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28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槽钢,三个槽钢的底部通过钢筋固定连接,钢筋沿槽钢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三个槽钢的顶部铺设固定有钢板,钢板与三个槽钢均焊接固定,钢板上分布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耳。以解决传统支撑体系无法满足现阶段更高建设要求的问题。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工程领域。工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预制楼梯的施工时,传统的支撑体系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都较低,无法满足高效、安全、绿色的建设要求,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以解决传统支撑体系无法满足现阶段更高建设要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槽钢,三个槽钢的底部通过钢筋固定连接,钢筋沿槽钢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三个槽钢的顶部铺设固定有钢板,钢板与三个槽钢均焊接固定,钢板上分布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耳。
[0005]前述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中,所述吊耳共有两个,两个吊耳的下部均贯穿钢板并焊接固定于位于中间的槽钢上;
[0006]前述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中,所述三个槽钢规格相同,且三个槽钢的两端均延伸至钢板的外侧;
[0007]前述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中,钢板的宽度比预制楼梯宽度小300

500mm,长度比预制楼梯长度小300

500mm。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将槽钢的两端搭设/固定于预制楼梯洞口的相对两侧,使槽钢与钢板组合体系形成临边洞口防护与施工操作面,该新型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充分考虑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荷载传递路径清晰,利用永久主体结构传递施工荷载、减少施工支撑搭设,减少人力投入,进行高效、安全的施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采用的槽钢、钢板、钢筋、吊环全部是钢铁材质,周转率高、损耗低,更符合国家绿色科技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平面布置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1]图3为图2中本技术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实施例
[0014]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槽钢1,三个槽钢1规格相同,且长度大于预制楼梯(单阶)的长度,三个槽钢1的底部通过钢筋3固定连接,钢筋3沿槽钢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钢筋3采用光圆钢筋,三个槽钢1的顶部铺设固定有钢板2,钢板2的宽度比预制楼梯(单阶)宽度小400mm,长度比预制楼梯长度小400mm,钢板2与三个槽钢1均焊接固定,三个槽钢1的两端均延伸至钢板2的外侧,钢板2上分布固定有两个吊耳4,两个吊耳4的下部均贯穿钢板2并焊接固定于位于中间的槽钢1的两端,使用时,将三个槽钢1的两端搭设/固定于预制楼梯洞口的相对两侧即可,槽钢与钢板组合体系形成临边洞口防护与施工操作面,减少人力投入,提升经济效益。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槽钢(1),三个槽钢(1)的底部通过钢筋(3)固定连接,钢筋(3)沿槽钢(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三个槽钢(1)的顶部铺设固定有钢板(2),钢板(2)与三个槽钢(1)均焊接固定,钢板(2)上分布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洞口防护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4)共有两个,两个吊耳(4)的下部均贯穿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基谭登进黄春王世雄刘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