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线缝与压钉模式的作业本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作业本制制造
,具体为一种可切换线缝与压钉模式的作业本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场是流通的作业本多分为线缝作业本和压钉作业本,两种不同定装方式生产的作业本,在工厂生产中,分别需要借助物料输送带来将纸张传送至相关设备位置处,进行生产加工,传统使用的传送带机构较为简单,一条传递带两侧会摆放多种定装设备,且操作人员若需要根据传送带输送纸张定装需求切换定装设备时,操作人员多需要不断地传送带,将传送带推动至设备边,操作人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线缝与压钉模式的作业本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使用的传统使用的传送带机构较为简单,一条传递带两侧会摆放多种定装设备,且操作人员若需要根据传送带输送纸张定装需求切换定装设备时,操作人员多需要不断地传送带,将传送带推动至设备边,操作人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切换线缝与压钉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线缝与压钉模式的作业本生产线,包括传送装置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主体(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切换机构(200),所述调节切换机构(200)一端的四个面角皆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0),所述支撑杆(300)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轮毂(400),所述支撑杆(300)的表面皆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机构(500),所述调节切换机构(200)包括固定板(210),所述固定板(210)的内壁中开设有运动仓(211),所述固定板(210)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螺纹杆(212),且螺纹杆(212)的两端皆穿过固定板(210)延伸至运动仓(21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12)的两端皆通过内嵌轴承与运动仓(2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运动仓(211)两侧内部的中端皆设置有第一连动杆(213),且第一连动杆(213)表面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架与运动仓(2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运动仓(211)两侧内部的一端皆设置有第二连动杆(214),所述第二连动杆(214)表面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架与运动仓(2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运动仓(21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动杆(215),所述第三连动杆(215)表面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架与运动仓(2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固定板(210)的一端插设有第四转动杆(216),所述第四转动杆(216)的一端穿过固定板(210)延伸至运动仓(21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12)表面的中端皆套设有两组第一螺纹套(217),且两组第一螺纹套(217)皆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螺纹套(217)的一端皆穿过固定板(210)延伸至固定板(210)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套(217)的一端皆与传送装置主体(100)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线缝与压钉模式的作业本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动杆(216)的一端与第三连动杆(215)表面的中端通过锥形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南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杰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