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55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粘虫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包括基板和面胶材料,所述面胶材料的表面粘力≥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


[0001]本技术属于粘虫板
,具体涉及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

技术介绍

[0002]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升级而推广。其中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控主要有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生物防控、农业管理等措施。物理防控措施是最基础的应用,从空间上阻隔昆虫与农作物的接触,如使用温室玻璃隔离带病带虫气流、设置防虫网隔离大型昆虫进入生产区域、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制作的粘虫板粘住飞行中的昆虫等。粘虫板的诱捕效果直观,实施操作简单,逐渐推广应用到温室、果园、苗圃等生产基地,成为害虫综合治理中物理防控措施和预报预警的重要防控物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粘虫板多采用一块PP塑料平板为基板,在两个面表层均匀涂刷粘虫胶水,胶水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使用时将粘虫板挂在使用地点,将表层保护膜揭开进行害虫的诱捕。近年有些新兴材料的粘虫板利用降解材料制作,一般也是一次性使用。昆虫在起飞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翅举起,然后才能扇动起飞。一般举翅时的力量较小,利用本特点降低举翅的成功率,可以有效减少昆虫的飞行。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平面结构的粘虫板通常具有以下问题:
[0004](1)平面结构的粘虫板不容易将较大和不规则虫体粘附。由于涂胶的表面是一层平面,而很多昆虫有较为复杂的立体结构,如一些角蝉有长角、一些叶蝉具棱边的体表等,这类昆虫在粘附于粘虫板表面时与平面的接触面较小,很容易逃脱;另外一些昆虫具有较发达的体格,如一些金龟和叶甲,在平面结构的粘虫板上被粘附后较容易挣扎逃脱。
[0005](2)传统的粘虫板以PP塑料为材料,只能一次性使用,长期使用会造成农业生态负担。
[0006](3)即使是降解塑料的粘虫板,也无法做到重复利用,一次性使用的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
[0007](4)传统的粘虫板由于涂布胶水,在诱集到未知昆虫之后需要鉴定时,很难取下完整的昆虫标本,不利于害虫的种类鉴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包括基板和面胶材料,所述面胶材料覆盖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面胶材料的表面粘力≥5.2
×
10
‑4N/mm2。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胶材料由若干凸起组成。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的形状为乳突型或长刺状。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厘米。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均匀分布,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为2~30毫米。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胶材料为粘性硅胶、PE、PU、树脂胶中的一种。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的材料为PP、PPS、PPO中的一种。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的形状为平面或凹凸不平。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板和所述面胶材料为一体成形。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反射光波长为550~610纳米或490~530纳米或430~470纳米。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相对于传统的平面粘虫板有以下优势:
[0020](1)通过设置凸起增加虫体与粘性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粘住较大的和容易起飞挣脱的昆虫;
[0021](2)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避免成为一次消耗性的绿色防控农资产品,符合绿色防控的生态环保理念;
[0022](3)只需要水洗后就可以恢复粘性,在应用中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0023](4)在实际应用中,被粘昆虫的标本可以通过水流冲洗而较为完整地获得,有利于害虫的分类鉴定,为进一步的虫害防治提供更完成的实验样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侧面结构示意图,凸起的形状为乳突型;
[0026]图3为侧面结构示意图,凸起的形状为针刺状;
[0027]图4为基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基板形状为凹凸不平。
[0028]其中1

基板、2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结合以下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进一步地理解本技术的内容。
[0030]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除此之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外。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包括基板和面胶材料,所述面胶材料覆盖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面胶材料的表面粘力≥5.2
×
10
‑4N/mm2,表面粘力由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用常规的测试方法测试得出。
[003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胶材料由若干凸起组成,从而增大粘性材料和虫体的接触面积,在捕捉大型昆虫或容易起飞挣脱的昆虫时有更好的效果。
[003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形状为乳突型或长刺状。
[003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厘米。
[003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均匀分布,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为2~30毫米,间距可根据使用环境中昆虫的数量和主要目标的大小来分别设计。
[003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胶材料为粘性硅胶、PE、PU、树脂胶中的一种。
[003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的材料为PP、PPS、PPO中的一种。
[003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的形状为平面或凹凸不平。
[003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和所述面胶材料为一体成形。
[004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反射光波长为550~610纳米或490~530纳米或430~470纳米。
[0041]实施例
[0042]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43]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包括基板1和面胶材料,所述面胶材料覆盖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面胶材料的表面粘力为5.2
×
10
‑4N/mm2。
[0044]所述面胶材料由若干凸起2组成,从而增大粘性材料和虫体的接触面积,在捕捉大型昆虫或容易起飞挣脱的昆虫时有更好的效果;所述凸起2的形状为乳突型;所述凸起2的高度为1.5厘米;所述凸起2均匀分布,所述凸起2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所述面胶材料为树脂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面胶材料,所述面胶材料覆盖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面胶材料的表面粘力≥5.2
×
10
‑4N/mm2;所述面胶材料由若干凸起组成;所述凸起的形状为乳突型或长刺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均匀分布,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为2~3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平板结构的粘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赟陈俊谕李磊韩冬银张方平符悦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