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67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缆,涉及通信电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漏缆不能兼容传输2G、3G、4G以及5G信号的技术问题。该漏缆包括外导体,外导体具有信源端;外导体包括多个分段,每个分段开设有多个槽孔;多个分段中,距离信源端最近的分段为第一分段,当第一分段的槽孔输出的信号频率由第一设定频率逐渐增大到第二设定频率时,第一分段的槽孔的耦合损耗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漏缆用于实现兼容传输2G、3G、4G以及5G信号。4G以及5G信号。4G以及5G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缆。

技术介绍

[0002]漏缆通常应用在隧道和建筑物内,用于提供可靠的电磁波信号。然而,在列车隧道、高铁隧道内,由于电磁波穿过列车、高铁的车体时的损耗太大,导致列车、高铁内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强度微弱。因此,需要对漏缆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列车、高铁在隧道内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强度。
[0003]一般通过在漏缆的外导体不同的段长上开设不同的槽孔来提高列车、高铁在隧道内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强度,具体的,靠近信源(信号源)的槽孔耦合损耗较大,传输损耗较小,远离信源的槽孔耦合损耗较小,传输损耗较大。其中,耦合损耗是指特定距离下(一般为2米),漏缆的发射功率与被外界天线接收的功率之比,耦合损耗越小,说明信号泄露越多,耦合损耗越大,说明信号泄露越少;传输损耗是指信号在开设有单一类型槽孔的泄露电缆中纵向传播过程中单位长度上的功率损耗。通过设置靠近信源端的槽孔的耦合损耗较大,使得信号在靠近信源的漏缆内损耗较小。且设置远离信源端的槽孔耦合损耗较小,提高了远离信源端的槽孔的信号泄露量,提高了远离信源端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包括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信源端;所述外导体包括多个分段,每个所述分段开设有多个槽孔;多个所述分段中,距离所述信源端最近的所述分段为第一分段,当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输出的信号频率由第一设定频率逐渐增大到第二设定频率时,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的耦合损耗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其特征在于,除去所述第一分段以外的其余所述分段中,与所述信源端的轴向距离越大的分段中的槽孔的第一耦合损耗越小;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损耗为所述槽孔输出的信号频率在第三设定频率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之间时,所述槽孔的耦合损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段包括多个槽孔组,每个所述槽孔组包括多个所述槽孔,每个所述分段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槽孔组之间的节距为160mm

300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漏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分段中,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的第二耦合损耗小于或等于第二分段的槽孔的第二耦合损耗;其中,所述第二分段为其余所述分段中最靠近所述第一分段的分段,所述第二耦合损耗为所述槽孔输出的信号频率在第一设定频率与第四设定频率之间时,所述槽孔的耦合损耗。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漏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分段中,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的第二耦合损耗大于第二分段的槽孔的第二耦合损耗,且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的第二耦合损耗与第二分段的槽孔的第二耦合损耗的差值小于或等于3dB;其中,所述第二分段为其余所述分段中最靠近所述第一分段的分段,所述第二耦合损耗为所述槽孔输出的信号频率在第一设定频率与第四设定频率之间时,所述槽孔的耦合损耗。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漏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分段中,所述第一分段所处的漏缆段的百米传输损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垄龙赵瑞静王斌缪艳华徐彬彬许波华徐宗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