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29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其包括剪力墙主体、连接于相邻剪力墙主体之间的组合式连梁以及施工于所述组合式连梁上的组合式连梁楼板;所述组合式连梁包括刚性连接于所述剪力墙主体的连梁刚性段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梁刚性段的连梁可更换段;所述组合式连梁楼板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梁可更换段上的可更换楼板以及施工于所述剪力墙主体周围的可修复楼板,所述可修复楼板与可更换楼板之间留有缝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震后修复便捷,非常适合在地震区域适用,实现了连梁和楼板震后可修可换,可以减轻地震对于建筑的损害,同时缩短建筑物修复时间。复时间。复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肢剪力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结构是指承担竖向荷载的同时沿其平面方向抵抗水平荷载的墙或筒壁,是我国应用广泛的一种抗震体系。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及壁式框架中的洞口连梁是剪力墙结构的薄弱部位,并且其刚度、强度和变形能力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都有很大影响。
[0003]从结构安全的角度看,由于墙肢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是结构的主要构件,它的破坏通常会使上部结构失去支撑而倒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这种破坏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结构修复的角度看,由于墙体承受上部结构自重产生的巨大压力,它的破坏通常难以修复或者修复成本巨大,这样即使结构没有破坏,也会给修复工作带来困难或者增加修复费用。从结构抗震耗能的角度看,由于剪力墙是建筑承重与抗侧力的主要构件,其屈服甚至破坏将严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与之相比,连梁承受的竖向荷载不大,连梁屈服甚至破坏不会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连梁可以修复甚至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实现了连梁和楼板震后可修可换,可以减轻地震对于建筑的损害,同时缩短建筑物修复时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其包括剪力墙主体、连接于相邻剪力墙主体之间的组合式连梁以及施工于所述组合式连梁上的组合式连梁楼板;所述组合式连梁包括刚性连接于所述剪力墙主体的连梁刚性段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梁刚性段的连梁可更换段;所述组合式连梁楼板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梁可更换段上的可更换楼板以及施工于所述剪力墙主体周围的可修复楼板,所述可修复楼板与可更换楼板之间留有缝隙。
[0007]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剪力墙主体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所述连梁刚性段固定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内的钢管。
[0008]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可修复楼板采用现浇ECC混凝土楼板。
[0009]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相邻两所述剪力墙主体之间的所述可修复楼板施工至边沿与所述连梁刚性段的边沿齐平。
[0010]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可修复楼板的外围施工有普通楼板。
[0011]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梁可更换段为工字钢,且两侧翼板的顶标高高于中间腹板的顶标高,形成供安装所述可更换楼板的安装空间;所述腹板的
顶部设置有供连接所述可更换楼板的连接板。
[0012]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于所述可更换楼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可更换楼板上对应开设供所述对拉螺栓穿设的孔洞。
[0013]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梁刚性段为T型钢,侧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工字钢的翼板,中板与所述工字钢的腹板处于同一竖直面且固定于所述剪力墙主体。
[0014]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T型钢的腹板与侧板之间连接有加劲板。
[0015]所述联肢剪力墙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梁刚性段的顶部设置有栓钉。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专利技术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可更换楼板和可修复楼板之间存在缝隙,因此可拆卸楼板仅随着连梁可更换段发生变形并破坏。同时缝隙的存在释放了对于可修复ECC楼板的约束,降低了连梁上部ECC楼板的变形。由于ECC(ECC,Engineering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延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超强变形能力,在层间位移角2%的范围之内,ECC混凝土楼板都不会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震后可以修复。而再远处的普通楼板,由于变形较小,不会发生破坏。因此,在震后只需要更换可拆卸楼板并喷射ECC混凝土对于ECC楼板进行修复,即可完成的楼板的修复。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0020]图2为图1中1

1处截面图。
[0021]图3为图1中2

3处截面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联肢剪力墙结构的钢结构部分的平面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联肢剪力墙结构的钢结构部分的立面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首先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该联肢剪力墙结构主要由剪力墙主体1、连梁和楼板组成。其中,剪力墙主体1可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由并排连接的多根竖向钢管、填充于钢管内外的混凝土构成,钢管外还可以设置箍筋等钢筋加强结构。
[0027]连梁采用组合式连梁,由连梁刚性段21和连梁可更换段22两部分构成。连梁刚性段21的一侧与对应侧的剪力墙主体1连接固定,当剪力墙主体1为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时,该连梁刚性段21的一侧与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内的钢管(最外侧那根钢管)固定。该连梁刚性段21可采用T型钢,包括一侧板以及沿侧板中垂线设置的一中板,该侧板用于连接连梁可更换段22,该中板的远离侧板的一侧与钢管焊接固定。
[0028]连梁刚性段21的刚性较大,连梁可更换段22的刚度较小,连梁可更换段22通过螺栓222可拆卸连接于两侧的两根连梁刚性段21之间,因此在地震过程中,连梁可更换段22会先于连梁刚性段21屈服,震后可以通过螺栓222连接进行拆除和更换。该连梁可更换段22可采用工字钢,包括两侧翼板及沿两侧翼板的中垂线设置的中间腹板,两侧翼板分别通过螺栓222与两侧T型钢的侧板连接,翼板和侧板上对应开设供螺栓222穿设的孔洞,螺栓222上配合有螺母。T型钢的中板与工字钢的腹板处于同一竖直面。在连接时,螺栓222依次穿过侧板和翼板,并且在穿出翼板后用螺母拧紧固定,如此设计,可以便于事后在连梁可更换段22一侧拧开螺母,从连梁刚性段21上取下连梁可更换段22,进行更换。
[0029]进一步地,连梁可更换段22的两侧翼板的顶标高高于其中间腹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主体、连接于相邻剪力墙主体之间的组合式连梁以及施工于所述组合式连梁上的组合式连梁楼板;所述组合式连梁包括刚性连接于所述剪力墙主体的连梁刚性段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梁刚性段的连梁可更换段;所述组合式连梁楼板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梁可更换段上的可更换楼板以及施工于所述剪力墙主体周围的可修复楼板,所述可修复楼板与可更换楼板之间留有缝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主体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所述连梁刚性段固定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内的钢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修复楼板采用现浇ECC混凝土楼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剪力墙主体之间的所述可修复楼板施工至边沿与所述连梁刚性段的边沿齐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梁楼板震后可修可换的联肢剪力墙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越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