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模型安装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981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工模型安装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安装区域边界的不同方向上设置投影支架;在每个投影支架上固定投影仪,对投影仪的投影视图进行校核;在PC端创建安装区域内包含待安装水工模型本身的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顶视图,并传输至投影仪,利用待安装水工模型的整体视图对安装后的模型进行校核。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整体基于投影技术,在模型安装中避免了传统的卷尺、垂球、水准尺等工具的组合使用,极大地减小了操作人员的主观操作影响、在安装时因反复调整而导致的偏差,以及分段安装时产生的累积偏差,可实现精准、快速的安装,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水工模型安装效率低、误差大、费时费力的问题。费时费力的问题。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工模型安装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工建筑物模型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工模型安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研究水工建筑物各种水力学问题,预演工程可能遭遇的或可能出现的运行工况,通常需要开展水工模型试验,即在按比例缩小的模型中开展不同情景下的试验研究。
[0003]由于水工模型试验是在较为成熟的相似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的,其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达到论证及优化工程设计的目的。然而由于水工模型是根据相似准则,按严格计算的几何比尺系数缩小的,在模型安装中,微小的偏差往往在实际工程中就会放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确保模型的安装精度是有效开展水工模型试验的前提条件。
[0004]目前,传统水工模型安装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
[0005](a)首先根据预先计算的模型范围,确定安装基线,利用墨斗等工具在地面上标出基准点和坐标轴;
[0006](b)通常水工模型的规模和尺寸较大,需要分部、分段制作和安装,一般会根据模型实际情况,在模型各部分上选取安装控制点,计算出其相对基准坐标轴的坐标位置(包括平面位置与相对高程);
[0007](c)根据地面已有的基准坐标轴和计算的坐标位置,利用卷尺、钢尺等工具,测量并在地面标记出各控制点对应的平面位置;
[0008](d)根据选定的起点开始安装模型,每部分安装时,一般是人工利用垂球等工具辅助观察,使模型上的控制点与地面控制点标记相重合,确保模型平面位置准确后,对模型进行初固定;
[0009](e)随后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等工具,调整模型高度,确保模型各控制点相对高程准确后,对该部分模型进行加固;
[0010](f)按照预先设计的安装顺序,在上一级模型安装完毕后,按相同步骤安装下一级模型,直至模型安装完毕;
[0011](g)再次利用水准仪、水准尺、垂球等工具对模型进行校核,由于模型的整体组装初步完成,安装时选定的部分控制点常常处于整体模型内部,因此再次校核模型内各控制点常无法实现,此时实践中常采取测量首级和末级模型控制点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高程,与设计计算值进行对比。如吻合则安装完成,不吻合则需考虑进一步分段校核,寻找错误并考虑重新安装模型。
[0012]从上述安装方法中可以看出,传统水工模型安装是较为繁琐的。为了满足精度需求,通常采用卷尺、垂球、水准仪等测量工具反复测量,不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对于结构复杂、规模较大的水工模型而言,安装精度难以保证。具体而言,一方面,传统的卷尺、垂球、水准尺等工具在组合使用过程中,受操作人员的主观操作影响较大,精度有限;同时,安
装过程中不同的量测工具难以同时使用,导致每部分模型的水平位置和相对高程难以同时校准、固定,在反复调整的过程中容易再次导致偏差。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水工模型分段安装也容易导致安装偏差的累积,通过校核首尾控制点位置并不能确保模型内部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水工模型安装误差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工模型安装装置及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工模型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5]根据待安装水工模型的尺寸,在安装区域边界的不同方向上设置投影支架;
[0016]在每个投影支架上固定投影仪,并记录各投影仪投影镜头的空间位置;
[0017]对投影仪的投影视图进行校核;
[0018]在PC端创建安装区域内包含待安装水工模型本身的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顶视图,并传输至投影仪;
[0019]打开对应的投影仪,将待安装水工模型的视图投影到安装区域上,然后将对应的待安装水工模型按照视图投影安装到安装区域上,同时确保待安装水工模型与对应的投影轮廓完全重合;
[0020]利用待安装水工模型的整体视图对安装后的模型进行校核。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待安装水工模型的尺寸,包括:根据待安装水工模型的尺寸确定安装区域的尺寸,所述安装区域尺寸大于所述待安装水工模型尺寸。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投影仪的投影视图进行校核,包括:选用标准体为50cm的正六面体标准件,其表面附有刻度,并能够清晰承接投影影像;
[0023]将六面体标准件置于安装区域内预先选定的不同空间位置,开启对应的投影仪,当投影仪上的平面投影与标准件轮廓未完全重合,则对投影仪进行修正。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投影仪进行修正,包括:调节投影仪投影镜头焦距,和/或调节投影仪的安装角度。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传输至投影仪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待安装水工模型表面设置投影膜,所述投影膜上设置有模型轮廓识别线。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保待安装水工模型与对应的投影轮廓完全重合,包括:
[0027]确保每部分待安装水工模型在安装过程中,至少有两个非对称视角视图能够投影到待安装水工模型上。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待安装水工模型的整体视图对安装后的模型进行校核,包括:
[0029]依次开启前、后、左、右、顶视图的投影仪,关闭其他投影仪,观察对应视图是否与安装后的模型重合,若重合则对安装后的模型进行固定。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工模型安装装置,包括:
[0031]安装底座;
[0032]投影支架,所述安装底座的四周不同方位均设置有所述投影支架;
[0033]投影仪,每个所述投影支架上均设置有投影仪;
[0034]PC端,所述PC端与所述投影仪电连接。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待安装水工模型上的投影膜,所述投影膜上设有模型轮廓识别线。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电池,所述投影仪和所述PC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工模型安装方法基于投影技术,在模型安装中避免了传统的卷尺、垂球、水准尺等工具的组合使用,极大地减小了操作人员的主观操作影响、在安装时因反复调整而导致的偏差,以及分段安装时产生的累积偏差,可实现精准、快速的安装,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水工模型安装效率低、误差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工模型安装方法流程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工模型安装装置示意图;
[0041]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模型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根据待安装水工模型的尺寸,在安装区域边界的不同方向上设置投影支架;在每个投影支架上固定投影仪,并记录各投影仪投影镜头的空间位置;对投影仪的投影视图进行校核;在PC端创建安装区域内包含待安装水工模型本身的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顶视图,并传输至投影仪;打开对应的投影仪,将待安装水工模型的视图投影到安装区域上,然后将对应的待安装水工模型按照视图投影安装到安装区域上,同时确保待安装水工模型与对应的投影轮廓完全重合;利用待安装水工模型的整体视图对安装后的模型进行校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模型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安装水工模型的尺寸,包括:根据待安装水工模型的尺寸确定安装区域的尺寸,所述安装区域尺寸大于所述待安装水工模型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模型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投影仪的投影视图进行校核,包括:选用标准体为50cm的正六面体标准件,其表面附有刻度,并能够清晰承接投影影像;将六面体标准件置于安装区域内预先选定的不同空间位置,开启对应的投影仪,当投影仪上的平面投影与标准件轮廓未完全重合,则对投影仪进行修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工模型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投影仪进行修正,包括:调节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炜辰丁升李建秋高彦明张文远王志刚高建标张宏伟张东章晋雄吴一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