之间相对放置,挡板11分别设置在阀体4内壁相对的一侧,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阀体4靠近出液口10一侧内壁的内腔中,挡板11设置在搅拌机构6的两侧,搅拌机构6包括第一搅拌环61、液孔62和第二搅拌环63,第一搅拌环61设置在阀杆2下端的两侧壁上,液孔62设置在第一搅拌环61两端的内腔中,第二搅拌环63设置在第一搅拌环61的内侧,通过挡板11、第一搅拌环61、液孔62和第二搅拌环63的设置,可以让水温混合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通过阀体液体温度的稳定性和恒温性,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稳定,加热机构8包括保护框81、固定块82、螺栓83、第一密封块84、制热箱85、制热管86、循环泵87和第二密封结构88,保护框81通过固定块82和螺栓83固定在阀体4靠近进液口7一侧的外壁上,第一密封块84设置在保护框81和阀体4外壁之间,制热箱85设置在保护框81的内腔中,制热管86的一端设置在制热箱85的一侧,制热管86的另一端贯穿阀体4与制热箱85的另一侧连接,循环泵87设置在制热管86上,第二密封结构88设置在制热管86和阀体4的接触面之间,加热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包括驱动结构(1)、阀杆(2)、连接法兰(3)、阀体(4)、叶轮(5)、搅拌机构(6)、进液口(7)、加热机构(8)、冷凝机构(9)、出液口(10)、挡板(11)和温度传感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顶部通过连接法兰(3)与驱动结构(1)的下端连接,所述阀杆(2)的一端与驱动结构(1)连接,所述阀杆(2)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法兰(3)设置在阀体(4)的内腔中,所述叶轮(5)设置在阀体(4)的内腔中,所述叶轮(5)设置在阀杆(2)的两侧,所述搅拌机构(6)设置在叶轮(5)的下端,所述进液口(7)设置在阀体(4)的一端,所述出液口(10)设置在阀体(4)的另一端,所述加热机构(8)设置在阀体(4)靠近进液口(7)的一端,所述冷凝机构(9)设置在加热机构(8)的一侧,所述加热机构(8)和冷凝机构(9)之间相对放置,所述挡板(11)分别设置在阀体(4)内壁相对的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阀体(4)靠近出液口(10)一侧内壁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8)和冷凝机构(9)均与温度传感器(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设置在搅拌机构(6)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度平衡电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帆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