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954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8
提供一种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属于涂胶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双出胶孔双胶液腔室结构的,将两个结构相同的涂胶器集成化,合成一个涂胶器,针对两个出胶孔采用两个独立的胶液腔室,扩大了胶液腔室体积,在胶桶自流式供胶方式下,增大喷嘴出口压力,保证胶液涂胶的连续性。涂胶胶量大小分别由两根喷嘴分别控制,胶液通断由一个电气控制装置,两个集成化胶液腔室、一个气缸腔室,简化了涂胶装置结构。胶嘴中两个出胶孔可以根据生产设备编号定制为不同型号的胶嘴,更换方便,并能以成型纸内线胶胶线作为生产设备标识,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涂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主要功能是将来自胶桶内的胶液均匀涂抹在成型纸内表面,形成两条连续平行胶液线,使成型纸包裹在丝束滤条上时,与丝束滤条粘结成一体。
[0003]国内滤棒成型设备涂胶装置大多采用自流式分体式结构,具体工作原理为:胶液从胶桶中通过两个胶管将胶液分别供应给不同位置结构相同的两个涂胶器,两个涂胶器前端胶嘴与成型纸表面接触,胶液流经涂胶器,从胶嘴流出涂抹在成型纸表面,两个涂胶器后部连接两根压缩气管,控制胶液通断。在重力作用下依靠胶液液位压差,在涂胶装置胶液腔体内产生压力,推动胶液由胶液腔室内流向胶嘴,涂抹在成型纸上,胶量控制通过调整涂胶装置喷针与胶嘴间的间隙实现,胶液通断由电气控制装置实现。
[0004]按照卷烟滤棒生产工艺要求,两条胶线间距不得小于3mm,胶线宽度不得大于1mm,胶液不得渗透纸背。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两个涂胶器沿成型纸中心线方向上下排列,在垂直于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部的胶桶(1)和固定于机架下部的涂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器(3)包括胶管支座(3

3),所述胶管支座(3

3)左端固定连接有胶嘴(3

1),所述胶管支座(3

3)右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支座(3

5);所述胶管支座(3

3)内部两侧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胶液腔室(3
‑3‑
1),所述胶管支座(3

3)两侧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胶液腔室(3
‑3‑
1)连通的进胶口(3
‑3‑
2),所述胶桶(1)通过两个胶管(2)分别与两个进胶口(3
‑3‑
2)连接;所述胶嘴(3

1)内部设有两个互不相通的胶嘴腔室(3
‑1‑
2),两个所述胶嘴腔室(3
‑1‑
2)分别与两个胶液腔室(3
‑3‑
1)接通,所述胶嘴(3

1)前端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胶嘴腔室(3
‑1‑
2)连通的出胶孔(3
‑1‑
1),两个所述出胶孔(3
‑1‑
1)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定制;所述气管支座(3

5)内部设有气缸腔室(3
‑5‑
1),所述气缸腔室(3
‑5‑
1)内部设有活塞结构,所述胶管支座(3

3)和气管支座(3

5)之间设有将胶液腔室(3
‑3‑
1)内胶液阻断防止进入气缸腔室(3
‑5‑
1)的密封结构,两组所述胶液腔室(3
‑3‑
1)和胶嘴腔室(3
‑1‑
2)内部均设有喷针(3

8),所述喷针(3

8)右端穿过密封结构与活塞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结构在气路作用下带动喷针(3

8)左右移动实现对出胶孔(3
‑1‑
1)的开启与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胶孔(3
‑1‑
1)在同一高度且均为直径0.5mm的小孔,所述胶嘴(3

1)根据两个出胶孔(3
‑1‑
1)之间间距不同而设有多种型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滤棒成型设备内线胶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平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