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949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8
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涉及绿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承载盆,所述放置空间内对应放置有绿植盆,所述承载盆底部对称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绿植盆的弹簧组件,所述底板中部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绿植盆位置的感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绿植盆上左右移动进行浇水的喷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感应器感应水分重量自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喷淋,使植物缺水时能及时补水,保持植物的良好状态。良好状态。良好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绿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趋健康、环保,特别是现今对城市建设,也越来越要求绿色环境,绿色不仅给人们带来美感,还能置换空气,为人类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洋气、还能遮断阳光减少地面温度、减少噪音等;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在室内外的绿化过程中,由于种植者通常浇水不具有准确性,容易导致植物缺水缺营养而死去,且浇水过程一般由人工负责,当量大时,其浇水工作量不可忽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绿植由于浇水周期不具有准确性,容易导致植物缺水缺营养而死去,且浇水过程一般由人工负责,当量大时,其浇水工作量不可忽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技术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承载盆,所述承载盆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的耳部,所述承载盆设有开口向上的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对应放置有绿植盆,所述承载盆底部对称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绿植盆的弹簧组件,所述底板中部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绿植盆位置的感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绿植盆上左右移动进行浇水的喷淋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内部一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与驱动箱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的上侧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的上壁,所述驱动箱的下侧设置有条形开口,所述滑块的下侧与连接块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开口与喷淋头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驱动箱顶部的水箱,所述水箱通过软管与喷淋头连通,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内部水量的观察窗。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顶部、承载盆底部相连接的弹簧,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外套筒,所述承载盆的底部对应设有嵌入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筒。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绿植盆的水分足量使所述承载盆下压与所述感应器相接触,所述驱动装置不工作,所述绿植盆的水分不足使所述承载盆上升与所述感应器相分离,所述驱
动装置驱动所述喷淋组件工作进行喷淋补水。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感应器相电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0011]所述导向杆顶部套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承载盆脱出的套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设置底板、导向杆、承载盆、绿植盆、弹簧组件、支撑座、感应器、支撑柱、驱动箱、驱动装置、喷淋组件,通过将所述承载盆互动安装在导向杆上,同时设置弹簧组件、感应器,当水分蒸发导致绿植盆的重量减小时,即所述绿植盆和承载盆的总重量减小,即弹簧组件的会驱动所述承载盆在所述导向杆的方向上向上移动,所述承载盆不与所述感应器接触,感应器接收到水分减小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淋组件进行移动喷淋,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感应器感应水分重量自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喷淋,避免了人工作业,使植物缺水时能及时补水,保持植物的良好状态。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板、2.导向杆、3.耳部、4.承载盆、5.套头、6.绿植盆、 7.外套筒、8.内套筒、9.弹簧、10.支撑座、11.感应器、12.支撑柱、13. 驱动电机、14.水箱、15.观察窗、16.螺块、17.滑块、18.连接块、19. 喷淋头、20.软管、21.驱动箱、22.滑轨、23.条形开口、24.螺杆、25. 电源、26.控制器、27.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 1上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2,两个所述导向杆2之间滑动连接有承载盆4,所述承载盆4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2滑动连接的耳部3,所述承载盆4设有开口向上的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对应放置有绿植盆6,所述承载盆4底部对称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绿植盆6的弹簧组件,所述底板1中部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绿植盆6位置的感应器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两侧的支撑柱12,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的驱动箱21,所述驱动箱2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绿植盆6上左右移动进行浇水的喷淋组件。
[0019]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设置底板1、导向杆2、承载盆4、绿植
盆6、弹簧组件、支撑座10、感应器11、支撑柱12、驱动箱21、驱动装置、喷淋组件,通过将所述承载盆互动安装在导向杆2上,同时设置弹簧组件、感应器,当水分蒸发导致绿植盆6的重量减小时,即所述绿植盆6和承载盆4的总重量减小,即弹簧组件的会驱动所述承载盆4在所述导向杆2的方向上向上移动,所述承载盆4不与所述感应器接触,感应器接收到水分减小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淋组件进行移动喷淋,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感应器感应水分重量自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喷淋,避免了人工作业,使植物缺水时能及时补水,保持植物的良好状态。
[0020]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 21内部一侧的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螺杆24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螺杆24另一端与驱动箱21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24上螺纹连接有螺块16,所述螺块16的上侧与滑块17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2),两个所述导向杆(2)之间滑动连接有承载盆(4),所述承载盆(4)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2)滑动连接的耳部(3),所述承载盆(4)设有开口向上的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对应放置有绿植盆(6),所述承载盆(4)底部对称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绿植盆(6)的弹簧组件,所述底板(1)中部表面固定设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绿植盆(6)位置的感应器(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两侧的支撑柱(12),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的驱动箱(21),所述驱动箱(2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在所述绿植盆(6)上左右移动进行浇水的喷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箱(21)内部一侧的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螺杆(24)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螺杆(24)另一端与驱动箱(21)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24)上螺纹连接有螺块(16),所述螺块(16)的上侧与滑块(17)连接,所述滑块(17)与滑轨(22)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所述滑轨(22)设置在所述驱动箱(21)的上壁,所述驱动箱(21)的下侧设置有条形开口(23),所述滑块(17)的下侧与连接块(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锐曾怀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品泓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