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4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其包括旁路开关阀、可变节流阀、分流集流阀、截止阀、辅助油口、回油口T、进油口P、工艺孔、阀体、出油口和测压口。阀体的进油口P和液压泵站的压油口连接,回油口T和液压泵站的回油口连接,阀体的出油口的输入端分别与测压口并联连接,阀体的出油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或回油口连接;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出油口的输入端连接,辅助油口分别与进油口P和回油口T并联连接,旁路开关阀分别与可变节流阀和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旁路开关阀和可变节流阀的配合使用实现多组液压千斤顶的单独控制。单独控制。单独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港口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港口设备维修具有风险性大,维修周期长等特点,往往需要很多大型维修工具的辅助,液压千斤顶是港口设备维修、拆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
[0003]港口设备维修中尤其是大型结构件的更换都需要两个和两个以上千斤顶同步顶升,传统维修方式采用两套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分别配套进行顶升,需要由两个人分别操作,并且每隔几秒测量一次顶出的距离,以确保两侧顶升同步。这样做的缺点就是顶升的效率低,需要多人配合完成顶升操作,由于人为操作的误差,很难实现同步,往往需要反复调节,观察,试操作等多个步骤,耗费人力和时间。对于关键部件的维修中如果不能实现同步,会造成结构的受力不均、卡滞等问题,对结构造成一定损伤,严重影响维修质量与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通过在分流集流阀的作用下,实现不同结构形式的液压千斤顶在多个不同吨位下的同步顶升,确保维修作业中的安全高效和现场维修的安全性。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其包括旁路开关阀、可变节流阀、分流集流阀、截止阀、辅助油口、回油口T、进油口P、工艺孔、阀体、出油口和测压口。所述阀体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阀体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旁路开关阀、第一可变节流阀、第三旁路开关阀、第三可变节流阀、第一辅助油口和第二辅助油口,所述第一辅助油口和所述第二辅助油口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第一表面的两个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旁路开关阀、第二可变节流阀和进油口P,所述进油口P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第二表面的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三表面上设有第一分流集流阀、第二分流集流阀、截止阀和工艺孔,所述截止阀位于所述阀体第三表面中下部,所述工艺孔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第三表面的一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四表面上设有第四旁路开关阀、第四可变节流阀、第三辅助油口和回油口T,所述第三辅助油口和所述回油口T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第四表面的两个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五表面上设有第一出油口A1、第二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第四出油口B2、第一测压口、第二测压口、第三测压口和第四测压口。所述阀体的进油口P和所述液压泵站的压油口连接,所述阀体的回油口T和所述液压泵站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油口的第一端与所述阀体的进油口P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油口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辅助油口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阀体的回油口T并联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一出油口A1、第二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和第四出油口B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压口、所述第二测压口、所述第三测压口和所述第四测压口并联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一出油口A1、第二
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和第四出油口B2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或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出油口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辅助油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出油口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辅助油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旁路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所述第三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出油口A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辅助油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旁路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三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所述第四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四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出油口B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辅助油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旁路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四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
[0006]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与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串联后和所述第一旁路开关阀并联后组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与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串联后和所述第二旁路开关阀并联后组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与第三可变节流阀串联后和所述第三旁路开关阀并联后组成第三支路;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与所述第四可变节流阀串联后和所述第四旁路开关阀并联后组成第四支路,所述截止阀位于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之间。
[0007]可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的第一表面内,所述第一旁路开关阀与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三旁路开关阀与所述第三可变节流阀相距第一表面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辅助油口和所述第二辅助油口相距第一表面中心的距离。
[0008]可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的第二表面内,所述第二旁路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相距第二表面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油口P相距第二表面中心的距离。
[0009]可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的第三表面内,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与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相距第三表面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截止阀和所述工艺孔相距第三表面中心的距离。
[0010]可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的第四表面内,所述第四旁路开关阀与所述第四可变节流阀相距第四表面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辅助油口和所述回油口T相距第四表面中心的距离。
[0011]可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的第五表面内,所述第一测压口、所述第二测压口、所述第三测压口和所述第四测压口相距第五表面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出油口A1、第二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和第四出油口B2相距第五表面中心的距离。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在分流集流阀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不同结构形式的液压千斤顶在不同负载下的同步动作,可变节流阀的微调节可进一步提高同步精度,提高了现场维修的安全性。
[0014]2.本技术可通过不同接口的连接组合实现多组液压千斤顶同步动作,接口全部采用统一的尺寸,连接接头采用快速插拔形式,可以实现快速连接,提高了现场维修效率。
[0015]3.本技术设置的旁路开关阀可以实现在无动力的情况下液压千斤顶快速回位,避免设备被顶升后由于电动液压泵无法启动而发生无法回位的情况。
[0016]4.本技术可通过旁路开关阀和可变节流阀的配合使用实现多组液压千斤顶的单独控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第一角度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第二角度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附图标记:
[0021]第一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港口设备维修用液压千斤顶的同步顶升装置,其包括旁路开关阀、可变节流阀、分流集流阀、截止阀、辅助油口、回油口T、进油口P、工艺孔、阀体、出油口和测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阀体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旁路开关阀、第一可变节流阀、第三旁路开关阀、第三可变节流阀、第一辅助油口和第二辅助油口,所述第一辅助油口和所述第二辅助油口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一表面的两个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旁路开关阀、第二可变节流阀和进油口P,所述进油口P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二表面的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三表面上设有第一分流集流阀、第二分流集流阀、截止阀和工艺孔,所述截止阀位于所述阀体的第三表面中下部,所述工艺孔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三表面的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四表面上设有第四旁路开关阀、第四可变节流阀、第三辅助油口和回油口T,所述第三辅助油口和所述回油口T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阀体的第四表面的两个顶点处;所述阀体的第五表面上设有第一出油口A1、第二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第四出油口B2、第一测压口、第二测压口、第三测压口和第四测压口;所述阀体的进油口P和所述液压泵站的压油口连接,所述阀体的回油口T和所述液压泵站的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油口的第一端与所述阀体的进油口P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油口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辅助油口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阀体的回油口T并联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一出油口A1、第二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和第四出油口B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压口、所述第二测压口、所述第三测压口和所述第四测压口并联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一出油口A1、第二出油口B1、第三出油口A2和第四出油口B2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或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出油口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辅助油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出油口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辅助油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旁路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可变节流阀和所述第一分流集流阀并联连接;所述第三可变节流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分流集流阀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三可变节流阀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辉徐阳生魏建葛俊礼何青松卢金龙姬志超尹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