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31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涉及端子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基座,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且主体底部外部的中部安装有压头,所述压头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导装置的设置,使用者可预先把所需进行检测的端子等距放置于传送带的外部表面,通过对端子检测件的传送可利用传送带外部的视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处理,通过视觉检测装置可对端子检测件进行初次的检测处理,可在检测结束之后利用引导装置的设置把端子检测进行引导,同时利用滚轴和轴体的相互作用能够在传送带的工作过程中贴合在传送带的外部表面,可有效对传送带外部表面的端子检测件进行接纳引导。纳引导。纳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检测
,具体为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在对端子的生产加工结束之后需对其进行检测,为后续的使用外销提供质量保证。
[0003]市场上的端子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便进行输送检测,且检测性能较为单一,导致使用者不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端子的信息,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使用者给检测结束之后的端子进行收集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端子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便进行输送检测,且检测性能较为单一,导致使用者不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端子的信息,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使用者给检测结束之后的端子进行收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包括主体和基座,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且主体底部外部的中部安装有压头,所述压头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整装置,且调整装置的底部安装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内部的左端穿设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外部安装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基座位于收集装置底部的外部,所述放置平台外部的右端安装有引导装置,且引导装置外部的右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部安装有齿条,且齿条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所述传送带外部的中部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且视觉检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基座靠近润滑装置的一端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放置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内槽,所述压头后端的外部安装有衔接推板。
[0006]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气杆、固定螺丝、第二液压气杆和推板,且调整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气杆,所述第一液压气杆外部的一端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有第二液压气杆,且第二液压气杆的底部设置有推板。
[0007]优选的,所述推板与第二液压气杆为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气杆通过调整装置和第一液压气杆构成升降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滚轴和轴体,且引导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外部安装有滚轴,且滚轴与轴体为活动连接,并且轴体外部的两端与引导装置的内部为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内框和斜板,且收集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内部安装有斜板,且斜板与内框为紧密贴合,并且内框的外部与收集装置为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润滑装置包括紧固盖、收集腔、滤板、连接管、转接管、润滑棉和收集底板,且润滑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底板,所述收集底板外部的上端安装有转接管,且转接管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润滑棉,所述转接管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滤板,所述收集腔的上端设置有紧固盖。
[0011]优选的,所述紧固盖与收集腔为螺纹连接,且收集腔的内部与滤板为紧密贴合,并且滤板与连接管为连通,而且连接管与转接管为固定连接,同时转接管外部的一端与润滑棉为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侧板和连接轴,且防护装置内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侧板。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侧板的底部与基座为紧密贴合,且固定侧板内部的中部与连接轴为活动连接,并且连接轴设置有两个。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调整装置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从引导装置引导下来的端子检测件,可再次利用第一液压气杆、固定螺丝、第二液压气杆和推板的相互作用能够对端子检测件进行位置的纠正处理,便于后续利用主体底部的压头向下移动对放置于内槽内部的端子检测件进行压迫处理,预先设定合理的下压幅度,当再次幅度内部端子检测件出现压迫损伤时则不合格,可利用衔接推板后端的电动推杆把衔接推板推出,方便对不合格的端子检测件进行收集,合格的端子检测件可利用第一液压气杆、固定螺丝、第二液压气杆和衔接推板继续向下一步推进,方便使用者对检测之后的端子检测件进行收集。
[0016]2、本技术通过引导装置的设置,使用者可预先把所需进行检测的端子等距放置于传送带的外部表面,通过对端子检测件的传送可利用传送带外部的视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处理,通过视觉检测装置可对端子检测件进行初次的检测处理,可在检测结束之后利用引导装置的设置把端子检测进行引导,同时利用滚轴和轴体的相互作用能够在传送带的工作过程中贴合在传送带的外部表面,可有效对传送带外部表面的端子检测件进行接纳引导。
[0017]3、本技术通过收集装置的设置,能够在对端子检测件检测结束之后通过整个调整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把端子检测件推动至辅助板的外部表面,辅助板可利用活动轴设计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旋转辅助板可贴合在收集装置的外部表面,有利于端子检测件的下滑处理,可再次利用倾斜有一定角度的斜板的设计对物品进行引导,方便使用者,可在收集的一定的数量之后,可向外部拉动收集装置内部的内框对检测之后的端子检测件进行统一的收取。
[0018]4、本技术通过润滑装置的设置,可在利用传送带的对端子检测件进行传送时,齿轮和齿条之间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较大,影响齿轮和齿条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利用收集腔内部预装的润滑液的设置利用带有一定网孔的滤板沿着连接管和转接管渗入至润滑棉的内部,从而能够在齿轮和齿条之间相互转动时利用润滑棉对齿条进行润滑处理,有利于齿条在与齿轮进行运作时两者之间的相互润滑处理,减少上述两者长时间使用时产生锈蚀负载力较大的问题。
[0019]5、本技术通过防护装置的设置,能够在不需使用传送带时,使用者可手动拉
动收卷在连接轴外部的材质为橡胶的防护装置包裹在视觉检测装置的外部,且防护装置关于视觉检测装置的中线设置有两组,能够在不需使用传送带时拉动两个防护装置,对两个防护装置之间进行线束固定处理,可对传送带以及视觉检测装置从外部起到良好的遮挡防护效果,减少外部一些不可控原因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的引导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的润滑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的调整装置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包括主体(1)和基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且主体(1)底部外部的中部安装有压头(4),所述压头(4)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整装置(3),且调整装置(3)的底部安装有放置平台(6),所述放置平台(6)内部的左端穿设有活动轴(9),且活动轴(9)的外部安装有辅助板(7),所述辅助板(7)的下端设置有收集装置(8),所述基座(13)位于收集装置(8)底部的外部,所述放置平台(6)外部的右端安装有引导装置(5),且引导装置(5)外部的右端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的内部安装有齿条(16),且齿条(16)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15),所述传送带(11)外部的中部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10),且视觉检测装置(10)的底部设置有润滑装置(12),所述基座(13)靠近润滑装置(12)的一端安装有防护装置(14),所述放置平台(6)的内部设置有内槽(17),所述压头(4)后端的外部安装有衔接推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3)包括第一液压气杆(301)、固定螺丝(302)、第二液压气杆(303)和推板(304),且调整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气杆(301),所述第一液压气杆(301)外部的一端通过固定螺丝(302)连接有第二液压气杆(303),且第二液压气杆(303)的底部设置有推板(3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04)与第二液压气杆(303)为固定连接,且第二液压气杆(303)通过调整装置(3)和第一液压气杆(301)构成升降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生产用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端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5)包括滚轴(501)和轴体(502),且引导装置(5)的内部设置有轴体(502),所述轴体(502)的外部安装有滚轴(501),且滚轴(501)与轴体(502)为活动连接,并且轴体(502)外部的两端与引导装置(5)的内部为固定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阳吴康康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