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片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025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片处理方法,将存药腔首尾相互,在最下端位置的存药腔设置研磨头,在最上端位置的存药腔上方设置切片器,并且将存药腔、研磨头、研磨腔及切片器设置在水杯内;将早、中、晚及睡前口服的药片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存药腔内,并且分别进行标注;将待分割的药片从存药腔取出并且放置在切片器内,通过切片器实施对药片的切片操作,将水杯内倒入服药的水,方便患者服药;将待研磨的药片从存药腔取出并且放置在研磨腔内,使得研磨头与研磨腔配合,以实现对研磨腔内药片的研磨;利用药粉刷将研磨腔内及研磨头上的药粉导出,并且将药粉存放在水杯内,将水杯内倒入缓和药物的水,方便患者服;药片研磨器集成研磨、切药及储存药片于一体的功能,可醒目的提示患者准确服药,确保服药的安全性,使得患者服药更为安全。使得患者服药更为安全。使得患者服药更为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片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片研磨器
,尤其是一种药片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片剂药物是医学临床治疗中最为常用的口服剂型之一, 包装、 携带、储存、服用方便,正常人通常直接用水送服即可。但是,遇有神志不清、或昏迷病人,常需将药片研磨成粉后伴液体鼻饲用药,常需家属或医护人员哄劝或灌服。由于每一片剂含药物剂量和赋形剂比例不一,药片大小各异,病患在实际服药过程中十分困难。然而,较小的药片用手掰开分割非常困难,更难做到剂量准确。临床上常用的玻璃或陶瓷研钵多是历经各类药片的研磨,每每清理并非彻底,常有残留和粘污,给准确用药带来很大问题,并且在实际研磨或者针对需要切分的药片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片,使得现有的研磨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较为困难,特别是针对一些病患,需要做到早、中、晚及睡前口服药,上述的药片在服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混乱,导致患者服药的安全性产生很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药片处理方法,能够集成研磨、切药及储存药片于一体的功能,可醒目的提示患者准确服药,确保服药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药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片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存药腔(100)首尾相互,在最下端位置的存药腔(100)设置研磨头(200),在最上端位置的存药腔(100)上方设置切片器(400),并且将存药腔(100)、研磨头(200)、研磨腔(300)及切片器(400)设置在水杯(500)内;第二步、将早、中、晚及睡前口服的药片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存药腔(100)内,并且分别进行标注;第三步、将待分割的药片从存药腔(100)取出并且放置在切片器(400)内,通过切片器(400)实施对药片的切片操作,将水杯(500)内倒入服药的水,方便患者服药;第四步、将待研磨的药片从存药腔(100)取出并且放置在研磨腔(300)内,使得研磨头(200)与研磨腔(300)配合,以实现对研磨腔(300)内药片的研磨;第五步、利用药粉刷(600)将研磨腔(300)内及研磨头(200)上的药粉导出,并且将药粉存放在水杯(500)内,将水杯(500)内倒入缓和药物的水,方便患者服;第六步、对存药腔(100)、研磨头(200)、研磨腔(300)、切片器(400)及水杯(500)进行清洗,并且将存药腔(100)、研磨头(200)、研磨腔(300)及切片器(400)装在水杯(500)内,以备下一次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腔(100)、研磨头(200)、研磨腔(300)及切片器(400)首尾连接构成杯子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腔(100)、研磨头(200)、研磨腔(300)及切片器(400)设置在水杯(500)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300)整体呈碗状构造,位于研磨腔(300)的内壁设置有研磨螺纹(310),所述研磨头(200)的外轮廓与研磨腔(300)的轮廓吻合,所述研磨头(200)的外壁设置有研磨螺纹沟槽(210),所述研磨螺纹沟槽(210)与研磨螺纹(310)配合,所述研磨头(200)的一端设置有研磨齿(240);所述研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