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873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转换体系包含核心筒及对应主体结构、连接于核心筒内部的塔吊内爬基础基座、连接于核心筒上方的转换临时结构、连接于转换临时结构上的夹持组件、连接于转换临时结构底部且位于核心筒上方的转换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核心筒筒顶再次设置转换基础的方式,保证了核心筒上部结构的进一步安装和塔吊的承力;通过转换临时结构的设置,利于在塔吊节转换底部基础时,先行在上方进行临时固定,保证下部的施工;通过夹持组件和转换基础底座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转换过程中塔吊节的固定,又可以保证利用下部核心筒结构保证转换临时结构的支撑,同时保证了下部核心筒内其他工序施工提前插入。序施工提前插入。序施工提前插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塔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超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最重要垂直运输工具的塔吊,其使用技术也日益成熟,塔吊基础是用于安装固定塔吊、保证塔吊正常使用且传递其各种作用到受力结构的构件。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一般采取“核心筒先行,外框跟随”的施工组织模式。而塔吊内爬升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塔吊固定爬升方式,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由于结构布局影响,经常会遇到核心筒墙体收缩情况,必须采取塔吊基础转换的方式保证塔吊向上爬升。一般超高层项目遇到塔吊基础转换的情况会优先选择外挂基础,鉴于核心筒结构布置的特殊性,由于外挂基础安装难度大、施工工期长、技术经济性差、与爬模干预等原因,需要考虑一种更经济安全的转换方式实现塔吊的顺利爬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高层或超高层中由于核心筒布局变化,内爬塔吊在高空转换爬升方式的筒顶转换、临时结构安装固定以及支撑结构的安装及施工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包含核心筒及对应主体结构、连接于核心筒顶部上方的核心筒剪力墙、连接于核心筒内部的塔吊内爬基础基座、连接于核心筒上方的转换临时结构、连接于转换临时结构和核心筒剪力墙上的夹持组件、位于转换临时结构底部且连接于核心筒顶板上方的转换基础以及连接于转换基础上方的塔吊节;所述转换临时结构包含与核心筒剪力墙和四周结构柱体连接的辅助架竖向杆、间隔连接于辅助架竖向杆水平向的辅助架水平杆,间隔连接于结构柱体与承重夹梁之间或结构柱体与辅助架水平杆之间的辅助架斜支撑,以及在塔吊临时固定楼层与辅助竖向杆连接的辅助架承重杆;所述辅助竖向杆和辅助架水平杆、辅助架承重杆形成框架体并通过夹持组件与塔吊节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含与塔吊节四周连接且水平设置的夹持杆和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与辅助架承重杆之间的承重夹梁,所述承重夹梁临时可拆卸连接塔吊节底部;所述夹持杆端部与结构柱体和/或转换临时结构连接;所述转换基础包含呈方形布置的转基立柱、连接于转基立柱顶部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基承重梁以及连接于两转基承重梁之间的转基加强撑,所述转基立柱通过转换基础底座与核心筒顶板中转换支撑梁连接;所述转基承重梁对应连接塔吊节底座,塔吊节底座上部安装塔吊节,塔吊节顶部连接起重机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支撑梁下部还连接有结构加固斜撑,结构加固斜撑下方与核
心筒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夹梁为两平行梁中部垂直连接有两平行横杆形成口字的双H形件,两平行梁均连接于辅助架承重杆和核心筒剪力墙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架承重杆两端均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对侧两辅助架竖向杆之间;所述辅助架水平杆包含水平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对侧上两辅助架竖向杆之间的辅助架水平横杆和连接于结构柱体和辅助竖向杆之间、核心筒剪力墙与结构柱体之间的辅助架水平斜杆;所述辅助架水平斜杆在辅助竖向杆的垂向间隔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塔吊内爬基础基座可拆卸连接于核心筒内部的两侧剪力墙,塔吊内爬基础基座包含口字形或H型的内爬支撑梁、连接于内爬基础四周并与核心筒连接的内爬斜撑以及内爬基础下方平行设置内爬横向支撑。
[0009]进一步的,夹持杆间隔设置于转换临时结构,夹持杆分别与塔吊节、辅助架承重杆和核心筒剪力墙固定。
[0010]进一步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预埋件安装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提前将埋件安装固定在设计标注的轴线和标高处;步骤二、安装转换临时结构1)核心筒及主体结构施工完第N层,并完成核心筒的爬模改造后,爬模爬升至N+1层,而后安装转换临时结构;2)N+1层及N+4层承重夹梁安装时,核心筒截面缩小,混凝土墙向内收缩,埋件无法固定,安装转换临时结构用于支撑承重夹梁的安装;转换临时结构与核心筒顶板连接,其中转换支撑梁底部通过结构加固斜撑做成三角支撑,保证不会受压变形;3)安装转换临时结构时,分两次安装,先安装辅助架竖向杆,固定完成后安装辅助架竖向杆、辅助架水平杆、辅助架斜支撑及辅助架承重杆等其他构件,垂直度校正完成后统一进行焊接,然后进行下一节辅助架竖向杆、辅助架水平杆辅助架斜支撑及辅助架承重杆的安装和焊接;步骤三、安装夹持组件安装塔吊节在第N+1层及上部间隔设置的承重夹梁和夹持杆,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由下向上依次进行安装;步骤四、爬升塔吊将塔吊内爬基础基座留置于核心筒内,通过内爬装置进一步爬升塔吊,安装第N层转换基础前,需要将塔吊先爬升至第N+1层,使塔吊节通过爬升框先临时安装在第N+1层的承重夹梁上;其中,承重夹梁为两平行梁中部垂直连接有两平行横杆形成口字的双H形件,两平行梁均连接于辅助架承重杆和核心筒剪力墙间;步骤五、施工转换基础将塔吊节爬升用转换临时结构安装完成并夹持固定,并施工完成N层的转换基础;其中,转换基础包含呈转换基础底座、方形布置的转基立柱、连接于转基立柱顶部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基承重梁以及连接于两转基承重梁之间的转基加强撑;所述转基立柱通过转换基础底座与核心筒顶板中转换支撑梁连接;
