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12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梁(1)和底梁架(2),底梁架(2)的下端设有地锁(3),底梁架(2)的上端设有伸缩部(4),所述连接梁(1)上设有连接伸缩部(4)的滑动槽(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部和滑动槽的配合,可以使底梁架在受到挤压力时伸入连接梁内,从而避免底梁在受压后的变形破损,具有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帘门用组合底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帘门,特别是一种卷帘门用组合底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卷帘门为了实现闭锁功能,通常会在卷帘门的底梁安装地锁,并在卷帘门下方的地面上安装地埋盒;当底梁随卷帘门下落至底部时,由用户控制地锁伸出锁舌并与地埋盒相互锁紧。但由于卷帘门多采用电动设备驱动升降,而不同场合下卷帘门的升降精度难以保证,导致当卷帘门下落后很容易出现底梁的下落位置要低于地面高度,进而使底梁在与地面接触后仍会继续下落,从而造成底梁的受力变形。此外,当卷帘门存在石块、箱体等阻碍物时,卷帘门还会在电动设备的驱动下强制下降并与阻碍物直接碰撞,从而造成底梁和帘片的冲击下的损坏。因此,现有的卷帘门存在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它具有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梁和底梁架,底梁架的下端设有地锁,底梁架的上端设有伸缩部,所述连接梁上设有连接伸缩部的滑动槽。
[0005]前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中,所述伸缩部上设有第一挂钩,所述滑动槽的底部设有连接第一挂钩的第二挂钩。
[0006]前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中,所述第二挂钩对称设置在滑动槽底部两侧,两侧第二挂钩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伸缩部上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滑动部,所述第一挂钩对称设置在滑动部的两侧上端。
[0007]前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中,所述滑动槽的截面外形为U型,所述伸缩部的上端设有与滑动槽配合的限位板。
[0008]前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中,所述滑动槽内设有与限位板配合的传感器。
[0009]前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中,所述伸缩部上设有强固部,强固部的截面外形为圆弧形。
[0010]前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中,所述强固部内套设有加强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伸缩部和滑动槽的配合,可以使底梁架在连接梁上小幅度自由升降,从而当底梁在与地面接触后并持续受到驱动设备的升降作用时,伸缩部可以在地面的限位下向上滑动,从而避免底梁受到驱动设备和地面形成的挤压力,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导向槽和滑动部的配合,这能够对底梁架的竖直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底梁架在受力后的倾斜,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通过限位板和传感器的配合,还可以对底梁架的升降位置进行感应,从而在底梁架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使卷帘门停止下落,避免底梁架在受到阻碍物的阻挡后造成卷帘门的受力变形,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伸缩部上的强固部和加强筋的配合,还能够有效提
高伸缩部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伸缩部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伸缩部的结构稳定性。所以,本技术具有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的标记为:1

连接梁,2

底梁架,3

地锁,4

伸缩部,5

滑动槽,6

第一挂钩,7

第二挂钩,8

限位板,9

加强筋,401

滑动部,402

强固部,701

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5]实施例。卷帘门用组合底梁,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梁1和底梁架2,底梁架2的下端设有地锁3,底梁架2下方的地面上设有与地锁3配合的地埋盒,底梁架2的上端设有伸缩部4,所述连接梁1上设有连接伸缩部4的滑动槽5。
[0016]所述伸缩部4上设有第一挂钩6,所述滑动槽5的底部设有连接第一挂钩6的第二挂钩7。
[0017]所述第二挂钩7对称设置在滑动槽5底部两侧,两侧第二挂钩7之间形成导向槽701,所述伸缩部4上设有与导向槽701配合的滑动部401,所述第一挂钩6对称设置在滑动部401的两侧上端。
[0018]所述滑动槽5的截面外形为U型,所述伸缩部4的上端设有与滑动槽5配合的限位板8。
[0019]所述滑动槽5内设有与限位板8配合的传感器,传感器外部连接卷帘门驱动机构,当限位板8处于滑动槽5内的最上端时触发传感器。
[0020]所述伸缩部4上设有强固部402,强固部402的截面外形为圆弧形。
[0021]所述强固部402内套设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可选用钢筋。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电动升降设备的驱动下与卷帘门一同升降,当卷帘门下降至底部时,伸缩部4会在地面的阻挡下沿导向槽701在滑动槽5内向上滑动,从而避免卷帘门在后续下落时造成的冲击变形。当伸缩部4完全伸入滑动槽5后,限位板8滑动至滑动槽5的最上端并触发传感器,传感器在感应后关闭或反向启动驱动设备,进而避免底梁架2在完全收缩后的受压变形。在上述配合下,当地面存在凹凸不平或小尺寸阻碍物时,底梁架2可以通过滑动来缓解外部造成的冲击;当阻碍物过大造成底梁架2与连接梁1完全收缩时,则能够触发传感器并停止下落,从而有效避免了卷帘门的受压变形,提高本技术的升降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梁(1)和底梁架(2),底梁架(2)的下端设有地锁(3),底梁架(2)的上端设有伸缩部(4),所述连接梁(1)上设有连接伸缩部(4)的滑动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4)上设有第一挂钩(6),所述滑动槽(5)的底部设有连接第一挂钩(6)的第二挂钩(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门用组合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7)对称设置在滑动槽(5)底部两侧,两侧第二挂钩(7)之间形成导向槽(701),所述伸缩部(4)上设有与导向槽(701)配合的滑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都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