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植物提取液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32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植物提取液萃取装置,包括有外壳体和升降板;外壳体:下侧穿过有下出管,所述下出管的下端内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外壳体的左侧穿过有进剂管,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下侧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侧板,所述外壳体的上侧内矩形阵列排布有上吸孔,所述外壳体的上侧直线阵列排布有分流出管。本应用于植物提取液萃取装置,可使提取液和萃取剂反应,并在萃取后可从两个方向将油相和水相进行分离,避免在分离时相互污染,并且可利用细管均匀且同步的向上吸取油相或水相,且可观察吸取的水相或油相的分离处,进而方便实时控制油相和水相的定量分离,减小损耗。减小损耗。减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植物提取液萃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提取液萃取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植物提取液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具备功能性或活性的植物提取产品备受青睐,目前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已超过药品市场增长速度,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在制备植物提取物过程中需要预先将植物粉碎并制得提取液,但是植物提取液并不能直接被使用,有的植物提取液中甚至含有有毒物质,在经过各种检测后就需要将植物提取液提纯后才能被使用,因此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对植物提取液进行萃取;但是现有的萃取装置出液通常采用分步出液,即先将萃取装置中的水相(或油相)排出,再排出萃取装置中的油相(或水相),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控制阀门使水相或油相完全分离,导致部分植物提取液和有机溶剂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植物提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植物提取液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3)和升降板(10);外壳体(3):下侧穿过有下出管(5),所述下出管(5)的下端内安装有第一控制阀(4),所述外壳体(3)的左侧穿过有进剂管(1),所述外壳体(3)的前后侧均固定有侧板(8),所述侧板(8)的下侧固定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穿过侧板(8),所述外壳体(3)的上侧内矩形阵列排布有上吸孔(20),所述外壳体(3)的上侧直线阵列排布有分流出管(12),所述分流出管(12)为透明玻璃管,所述分流出管(12)位于上吸孔(20)的正上方,所述分流出管(12)的上端套接有上框(16),所述上框(16)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3),所述第二控制阀(13)的进液端穿过上框(16)的前侧;升降板(10):上下活动穿过外壳体(3)的上端,其下侧前后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其中心矩形阵列排布有下吸孔(19),其上侧矩形阵列排布有弹性软管(11),所述弹性软管(11)位于上吸孔(20)和下吸孔(19)之间,所述弹性软管(11)的上端固定在外壳体(3)的内部上侧,所述升降板(10)的下侧矩形阵列排布有分流吸管(9),所述分流吸管(9)与下吸孔(19)上下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华李宗优
申请(专利权)人:施莱新研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