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64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采集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值,并实时计算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之差,得到压差值,根据压差值对引流情况进行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尾端分别设置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差值,来进行判定引流管的堵塞与否,对突然产生的堵塞与流量异常等问题进行及时提醒与反馈,使医生对患者信息及时掌握并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息及时掌握并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息及时掌握并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属于医疗器械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过去很多需要开腹手术的病情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尤其针对较为严重的炎症、肿瘤等病情容易导致人身体器官积液的病情,病人体内的病灶积液可通过微创引流技术进行引流,防止病人器官受到压迫而加重病情。
[0003]在进行引流操作时,通常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然后将引流导管精准插入病人需要引流的部位。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病人对引流导管需要引流的方式、方法、时间均不相同,引流停滞时间为3

30天左右,尤其针对癌症病人,需要引流的时间、位置均为不同,导致病人引流的时间、引流积液的流量、时间等均无法监控,当引流的管路堵塞时,完全依靠病人感知或者医生的经验,这样就易引发患者意外事故,尤其是晚上等特殊时间段。同时,现有的方法对于引流流量、流液的变化也无法精确判定,对病人的诊断方法亦无法同步更新,因此对于病人引流积液的变化对治疗方案的改进与变化均依靠医生自己的经验判断,无法精确计量,对病人病情的治疗无法精准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动态监控病人引流状况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包括引流导管本体,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连接有插入接口,尾端固接有接液管;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采集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值,并计算两者的差值得到压差值。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应用技术方案之一的引流导管对引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引流导管植入需要引流的部位;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按预设间隔采集压力值并传送至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实时计算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之差,得到压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压差值对引流情况进行监测,具体如下:1)当压差值为第一正值时,则引流导管引流正常;2)当压差值等于0时,则体内的积液已经排空;3)当压差值为第二正值时,或为负值时,则引流导管堵塞,其中第二正值大于第一
正值。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尾端分别设置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差值,来进行判定引流管的堵塞与否,对突然产生的堵塞与流量异常等问题进行及时提醒与反馈,使医生对患者信息及时掌握并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引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1、引流导管本体;2、两通阀;3、三通接头;4、鲁尔帽;5、数据线;6、主控单元;7

1、尾端压力传感器;7

2、头端压力传感器;8、插入接口;9、接液管;10、引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如图1所示,包括引流导管本体1,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的头端连接有插入接口8,插入接口8上设有引流口,插入接口8远离引流导管本体1的一端设有方便植入人体的导管尖端,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的尾端固接有接液管9。
[0012]所述引流导管本体1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头端压力传感器7

2、尾端压力传感器7

1,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7

2、尾端压力传感器7

1均通过数据线5与主控单元6连接,所述主控单元6用于采集头端压力传感器7

2、尾端压力传感器7

1所测得的压力值,并计算两者的差值得到压差值,即压差值=头端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

尾端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
[0013]主控单元6可采用封闭的壳体,将处理器、电路板、电源以及数据发送接收模块等放置在壳体内,通过穿过壳体的数据线5与数据发送接收模块相连。当然,头端压力传感器7

2、尾端压力传感器7

1也可以采用无线传输与主控单元6连接,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14]为了方便描述,如图1所示,将插入接口段标记为A段,引流导管本体标记为B段,接液管9标记为C段。根据申请人的经验表明,引流导管在使用时,最容易堵塞的地方往往就在A段或B段,因此,压力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很重要,一般在靠近病人的身体一侧,即在引流导管本体1的头端布置一个微型压力传感器,另外一个微型压力传感器布置在远离病人的一端,即布置在引流导管本体1的尾端。
[0015]在使用时,患者在手术之后,通过由医生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患者的引流位置,通过辅助设备图套管针、皮肤扩张器、导丝(对应辅助设计市场上均有成熟产品)等相应辅助器械将引流导管植入需要引流的部位,两通阀2、三通接头3和鲁尔帽4等均位于体外。同时,将主控单元6的壳体底部粘接一块双面胶,粘接到患者衣服或者其他部位,完成引流导管的放置,并通过压差值检查引流状况。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两通阀2、三通接头3和鲁尔帽4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16]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1)所述主控单元6上设有压差报警装置,当压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压差报警装置报警。
[0017]2)所述主控单元6与护士工作站连接,对引流导管的堵塞状况、流量流速等信息实时发到护士站。连接方式优选为无线连接,比如蓝牙等,所述压差报警装置报警时,所述护士工作站响应报警信号,从而对突然产生的堵塞与流量异常等问题进行及时提醒与反馈,提示医护人员完成后续救护与治疗。
[0018]3)所述主控单元6与患者携带的终端连接,对引流导管的堵塞状况、流量流速等信息实时发送至终端。连接方式优选为无线连接,可通过护士工作站进行中转,所述压差报警装置报警时,所述终端响应报警信号。终端可选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在终端上安装相应APP可实现报警信号的接收,从而在压差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后提醒患者。
[0019]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应用实施例一的引流导管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患者在手术之后,通过由医生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患者的引流位置,将引流导管植入需要引流的部位。此时,插入接口8上的导管尖端插入人体组织,引流导管本体1沿人体内延伸至体外,接液管9在体外垂直设置。
[0020]对于不同病人的病情,引流压力均为不同,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病情与实际情况进行提前输入相应病情数据,有对应应用提前根据对应数据库,将相应病情的压力进行提前测试,得出关于病情与压力差之间的关系,从而医生可以直接输入关于病情参数即可进行监控。
[0021]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按预设间隔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包括引流导管本体,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连接有插入接口,尾端固接有接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导管本体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采集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值,并计算两者的差值得到压差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上设有压差报警装置,当压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压差报警装置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护士工作站连接,所述压差报警装置报警时,所述护士工作站响应报警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与患者携带的终端连接,所述压差报警装置报警时,所述终端响应报警信号。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引流导管对引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引流导管植入需要引流的部位;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按预设间隔采集压力值并传送至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实时计算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尾端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之差,得到压差值;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压差值对引流情况进行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川鲁祥松马博远顾婷婷孙号罗森王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