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36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至少一圆形钢筒单元,每一圆形钢筒单元由若干周向布置的扇形钢筒体模块围合拼装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对地下空间环境污染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基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给排水、煤气、电力、信息等管线工程中,在遇到河流、铁路、高等级道路、房屋等障碍物时,常常会采用顶管工艺穿越障碍物。顶管工艺的关键工序是顶管两端的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常规顶管工作井平面内尺寸一般为φ10m,传统工艺中顶管井施工常采用基坑围护或钢筋混凝土沉井法。基坑围护施工常采用钢板桩支护、型钢水泥土搅拌桩(SMW工法)支护、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等板式支护结构,板式支护结构内还需要设置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支撑结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期长。此外,板式支护结构的围护桩在顶管井的井底以下需有一定的插入深度,造成材料浪费。另外,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留在地下对地下空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再者,钢筋混凝土沉井需现场制作,分节浇筑,分段下沉,施工周期长,钢筋混凝土沉井留在地下对地下空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0003]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圆形钢筒单元,每一圆形钢筒单元由若干周向布置的扇形钢筒体模块围合拼装而成,若干扇形钢筒体模块分别在工厂预制成型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再围合拼装成所述圆形钢筒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钢筒单元为若干个并通过层叠方式形成所述基坑支护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钢筒体模块为四个。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吉蒋静程冬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