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05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包括:第一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上并沿预定直线延伸的第一轴体、通过第一轴体枢接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摆臂、第二座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轴体同轴设置的第二轴体、通过第二轴体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摆臂、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并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切换的挡杆,以及用于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所述挡杆朝背离所述第二转动位置转动的阻挡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位于所述预定直线的下方。位于所述预定直线的下方。位于所述预定直线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车辆(比如汽车)中,经常需要对车辆后方进行防护。现有的车辆通常在车辆后方安装防护杠进行保护,可是在许多在车辆后方拖挂(比如:车辆后方要拖挂车架)的情况下,防护杠通常会阻碍后方的拖挂,如果要避免防护杠对后方拖挂的阻碍,通常需要调节防护杠的位置,可是调节防护杠的位置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杠的位置非常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包括:第一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上并沿预定直线延伸的第一轴体、通过第一轴体枢接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摆臂、第二座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轴体同轴设置的第二轴体、通过第二轴体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摆臂、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并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切换的挡杆,以及用于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所述挡杆朝背离所述第二转动位置转动的阻挡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位于所述预定直线的下方。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一销体和开设在所述第一摆臂上并供所述第一销体滑动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销体卡入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销体对准所述第一定位孔;当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销体对准所述第二定位孔。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一手柄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部和第二板体部;所述第一板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摆臂接触的第一平滑边缘,所述第二板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平滑边缘平行并与所述第一摆臂接触的第二平滑边缘;所述第一板体部上开设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板体部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销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销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平滑边缘具有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销的第一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销的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销体垂直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销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摆臂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手柄之间;所述第一销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夹持在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机构还包括:第二销体和开设在所述第二摆臂上并供所述第
二销体滑动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二销体卡入的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当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销体对准所述第三定位孔;当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销体对准所述第四定位孔。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手柄和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二手柄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部和第四板体部;所述第三板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摆臂接触的第三平滑边缘,所述第四板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三平滑边缘平行并与所述第二摆臂接触的第四平滑边缘;所述第三板体部上开设第三装配孔,所述第四板体部上开设有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装配孔和所述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销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销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平滑边缘具有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销的第二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销的第二远端;所述第二连接销与所述第二销体垂直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销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摆臂位于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手柄之间;所述第二销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夹持在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体上且边缘弯折的第一挡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一摆臂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挡杆转动至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摆臂抵接在所述第一缓冲垫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座体上且边缘弯折的第二挡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上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位于所述第二摆臂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挡杆转动至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摆臂抵接在所述第二缓冲垫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具有纵梁的车体和所述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所述第一座体通过的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二座体通过的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二纵梁上。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第一座体可以安装到车辆上,第二座体可以安装到车辆上;第一摆臂通过第一轴体枢接在第一座体上,第二摆臂通过第二轴体枢接在第二座体上,由于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分别沿预定直线方向延伸,且挡杆固定连接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使得挡杆能够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绕预定直线旋转;挡杆在绕预定直旋转的过程中,挡杆自身可以调节位置,便于挡杆挪开位置;由于第一转动位置位于第二转动位置的下方,且第一转动位置位于预定直线的下方,挡挡杆从第二转动位置移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挡杆在自身重力作用容易保持在第一转动位置;当挡杆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且外部物体将挡杆朝远离第二转动位置的方向撞击时,阻挡机构能够阻止挡杆从第二转动位置向第一转动位置的方向转动,保障了挡杆位置的稳定,保护车辆。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体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体的左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手柄的主视装配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手柄的右侧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手柄的后侧示意图。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11

第一座体;12

第一轴体;13

第一摆臂;21

第二座体;22

第二轴体;23

第二摆臂;3

挡杆;41

第一销体;42

第一销孔;4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上并沿预定直线延伸的第一轴体、通过第一轴体枢接在所述第一座体上的第一摆臂、第二座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轴体同轴设置的第二轴体、通过第二轴体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第二摆臂、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并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切换的挡杆,以及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所述挡杆朝背离所述第二转动位置转动的阻挡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位于所述预定直线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一销体和开设在所述第一摆臂上并供所述第一销体滑动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销体卡入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销体对准所述第一定位孔;当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销体对准所述第二定位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一手柄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部和第二板体部;所述第一板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摆臂接触的第一平滑边缘,所述第二板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平滑边缘平行并与所述第一摆臂接触的第二平滑边缘;所述第一板体部上开设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板体部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销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销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平滑边缘具有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销的第一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销的第一远端;所述第一连接销与所述第一销体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摆臂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手柄之间;所述第一销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夹持在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还包括:第二销体和开设在所述第二摆臂上并供所述第二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王兵李德光周友明方仕龙李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