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58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像衬底基板、第一晶体管和平坦化层,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平坦化层位于第一源极上方;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与平坦化层之间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和第一有机区,第一有机区内的绝缘层为有机材料且第一有机区位于显示区。通过在第一平坦化层所在膜层与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且在显示区增设第一有机区,设置第一有机区内的绝缘层为有机材料,一方面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可弯折能力,避免或者减少弯折应力产生;另一方面第一有机区内的有机材料可以隔断无机材料中的裂纹,防止或者减缓裂纹扩散,保证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显示效果良好。弯折显示效果良好。弯折显示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平板显示器件技术发展已日趋成熟,而柔性显示面板凭借其轻薄、可弯折、耐冲击的特性即将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其中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因具有响应速度快、视角宽、亮度高、低功耗以及自发光器件,具有抗弯折特性等优异性能,近年来,成为柔性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3]现有柔性显示面板中,由于电子元件众多,显示面板的弯折能力有限,如何进一步提升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特性,成为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与平坦化层所在膜层之间增设第一有机区,且第一有机区位于显示区,设置第一有机区内的绝缘层有有机材料,提升显示面板的可弯折能力。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衬底基板;
[0007]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有源层、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栅极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与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第一源极及所述第一漏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和第一有机区,所述第一有机区内的所述绝缘层为有机材料;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有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贯穿与所述第一有源层接触的所述绝缘层,且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平坦化层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无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区内的所述绝缘层为无机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无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与所述第一有机区之间,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的长度为H1,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的无机层厚度之和为H2,其中,H2≥1/2
×
H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无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栅极所在膜层与所述第一有机区之间,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栅极所在膜层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的长度为H1,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栅极所在膜层之间的无机层厚度之和为H3,其中,H3≥1/2
×
H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无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平坦化层相接,所述第一有机区内的有机材料包括与所述平坦化层相同的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在垂直于所
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位于所述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且所述第一极板位于所述第二极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且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极板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第一有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无交叠。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至少部分区域相交叠。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第一有机区位于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的区域。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延伸至所述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有机层。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还包括第二有机区,所述第二有机区内的所述绝缘层为有机材料;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二有机区之间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二有机区之间至少部分交叠。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二有机区之间无交叠,且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第二有机区中,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至少部分区域相交叠。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之间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结构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连接;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区与所述过孔贯穿相同膜层。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结构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过孔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深度。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还包括过渡源极和过渡漏极,所述过渡源极位于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第一有源层之间,所述过渡漏极位于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一有源层之间;所述第一源极通过过孔与所述过渡源极连接,所述过渡源极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连接,所述第一漏极通过过孔与所述过渡漏极连接,所述过渡漏极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源极为所述第一导电结构,所述过渡源极为所述第二导电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漏极为所述第一导电结构,所述过渡漏极为所述第二导电结构。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位于所述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一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且所述第一极板位于所述第二极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为第一极板连接线,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为所述第一极板;所述第一极板连接线用于为所述第一极板提供电压信号。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异层设置且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雨郑珊珊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