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及其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010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及其监测方法,所述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模数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及报警单元,所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极板及第二极板,所述导热膏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所述第一极板或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容器传过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大小,以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保护了计算机,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及其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0003]计算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则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计算机中,为了将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通常会设置有散热器以及位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导热膏,导热膏能够及时地将中央处理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导至散热器上以进行散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导热膏容易变干,以致热量不能及时地传导至散热器进行散热,以致导致频繁关机或损坏中央处理器。因此,如何监测导热膏的导热情况,以提示用户更换导热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监测导热膏的导热情况,以提示用户更换导热膏的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及其监测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用于监测计算机主机中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导热膏的导热情况,包括第一电容器、模数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及报警单元,所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极板及第二极板,所述导热膏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所述第一极板或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容器传过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大小,以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板接地,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容器及多路选择器,所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极板及第四极板,所述导热膏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之间,所述第三极板或所述第四极板与所述多路选择器电连接;所述多路选择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多路选择器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路选择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为平板电容器,若干个所述第三极板板排成一行,若干个所述第四电极板排成一行,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
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位置相对的两侧。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板接地,所述第四极板与所述多路选择器电连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器为云母电容器或玻璃釉电容器。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还包括校准单元,所述校准单元用于对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校准,并将校准后的数字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0012]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获取计算机开机信号;
[0014]根据所述计算机开机信号,获取第一电容器的实时电容;
[0015]将所述实时电容与第一预设电容值进行比较;
[0016]当所述实时电容与所述第一预设电容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0017]上述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及检测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器、模数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及报警单元之间的配合,所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极板及第二极板,所述导热膏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导热膏变干到一定层度,以致影响到中央处理器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时,即当监测到的实时电容与第一预设电容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因而用户可了解到导热膏变干到影响计算机工作的层度,从而可及时地更换导热膏,从而很好地保护了计算机,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电容器及第二电容器与中央处理器及导热膏相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
[0024]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用于监测计算机主机中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100之间的导热膏200的导热情况,所述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1、第二电容器2、多路选择器3、模数转换单元4、控制单元5及报警单元6,所述第一电容器1为平板电容器,其包括第一极板11及第二极板12,所述第一极板11与所述第二极板12位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00位置相对的两侧,所述导热膏200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极板11与所述第二极板12之间,其中,所述导热膏200可以是导热硅脂等材料,只要能够导热即可,其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25]所述第一极板11接地,所述第二极板12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电连接。当然,在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板12接地,所述第一极板11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电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极板11或第二极板12的其中之一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电连接。更具体地,所述多路选择器3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1与所述多路选择器3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路选择器3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4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器1为云母电容器,其温度系数小,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因而不容易受到中央处理器10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影响。较佳地,所述第一电容器1的几何中心在所述中央处理器100上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的几何中心上,因而可监测中央处理器100最热区域的散热膏的干燥情况,即导热情况,从而尽可能地保护到中央处理器100,提高了保护效果。
[0026]所述第二电容器2为平板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2的数量为若干个,其包括第三极板21及第四极板22,所述第三极板21与所述第四极板22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极板21与所述第四极板22位置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00位置相对的两侧,所述导热膏200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三极板21与所述第四极板22之间,所述第三极板21接地并与所述第一极板11共同位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00的同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三极板板排成一行。
[0027]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用于监测计算机主机中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导热膏的导热情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器、模数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及报警单元,所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极板及第二极板,所述导热膏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所述第一极板或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容器传过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单元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计算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大小,以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板接地,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预警监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器及多路选择器,所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极板及第四极板,所述导热膏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四极板之间,所述第三极板或所述第四极板与所述多路选择器电连接;所述多路选择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与所述多路选择器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路选择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煌成徐德献汪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