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88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在主体框架结构的框架柱的部位沿纵向实施的若干空斗墙,所述空斗墙的空腔内填充有空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空斗墙之间设置有玻璃幕墙/窗,所述玻璃幕墙/窗与外墙平行设置;所述空斗墙与所述玻璃幕墙/窗连接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有保温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空斗墙构造的砌筑形式,将砌体围合内部形成封闭的空气隔层,利用空气的导热性能,能够提升框架柱部位的节能保温效果;在框架梁外侧设置玻璃幕墙/窗,利用玻璃幕墙/窗的导热性能,降低框架梁部位导热系数较大的不利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填充墙兼做外墙保温层的“一墙两用”功能,在节省成本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外墙保温层的燃烧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保温墙体系统多用于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采用节能型自保温砌块材料和配套专用砂浆砌筑,辅以节点保温构造措施,来实现外墙自保温性能,然而在寒冷地区,自保温墙体难以实现外围护结构节能标准。因此,在寒冷地区,通常采用对外墙增设外保温的方式来实现保温性能,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保温性能,但是却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自保温性能又能降低保温层燃烧风险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包括:
[0005]在主体框架结构的框架柱的部位沿纵向实施的若干空斗墙,所述空斗墙的空腔内填充有空气;
[0006]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空斗墙之间设置有玻璃幕墙/窗,所述玻璃幕墙/窗与外墙平行设置;
[0007]所述空斗墙与所述玻璃幕墙/窗连接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有保温浆料。
[0008]较佳地,所述空斗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0009]较佳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级别为B05,强度级别为A3.5,导热系数≤0.14W/(m
·
K)。
[0010]较佳地,所述空斗墙的每层砌块按照奇数层与偶数层的模数排版相互搭接。
[0011]较佳地,所述空斗墙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结构每层结构向外悬挑的结构板上。
[0012]较佳地,所述空斗墙包括单腔空斗墙和多腔空斗墙,所述多腔空斗墙内增设有墙肋。
[0013]较佳地,所述单腔空斗墙的长度L1为:600≤L1≤1300mm;所述多腔空斗墙的长度L2为:1300<L2≤3000mm。
[0014]较佳地,沿所述空斗墙的纵向每间隔600mm设置有一组拉结筋,所述拉结筋与所述框架柱或者增设的构造柱拉结固定。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1:清扫基层待砌筑部位;
[0017]步骤2:对待砌筑部位进行砌体定位,并标出砌体施工范围;
[0018]步骤3:拉结筋设置:
[0019]在所述框架柱外侧需要砌筑所述空斗墙的部位,根据砌块排版模数,确定所述拉结筋在所述框架柱竖向的植筋位置;在无所述框架柱拉结的空斗墙位置,增设构造柱,根据
砌块排版模数,确定所述拉结筋在所述构造柱竖向的植筋位置;
[0020]步骤4:砌筑所述空斗墙,并在步骤3中确定的所述植筋位置处设置所述拉结筋,并利用所述拉结筋将所述空斗墙与所述框架柱或者所述构造柱拉结固定;
[0021]步骤5:在所述空斗墙的两个侧面设置保温浆料,并在两两所述空斗墙之间设置玻璃幕墙/窗。
[0022]较佳地,砌筑所述空斗墙时,砌块与砌块间采用砌筑砂浆进行粘结,上下皮砌块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小于下层砌块长度的1/3,且最小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采用空斗墙构造的砌筑形式,将砌体围合内部形成封闭的空气隔层,利用空气的导热性能,能够提升框架柱部位的节能保温效果;在框架梁外侧设置玻璃幕墙/窗,利用玻璃幕墙/窗的导热性能,降低框架梁部位导热系数较大的不利影响;
[0025]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填充墙兼做外墙保温层的“一墙两用”功能,在节省成本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外墙保温层的燃烧风险;
[0026]3、空斗墙在外墙围护结构施工中,可一次性完成墙体砌筑与节能保温的功能需求,节省工期;
[0027]4、本专利技术为自保温墙体在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自保温外墙体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斗墙(单腔)奇数层平面图;
[0030]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斗墙(单腔)偶数层平面图;
[0031]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斗墙(多腔)奇数层平面图;
[0032]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空斗墙(多腔)偶数层平面图;
[0033]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自保温外墙体系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4b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自保温外墙体系的剖面示意图(窗下口节点);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拉结筋的安装示意图。
[0036]图中:01

框架柱、02

框架梁、10

空斗墙、11

空腔、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3

墙肋、14

拉结筋、20

玻璃幕墙/窗、30

保温浆料、40

构造柱、51

密实封堵、52

找坡密实。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如图1所示,设置在由框架柱01和框架梁02组成的主体框架结构的室外侧,填充墙兼做外墙保温层。该自保温外墙体系包括:
[0039]在主体框架结构的框架柱01的部位沿纵向实施的若干空斗墙10,所述空斗墙10的空腔11内填充有空气;
[0040]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空斗墙10之间设置有玻璃幕墙/窗20,所述玻璃幕墙/窗20与外墙平行设置,即与所述框架梁02的外表面平行;
[0041]所述空斗墙10与所述玻璃幕墙/窗20连接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有保温浆料30。
[0042]本专利技术中,对于框架柱01的部位,通过空斗墙10内部围合形成封闭空间,利用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导热性能,提升框架柱01部位空斗墙10的节能保温效果。对于框架梁02的部位,玻璃幕墙/窗20设置在框架梁02外侧,利用玻璃幕墙/窗20的导热性能,降低框架梁02部位导热系数较大的不利影响。在空斗墙10与玻璃幕墙/窗20之间设置保温浆料30,进一步提高外墙体系的保温效果。
[0043]较佳地,所述空斗墙10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2砌筑。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2质量轻、强度适中、保温效果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2的干密度级别为B05,强度级别为A3.5,导热系数≤0.14W/(m
·
K)。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2具有保温好、不燃烧的特点,使其作为外墙填充墙的同时,兼做外墙保温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主体框架结构的框架柱的部位沿纵向实施的若干空斗墙,所述空斗墙的空腔内填充有空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空斗墙之间设置有玻璃幕墙/窗,所述玻璃幕墙/窗与外墙平行设置;所述空斗墙与所述玻璃幕墙/窗连接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有保温浆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斗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级别为B05,强度级别为A3.5,导热系数≤0.14W/(m
·
K)。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斗墙的每层砌块按照奇数层与偶数层的模数排版相互搭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斗墙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结构每层结构向外悬挑的结构板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斗墙包括单腔空斗墙和多腔空斗墙,所述多腔空斗墙内增设有墙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保温外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腔空斗墙的长度L1为:600≤L1≤1300mm;所述多腔空斗墙的长度L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骞刘崇高阔郑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