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16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SATA线生产辅助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多条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汇聚形成进料口,另一端互为平行设置;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所述进料口与限位槽突出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连通有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令所述待排列线束沿所述进料口与任一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出解决了现有的SATA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拆分捆扎状态的线束成并排的线束后,再对任一线束进行加工形成SATA线,导致的加工优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SATA线生产辅助治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

技术介绍

[0002]串行ATA(Serial ATA,简称SATA)是一种计算机总线,负责主板和大容量存储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SATA 的输出传输速度比以往更为快捷,且支持热插拔,是计算机运作时可以插上或拔除硬件,另外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始终频率信号,具有比以往更强的纠错能力,能对传输指令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就会自动校正,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0003]现有的SATA线内形成有多条并列设置的线束,且相邻的线束互不接触,以保证SATA线的串行数据传输,现有的SATA线通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将多条线束拆分并列后统一加绝缘层并形成排线,但该方式容易由于人工失误导致优品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因此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主要解决了现有的SATA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拆分捆扎状态的线束成并排的线束后,再对任一线束进行加工形成SATA线,导致的加工优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多条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汇聚形成进料口,另一端互为平行设置;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所述进料口与限位槽突出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连通有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令所述待排列线束沿所述进料口与任一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7]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拆分部;所述拆分部设置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限位槽之间,且所述拆分部的横截面等于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所述拆分部上形成有多个通孔,且任一所述通孔连通任一所述限位槽;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等于所述待排列线束的横截面。
[0008]优选地,所述推送结构具体为气缸;所述气缸连通所述限位槽以及进料口,用于令所述带排列线束在所述气缸吸力的作用下沿任一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拆分部与进料口内壁可拆卸连接。
[0010]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1]第一,本技术提出的治具上采用同一进料口拆分从多个限位槽输出,直接将捆扎状态下的多个线束拆分成单独线束,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了产品的优品率;
[0012]第二,本技术提出的治具上通过拆分部上的多个通孔与所有限位槽连通的方式,令同一时刻下仅有一线束可通过通孔并进入任一限位槽,保证了治具对捆扎状态的线
束的拆分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拆分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现有的SATA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拆分捆扎状态的线束成并排的线束后,再对任一线束进行加工形成SATA线,导致的加工优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1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了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其主要包括底座10,以及设置于底座10上的多条限位槽20;限位槽20的一端汇聚形成进料口21,另一端互为平行设置;进料口21的横截面大于限位槽20的横截面;进料口21与限位槽20突出底座10的表面设置;底座10上还连通有推动结构(图中未标识),推动结构令待排列线束沿进料口21与任一限位槽20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9]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0与进料口21的进料方向相同,也即均为沿底座10平面的纵深方向,进而可保证待排列线束可沿预设路径移动。
[0020]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进料口21与限位槽20突出底座10表面设置,主要用于在待排列线束堵塞时,可通过外部手段将待排列线束取出,有助于后续该治具的顺利使用。
[0021]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进料口21与限位槽2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可用于在进料口21处容纳尽量多的待排列线束,而限位槽20可供线束顺利通行。
[0022]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0的另一端互为平行设置,可用于令已拆分完成的线束最后平行设置,有助于后期令线束并排加工。
[0023]更具体地,进料口21内设置有拆分部30;拆分部30设置于进料口21与限位槽20之间,且拆分部30的横截面等于进料口21的横截面;拆分部30上形成有多个通孔31,且任一通孔31连通任一限位槽20;通孔31的横截面等于待排列线束的横截面。
[0024]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拆分部30主要用于令待排列线束分别进入不同的限位槽20内,因此其上通孔31的横截面与待排列线束的横截面一致,有助于保证同一时刻下仅有一待排列线束通过任一通孔31,并进入对应的限位槽20。
[0025]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拆分部30上形成有通孔31数量与限位槽20的数量相等。
[0026]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拆分部30应设置于待排列线束的移动路径上,且必须令待排列线束经过拆分部30后再进入限位槽20,以保证任一限位槽20在同一时刻下仅有一待排列线束通过。
[0027]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推送结构为气缸;气缸连通限位槽20以及进料口21,用于令待排列线束在气缸吸力的作用下沿任一限位槽20的长度方向移动。
[0028]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余具有推动作用的结构作为推动结构,例如传送带等,仅需在该结构的作用下令待排列线束有沿限位槽2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趋势即可。
[0029]优选但不限定的是,本实施例中拆分部30与进料口21内壁间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紧固件、螺纹连接的方式,也可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
[00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其主要通过进料口、拆分部与限位槽的设置,令捆扎状态下的线束群被拆分成单个线束,并在最后平行输出,通过治具自动对线束进行拆分,保证了线束拆分的效率,以及最终线束的拆分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多条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汇聚形成进料口,另一端互为平行设置;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所述进料口与限位槽突出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连通有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令待排列线束沿所述进料口与任一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SATA线内线束快速排列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拆分部;所述拆分部设置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限位槽之间,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凤华
申请(专利权)人:鼎盛电子博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