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43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包括垫被,覆盖于垫被上端面的盖被,以及设于垫被上的防护机构;所述垫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垫被的尾部和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魔术贴,所述垫被长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向内延伸的裂口,在垫被的底部设有若干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把手;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于垫被底部的气囊收纳槽,设于气囊收纳槽内部的气囊,设于气囊收纳槽开口处的拉链,所述气囊充气后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合空间,所述气囊的侧面设有位置与裂口相对应的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具备保暖性的同时,还兼具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

技术介绍

[0002]医院的患者常常需要离开病区到本部相关科室检查或会诊,由于患者大都行动不便,常常需要用平车进行转运,平时多采用病房被子,患者在转运途中会经历低温、雨雪、大风,堵车等情况,这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目前的被子太大,会堆积在患者身上增加承重,被角掉出转运床影响转运,其覆盖的闭合性有所不足,保暖性能大打折扣,使用的枕头在转运推送过程中也容易掉落,引起病人的不适。
[0003]此外,在转运的过程中因病情需要,病人身上通常会设有导管,现有的被子不利于导管的引出、固定和观察,增加病人的痛苦和不便;运输的过程中病人的外围无任何防护措施,当运输不稳颠簸时,会有安全隐患。
[0004]因此,亟需一种用于运送病人的更加安全,舒适,方便的保暖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保暖性,安全性,舒适性的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包括垫被,覆盖于垫被上端面的盖被,以及设于垫被上的防护机构;
[0007]所述垫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垫被的尾部和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魔术贴,所述垫被长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向内延伸的裂口,在垫被的底部设有若干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把手;
[0008]所述盖被为与垫被大小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盖被的被脚和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魔术贴,所述盖被的被头处设有向内的弧形内凹;
[0009]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于垫被底部的气囊收纳槽,设于气囊收纳槽内部的收缩气囊,设于气囊收纳槽开口处的拉链,所述气囊充气后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合空间,所述气囊的侧面设有位置与裂口相对应的孔洞。
[0010]进一步的,述气囊的侧面设有若干透明口袋。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气囊上设有气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垫被和盖被上的魔术贴相互配合使垫被和盖被固定为一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垫被和盖被的内部均设有保暖填充物。
[0014]进一步的,所述垫被的头部处设有枕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垫被和盖被上均设有用于更换内部的保暖填充物的开口。
[0016]本技术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的有益效果是:盖被上的弧形内凹与颈部相互贴合,使病人的肩部更保暖,盖被与垫被通过魔术贴紧密结合不漏风,进而全身保暖;垫被裂口的设置有利于输液管道和引流管及尿管的引出、固定、局部观察;枕头与垫被牢固固定
不移位、不掉落,增加病人舒适度;底层固定带和拉手的设置,方便病人转运,在平车上运输的过程中,拉手还可作为挂钩,用于悬挂导管上连接的液体存放包;垫被和盖被留有开口,方便更换清洗。防护机构可根据需要用于气囊的收放,充气后,气囊形成隔离屏障,增加病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17]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具备保暖性的同时,还兼具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收纳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充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气囊收纳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盖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垫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垫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
[0025]魔术贴子条1,第一裂口2,第二裂口3,导液管4,固定带5,把手6,存液袋7,枕头8,气囊收纳槽9,气囊10,拉链11,孔洞12,口袋13,气嘴14,魔术贴母条15,弧形内凹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包括垫被,覆盖于垫被上端面的盖被,以及设于垫被上的防护机构;
[0029]所述垫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垫被的尾部和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魔术贴子条1,所述垫被长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向内延伸的裂口,其中包括距离头部75cm处裁剪第一裂口2和距离头部110cm处裁剪第二裂口3,裂口深度均为15cm,可用于将病人的输液管和导液管4从裂口处伸至被外,增加保暖被的保暖性。在垫被的底部设有若干帆布条制成的4条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两端设有把手6,移动病人时,可通过把手6将病人提起,无需移动病人的情况下可用于悬挂与导液管连接的存液袋7;所述垫被头部中间缝制尼龙粘扣母条,用于黏贴枕头8,防止枕头8移位;枕头8尺寸:55cm*25cm,底面留有开口,方便枕芯填充,并在枕头8底面中间缝制尼龙粘扣子条。垫被尺寸90cm*200cm,距离四角15cm处缝有粘扣,搭配黏贴一次性无纺布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0030]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于垫被底部的气囊收纳槽9,设于气囊收纳槽9内部的气囊10,设于气囊收纳槽9开口处的拉链11,所述气囊10充气后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合空间,所述气囊10的侧面设有位置与裂口相对应的孔洞12。孔洞12与裂口配合使用,用于将输液管和导液管4导出,所述气囊10的侧面设有若干透明口袋13,用于放置存液袋7,所述气囊10上设有气嘴14,可通过气泵进行充气排气。
[0031]所述盖被为与垫被大小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盖被的被脚和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魔术贴母条15,所述盖被的前端中间位置设有与人体脸部位置对应的的弧形内凹
16,增加保暖被的保暖性;盖被尺寸90cm*170cm,盖被的下端面四角缝有粘扣,搭配黏贴一次性无纺布,避免交叉感染。
[0032]所述垫被和盖被上的魔术贴相互配合使垫被和盖被固定为一体。所述垫被和盖被的内部均设有保暖填充物。所述垫被和盖被上均设有用于更换内部的保暖填充物的开口,方便棉花胎填充。
[0033]使用方法:
[0034]病人平躺于垫被上后,将输液管或导液管4置于裂口处,并将存液袋7悬挂于把手6上,然后将盖被的魔术贴向上盖于病人身上,并将弧形内凹16朝向病人头部,将垫被周围的魔术贴向上折起,与盖被的魔术贴粘合,使病人完全包裹于垫被和盖被中间;
[0035]对病人进行移动时,将气囊收纳槽9内的气囊10拿出,并将存液袋7从孔洞12穿过,对气囊10进行充气后,如图2所示,形成气囊保护墙,对病人进行保护,将存液袋7置于透明口袋13,通过把手6对病人进行移动。
[0036]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保暖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被,覆盖于垫被上端面的盖被,以及设于垫被上的防护机构;所述垫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垫被的尾部和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魔术贴,所述垫被长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向内延伸的裂口,在垫被的底部设有若干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把手;所述盖被为与垫被大小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盖被的被脚和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魔术贴,所述盖被的被头处设有向内的弧形内凹;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于垫被底部的气囊收纳槽,设于气囊收纳槽内部的气囊,设于气囊收纳槽开口处的拉链,所述气囊充气后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围合空间,所述气囊的侧面设有位置与裂口相对应的孔洞。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