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890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所用原料包括:溶液A、溶液B、溶液C、浆料D和溶液E;溶液A为磷酸溶液,溶液B为海藻酸钠溶液,溶液C为氯化钙溶液,浆料D为碳酸酐酶、牛奶粉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浆料,溶液E为氢氧化钠溶液;环保加固方法包括:将溶液A渗入待加固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得到渗有溶液A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将溶液B、溶液C、浆料D和溶液E依次喷至所述渗有溶液A的重金属污染场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磷酸溶液、海藻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含有碳酸酐酶的浆料和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对待加固的重金属污染场地黄土进行处理,可有效避免扬尘。效避免扬尘。效避免扬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往往伴随大量工业、企业的拆除或搬迁,在我国东西部,闲置或迁出厂区所对应的大量工业遗址用地的重新规划利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普通用地不同的是,因工业、企业多年的生产过程工业遗址用地往往积累大量污染物,这不仅给工业遗址用地的再利用带来阻碍,而且不利于进行环境保护。
[0003]工业遗址用地表现为重金属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难以通过自然稀释或降解等特点。重金属污染黄土场地的环境保护技术常用包括水泥、石灰等的表层土壤固化剂,存在固化时间长、生产过程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受污染的黄土表层容易风化,土层中的污染物在风力作用下进入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0004]黄土作为西北地区常见地质载体,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利用传统固化剂进行固化时常出现湿陷、低渗等结构变化,往往存在粘附力较差、固化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加固方法所用原料包括:溶液A、溶液B、溶液C、浆料D和溶液E;所述溶液A为磷酸溶液,所述磷酸溶液中磷酸的浓度为0.5mol/L~1.0mol/L;所述溶液B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的浓度为8g/L~25g/L;所述溶液C为氯化钙溶液,所述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浓度为0.2mol/L~1.0mol/L;所述浆料D为由包括碳酸酐酶、牛奶粉和水混合后形成的浆料,所述浆料D中,碳酸酐酶的活性浓度为5kU/L~40kU/L,牛奶粉的含量为15g/L~35g/L;所述溶液E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1mol/L~0.5mol/L;所述环保加固方法包括:将溶液A渗入待加固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得到渗有溶液A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将溶液B、溶液C、浆料D和溶液E依次喷至所述渗有溶液A的重金属污染场地;每100cm2所述待加固的重金属污染场地,施加溶液A的体积为50mL~75mL,施加溶液B的体积为60mL~100mL,施加溶液C的体积为80mL~120mL,施加浆料D的体积为70mL~130mL,施加溶液E的体积为80mL~120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E的施加方式包括将溶液E经过N次喷洒,N≥3,第一次喷洒所用溶液E体积为溶液E总体积的1/3~1/2,第二次所用溶液E体积~第N次所用溶液E体积均相等;第一次喷洒后至第(N

1)次喷洒后均静置,第一次喷洒后静置时间至第(N

1)次喷洒后静置时间总和为60h~120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抑制重金属污染场地扬尘的环保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杰胡文乐文少杰袁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