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26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包括内设腔体的本体,本体一端为连通腔体的第一出水口,本体另一端设有密封腔体的分隔板,第一出水口和分隔板之间的本体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连通腔体内,所述第一出水口和分隔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第一过滤部和/或所述本体外侧面设有覆盖进水孔的第二过滤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如何使得中心管具有对RO膜片过滤后的水进行再处理的功能,减小过滤设备体积的问题。积的问题。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RO膜片过滤后的水还需要进行再处理,通常采用在包含RO膜片的过滤设备之后增加进行再处理的设备和/或部件和/或滤芯,对经过RO膜片过滤后的水再次通过后置过滤装置进行再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去除余氯和/或去除杂质和/或改善水体的PH值等),比如后续后置地加装单独碳棒过滤芯进行余氯吸附和/或加装无纺布进行杂质吸附等,这样造成整个滤水器机器体积庞大,而且各个不同功能滤芯寿命不同,滤芯更换耗材成本高和人工成本高。
[0003]因此如何使得中心管具有对RO膜片过滤后的水进行再处理的功能,减小过滤设备体积,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另外,如何实现中心管可拆卸地连接,便于中心管安装、装卸再处理的过滤部,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如何使得中心管具有对RO膜片过滤后的水进行再处理的功能,减小过滤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包括内设腔体(1

1)的本体(1),本体(1)一端为连通腔体(1

1)的第一出水口(1

2),本体(1)另一端设有密封腔体(1

1)的分隔板(1

3),第一出水口(1

2)和分隔板(1

3)之间的本体(1)上设有进水孔(1

4),进水孔(1

4)连通腔体(1

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

2)和分隔板(1

3)之间的腔体(1

1)内设有第一过滤部(4)和/或所述本体(1)外侧面设有覆盖进水孔(1

4)的第二过滤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

2)和分隔板(1

3)之间的本体(1)由两个以上部分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

2)和分隔板(1

3)之间的本体(1)分为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第一部分(2)为侧面设有开口部(2

7)的管体,第二部分(3)为用于同开口部(2

7)相匹配的盖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所述开口部(2

7)和盖体安装后形成的本体(1)截面呈圆形,第一部分(2)的截面和第二部分(3)的截面各占圆形的一半;所述第一部分(2)靠近开口部(2

7)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扣部A(2

1),第二部分(3)四周边沿部设有同第一卡扣部A(2

1)相匹配的第一卡扣部B(3

1);所述开口部(2

7)靠近分隔板(1

3),开口部(2

7)和第一出水口(1

2)之间的本体(1)为固定第一过滤部(4)的固定部(2

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4)靠近第一出水口(1

2)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出水口(4

1),第一过滤部(4)的第二出水口(4

1)嵌入本体(1)的第一出水口(1

2)内,第一过滤部(4)的第二出水口(4

1)外侧壁设有用于同本体(1)的第一出水口(1

2)内侧壁密封的密封圈(4

2);和/或所述开口部(2

7)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过滤部(4)的长度,本体(1)的腔体(1

1)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过滤部(4)的外侧壁直径;和/或所述第一过滤部(4)为炭棒式滤芯或为内设炭粉或矿化球的茶包式滤芯或为超滤膜滤芯或为具有吸附重金属功能的滤芯或PP棉滤芯或为折叠滤芯或为内设树脂、颗粒炭、粉墨炭、碳纤维的滤芯,第二过滤部(5)为无纺布包裹炭棒形成的滤芯;或所述第一过滤部(4)为RO反渗透滤芯或由纳滤滤芯,第一过滤部(4)和本体(1)的腔体(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济成
申请(专利权)人:韩佳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