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898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及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包括成像装置以及设置于成像装置底部的用于带动成像装置移动的可移动装置;可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支撑板底部四周的四个支撑滑动轮,成像装置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安装槽内,支撑滑动轮部分伸出安装槽;可移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滑动轮上的锁止结构以及用于控制锁止结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方式去实现锁紧或开启,不仅方便操作,而且锁紧牢固,不易松动。不易松动。不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成像设备而言,其一般常用于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成像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导致其体积也越来越大,形似于桌柜,只能放置于地面上。由于体积的变大,在搬运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因此现如今的一些成像设备均安装有脚轮,通过脚轮来方便移动,然而在设置脚轮后,又伴随着另一个问题,就是不稳固,在受到较大的外力后就会移动,只能放置于墙角处,虽然目前的一些脚轮具有自锁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384743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通过手动的方式将脚轮进行锁止或打开,但是不太方便,由于成像设备的外壳体的下端具地面较近,距地面的高度较小,因此不方便通过脚或手来控制脚轮,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可移动式成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提高成像装置的稳固性能和便于移动的性能。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装置(1)以及设置于成像装置(1)底部的用于带动成像装置(1)移动的可移动装置(2);所述可移动装置(2)包括支撑板(21)、设置于支撑板(21)底部四周的四个支撑滑动轮(22),所述成像装置(1)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支撑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支撑滑动轮(22)部分伸出所述安装槽(11);所述可移动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动轮上的锁止结构(3)以及用于控制锁止结构(3)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部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动轮(22)包括连接板(221)、支架(222)以及滑轮(223),所述连接板(22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1)底部上,所述连接板(221)与所述支架(222)通过连接盘定向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22)底部的两侧具有固定耳板(224),所述滑轮(223)通过轴设置于两所述固定耳板(224)之间;所述锁止结构(3)包括用于同时限制一个以上的所述支撑滑动轮(22)上的连接板(221)与支架(222)之间发生转动的第一锁紧件(31),以及用于同时限制一个以上的所述滑轮(223)滚动的第二锁紧件(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圆盘(225)以及第二圆盘(226),所述第一圆盘(225)的上端面固定于所述连接板(221)上,所述第一圆盘(225)与所述第二圆盘(226)之间通过连接轴(227)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22)上开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轴(227)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口内,使所述支架(222)卡接于所述第一圆盘(225)与所述第二圆盘(226)之间,所述第一圆盘(225)与所述支架(22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圆盘(226)与所述支架(222)之间还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二圆盘(226)底部的外缘处有若干个周向等距分布的限位柱(2261),相邻限位柱(2261)之间的间隙形成限位槽口(2262);所述第一锁紧件(31)包括设置于两所述固定耳板(224)之间的定位销(311)以及转动设置于定位销(311)上的限位板(312),所述限位板(312)正对于所述支架(222)的一端面具有朝向第二圆盘(226)倾斜设置的弹性支撑部(3121),所述弹性支撑部(3121)的端部抵紧于所述支架(222),所述限位板(312)靠近所述第二圆盘(22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插片(3122);常态下,所述弹性支撑部(3121)推动所述限位板(312)靠近所述第二圆盘(226)的一端下移,使限位板(312)上的插片(3122)位于第二圆盘(226)上的限位槽口(2262)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锁紧件(31)还包括第一动力部分(313),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312)远离所述第二圆盘(226)的一侧下移,使所述限位板(312)上的插片(3122)上移并分别嵌入到第二圆盘(226)上的相对应的限位槽口(226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分(313)包括第一液压缸(3131)、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3132)、油泵(3133)以及油槽(3134),所述第一液压缸(3131)具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各支架(222)底部,所述第一液压缸(3131)活塞杆正对向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板(312)的远离插片(3122)的一端,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3132)具有进油口P1、回油口T1、工作油口A1以及工作油口B1,所述油泵(3133)的进油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槽(3134)相连,出油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油口P1相连,所述工作油口A1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3131)的无杆腔的端口相连,所述工作油口B1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液压缸(3131)的有杆腔的端口相连,所述控制部件(4)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3132)、油泵(3133)运行状态的PLC控制单元(41);
所述PLC控制单元(41)将油泵(3133)开启,将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3132)切换至左位时,所述油槽(3134)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油泵(3133)、进油口P1、工作油口A1后,流向第一液压缸(3131)的无杆腔内,第一液压缸(3131)的有杆腔进行回油,使第一液压缸(3131)的活塞杆向限位板(312)靠近,在接触限位板(312)后将其下压,使限位板(312)上的插片(3122)向第二圆盘(226)的限位槽口(2262)靠近,并嵌入到限位槽口(2262)内,将支撑滑动轮(22)上的连接板(221)与支架(222)锁止;在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3132)切换至中位时,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3132)切换至右位时,所述油槽(3134)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油泵(3133)、进油口P、工作油口B后,流向第一液压缸(3131)的有杆腔内,第一液压缸(3131)的无杆腔进行回油,使第一液压缸(3131)的活塞杆向远离限位板(312)方向移动,使限位板(312)上的插片(3122)脱离第二圆盘(226)上的限位槽口(2262),将支撑滑动轮(22)上的连接板(221)与支架(222)打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分(313)还包括调速装置(313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缸(3131)活塞杆的伸出或收缩的速度,所述调速装置(3135)包括通断阀(3136)以及节流阀(3137),所述通断阀(3136)和节流阀(3137)并联于所述油泵(3133)与进油口P1之间的管道上,所述通断阀(3136)由所述PLC控制单元(41)控制其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液压缸(3131)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138),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138)所检测到的压力值逐渐增大到预设阈值时,表明限位板(312)上的插片(3122)完全嵌入限位槽口(2262)内,在所述进油口P1与工作油口A1相连通,且第一压力传感器(3138)检测到压力值后,所述PLC控制单元(41)将通断阀(3136)断开;在所述进油口P1与工作油口B1相连通时,所述PLC控制单元(41)将通断阀(3136)开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31)还包括用于微调支架(222)的第二动力部分(314),在转动锁紧过程中,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22)转动,使所述第二圆盘(226)上的限位槽口(2262)正对于所述插片(31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部分(314)包括电机(3141)、第一传动齿轮(3142)、第二传动齿轮(3143)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144),所述电机(3141)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21)的底部,各所述电机(3141)的输出轴朝下设置并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14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143)有四个,且分别套设固定于支架(222)连接端的外表面,并分别与各第一传动齿轮(3142)相齿合,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友洪马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