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气资源是指蕴藏在地壳中的石油与天然气。油气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在油气管道的输送油气过程中频繁更换不同口径的油嘴管,以便于达到改变输送速率的目的。
[0003]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370526U中公开了一种石油天然气井口装置用动力油嘴,该装置的连接部件采用螺纹连接,连接部件与台阶经过机械力进行压合,提高了油嘴的密封性能,其结构牢固,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抖动产生的脱落。但是这种在提高其结构牢固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便于拆卸,当需要更换其他口径的油嘴时,需要采用人工或半机械方式件油嘴与管道连接处的螺钉进行拆卸后,再进行组装。
[0004]但是对于需要经受大量排砂冲蚀的试油/气过程时,其更换油嘴频繁较多,长时间的更换会导致有助于与管道的连接处密封性受损,影响整个管道的传输性能,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包括管道(1)、油嘴组件(2)、排砂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油嘴组件(2)构成两组连通通路分别为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排砂通道(3)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油嘴组件(2)包括油嘴杆(21)、油嘴(22)、外罩壳本体(23),所述油嘴杆(21)所在的中心轴线垂直面上开设有两端部贯穿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为多组设置并沿油嘴杆(21)的中心轴线方向阵列分布,并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安装有不同口径的油嘴(22);所述外罩壳本体(23)所在的中部贯穿有相互垂直的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32),所述油嘴杆(21)贯穿第二通孔(231)并沿所述第二通孔(231)的轴线方向运动,并使所述油嘴杆(21)上第一通孔(211)的油嘴(22)与第三通孔(232)的中心轴线重合,同时所述第三通孔(232)与所述管道(1)相互连通,使油气从管道(1)的一端部进入后通过第三通孔(232)所在的油嘴(22),并从另一端部流出实现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杆(21)的第一通孔(211)贯穿在油嘴杆(21)所在的两端部口径呈阶梯状依次分布,使所述油嘴(21)所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内径相互套接并适配,同时使通过所述管道(1)的流体流通方向从油嘴(21)所在的第一通孔(211)的大口径方向流向小口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杆(21)与外罩壳本体(23)所在的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普投能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