步骤六、塔吊落回转换基础待转换基础施工完毕,将塔吊节底座落回第N层,完成连接的基础转换;步骤七、安装附墙拉杆和顶升套架当塔吊节到指定高度后,安装塔吊节上部附墙拉杆和塔吊顶升套架;步骤八,拆除夹持组件及转换临时结构利用另一台塔吊,配合手拉葫芦链拆除夹持组件及转换临时结构,至此完成塔吊基础整体转换。
[0011]进一步的,对于步骤五中,第N层的转换基础安装时,将最下道内爬支撑梁下方运至第N层,此第N层架设转换基础,保证转换基础中心间距与塔吊节主肢中心间距相适应;将塔吊节中内爬基节下方与塔吊可拆卸地脚连接,塔吊节中可拆卸地脚直接落在新架设的转换基础上方,调整塔吊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夹紧内爬框顶升螺栓后,将可拆卸地脚与新架设的转换基础焊接;其中,在转换基础底部安装有应力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控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并设定极限阈值后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预警。
[0012]进一步的,对于步骤七,塔吊节底座在转换基础重生根后,再安装塔吊顶升套架;通过相邻塔吊互装顶升套架,同时需借助倒链配合;顶升套架安装时,根据现场塔吊顶升踏步方向,确定顶升套架开口方向,即标准节引进方向。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核心筒筒顶再次设置转换基础的方式,保证了核心筒上部结构的进一步安装和塔吊的承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转换临时结构的设置,利于在塔吊节转换底部基础时,先行在上方进行临时固定,保证下部的施工;3)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组件和转换基础底座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转换过程中塔吊节的固定,又可以保证利用下部核心筒结构保证转换临时结构的支撑;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体系形式简单,节点设计简单,基础支撑受力小,对爬模影响小;较常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核心筒(1)及对应主体结构、连接于核心筒(1)顶部上方的核心筒剪力墙(2)、连接于核心筒(1)内部的塔吊内爬基础基座(3)、连接于核心筒(1)上方的转换临时结构(9)、连接于转换临时结构(9)和核心筒剪力墙(2)上的夹持组件(6)、位于转换临时结构(9)底部且连接于核心筒顶板(8)上方的转换基础(5)以及连接于转换基础(5)上方的塔吊节(4);所述转换临时结构(9)包含与核心筒剪力墙(2)和四周结构柱体(10)连接的辅助架竖向杆(91)、间隔连接于辅助架竖向杆(91)水平向的辅助架水平杆(93),间隔连接于结构柱体(10)与承重夹梁(61)之间或结构柱体(10)与辅助架水平杆(93)之间的辅助架斜支撑(92),以及在塔吊临时固定楼层与辅助竖向杆(91)连接的辅助架承重杆(94);所述辅助竖向杆(91)和辅助架水平杆(93)、辅助架承重杆(94)形成框架体并通过夹持组件(6)与塔吊节(4)连接;所述夹持组件(6)包含与塔吊节(4)四周连接且水平设置的夹持杆(62)和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2)与辅助架承重杆(94)之间的承重夹梁(61),所述承重夹梁(61)临时可拆卸连接塔吊节(4)底部;所述夹持杆(62)端部与结构柱体(10)和/或转换临时结构(9)连接;所述转换基础(5)包含呈方形布置的转基立柱(54)、连接于转基立柱(54)顶部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基承重梁(53)以及连接于两转基承重梁(53)之间的转基加强撑(56),所述转基立柱(54)通过转换基础底座(52)与核心筒顶板(8)中转换支撑梁(51)连接;所述转基承重梁(53)对应连接塔吊节底座,塔吊节底座上部安装塔吊节(4),塔吊节(4)顶部连接起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支撑梁(51)下部还连接有结构加固斜撑(55),结构加固斜撑(55)下方与核心筒(1)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夹梁(61)为两平行梁中部垂直连接有两平行横杆形成口字的双H形件,两平行梁均连接于辅助架承重杆(94)和核心筒剪力墙(2)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承重杆(94)两端均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2)对侧两辅助架竖向杆(91)之间;所述辅助架水平杆(93)包含水平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2)对侧上两辅助架竖向杆(91)之间的辅助架水平横杆(931)和连接于结构柱体(10)和辅助竖向杆(91)之间、核心筒剪力墙(2)与结构柱体(10)之间的辅助架水平斜杆(932);所述辅助架水平斜杆(932)在辅助竖向杆(91)的垂向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内爬基础基座(3)可拆卸连接于核心筒(1)内部的两侧剪力墙,塔吊内爬基础基座(3)包含口字形或H型的内爬支撑梁(31)、连接于内爬基础(31)四周并与核心筒(1)连接的内爬斜撑(32)以及内爬基础下方平行设置内爬横向支撑(3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夹持杆(62)间隔设置于转换临时结构(9),夹持杆(62)分别与塔吊节(4)、辅助架承重杆(94)和核心筒剪力墙(2)固定。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塔吊高空转换体系的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预埋件安装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提前将埋件(11)安装固定在设计标注的轴线和标高处;步骤二、安装转换临时结构1)核心筒(1)及主体结构施工完第N层,并完成核心筒(1)的爬模(7)改造后,爬模(7)爬升至N+1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予启刘卫未王晶李静范昕车庭枢蒋千重车辕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