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28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种图像显示装置中,用一种交替方法获得灰度高的图像,该交替方法可处理具有高频带区的视频信号。以一输入信号为基础,一信号处理电路将一对相互之间为反转关系的模拟视频信号(一个信号反转频率为一帧)输出给一信号线驱动电路,该信号线驱动电路将所输入的一对视频信号中的一个加到一条奇数信号线上,而将该对视频信号中的另一个加到一条偶数信号线上,以便执行源线反转驱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装置采用例如液晶这样的显示介质并具有内置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板的交替驱动方法。图7是一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框图。液晶板1包括多条扫描线2,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平行延伸;多条信号线3,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平行延伸,与扫描线相交成直角;TFT(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扫描线与信号线相交部分的附近;和像素电极,它们与TFT相连接。每条扫描线2的一端接至每个TFT的栅极,其另一端接至一栅驱动电路4(扫描线驱动电路)。每条信号线3的一端接至每个TFT的源极,其另一端接至一源驱动电路5(信号线驱动电路)。把来自信号处理电路6的视频信号和来自控制电路7的起始脉冲信号、时钟信号、行同步信号等输入源驱动电路5。信号处理电路6包括模/数(A/D)转换电路14、校正电路8、数/模(D/A)转换电路9、反转处理电路10等等。控制电路7是这样一个电路,它以视频信号为基础,产生栅驱动电路4、源驱动电路5、信号处理电路6等所必须的脉冲(起始脉冲、时钟脉冲、同步信号、极性反转信号等等),并输出这些脉冲。以下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首先,当把一输入同步信号作为基准时,控制电路7重复这样一个操作(频率分割),即,借助作为基本振荡而从相同步振荡器输出的振荡时钟信号(OSC),对预定时钟计数值(频率分割比)进行计数。控制电路7在频率分割时对时钟计数,形成屏水平方向上的起始脉冲23(SPD)、屏垂直方向上的起始脉冲24(SPS)、屏水平方向上的时钟脉冲25(CLD)、屏垂直方向上的时钟脉冲26(CLS)和极性反转信号22(FRP)。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形成行同步信号(HYS)和帧同步信号(VSY)。这样,在例如将字符显示于屏上时,将HSY与VSY用作水平方向上与垂直方向上的基准。输入视频信号20包括用纵向方向(垂直方向)上线数所分割的一屏(帧)图像信号之类的信号,而数目等于纵向方向上线数的信号是连续的。将一个像素单元中的数据,即红(R)、绿(G)、蓝(B)的各个数据做成一组,并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将它们传输到输入视频信号线上。对应于输入视频信号20,在象素区11内,沿板的横向方向(水平方向)按顺序重复设置与红、绿和蓝三色相对应的象素R、G和B,建立一个象素行,而沿纵向方向(垂直方向)建立一个象素列。例如,若象素区11由水平方向上的640个象素和垂直方向上的400个象素组成,则一屏的视频信号包括一些信号,它们使水平方向上的线连续达垂直方向上的所有线数(400列),水平方向上的每条线都包括水平方向上640个象素的信息信号。一般地,输入视频信号是与CRT相对应的信号,而并不是适于液晶板显示装置的信号,所以需要进行各种信号处理过程。在信号处理电路6中,对来自外部设备的输入视频信号进行考虑到液晶特性的γ校正处理、模/数信号(A/D)转换处理、数/模信号(D/A)转换处理、用来改善液晶可靠性的交替处理等。在该信号处理电路6中,为了获得极佳的显示效果,对来自外部的输入视频信号进行各种校正。对于这些校正来说,首先通过模/数信号(A/D)转换电路14将模拟RGB信号转换为数字RGB信号。对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视频信号进行考虑到液晶特性的γ校正处理等等,实现校正。通过数/模信号(D/A)转换电路9将校正的视频信号再次转换为模拟RGB信号。接着,通过反转处理电路10,使视频信号受到交替处理等,以改善液晶的可靠性。把极性反转信号22(FRP)从控制电路7输入到反转处理电路10,该信号作为确定用来执行驱动液晶板所需极性反转时间的信号。反转处理电路10是用来根据极性反转信号22(FRP)来反转视频信号的电路。这样,信号处理电路6将输入视频信号20处理为适于液晶板显示的模拟视频信号27。将该(受到γ校正、交替处理等的)视频信号输入液晶板1。然后,把视频信号27、控制电路7中所产生的SPD 23和CLD 25输入设置在液晶板1中的源驱动电路5。SPD 23是在显示开始时调节一个行周期内时间的信号。CLD 25是与水平方向上各个象素相对应的信号,根据该信号,源驱动电路对来自信号处理电路的视频信号进行采样,把与各个象素相对应的电压(视频信号)输出至信号线3。图9是该源驱动电路的时序图。把控制电路7中所产生的SPS 24和CLS 26输入栅驱动电路4。SPS 24是在显示开始时调节一个帧周期内时间的信号。CLS 26是与垂直方向上各个象素相对应的信号,如下设计该信号,即,根据该信号,每个行周期期间都从屏的上部进行扫描,屏得以显示。以下将参照图8A和8B详细描述对显示屏的设计。首先,根据来自移位寄存器的信号,相对于信号线(1),只对视频信号27横向方向(水平方向)线的一部分(象素A1)进行选择和采样,将其电压加到整个信号线(1)上。将一(使设置在相交部分附近的TFT导通的)信号电压仅施加到一条扫描线A上。那么,只有设置在信号线(1)与扫描线A相交部分附近的TFT导通,使信号线(1)的电压施加到象素A1上。这样,就将部分图像信息写入象素A1。接着,当用辅助电容或类似元件保持象素A1已被写的状态时,在下一情况下,只对视频信号横向方向(水平方向)线上的一部分(象素A2)进行选择和采样,将其电压加到信号线(1)相邻的信号线(2)上。这样,将部分图像信息也类似于象素A1地写入象素A2。按顺序重复该过程,以便将部分图像信息依次写入横向方向上的第一象素行(A行)中。在此期间,把使设置于相交部分附近的TFT导通的信号施加到扫描线A上。在写入横向方向上所有第一象素行A的工作结束之后,接着将一(使设置在相交部分附近的TFT导通的)信号电压仅施加到扫描线B上。在信号线(1)中,仅对视频信号的一部分(象素B1)采样,保持其电压。与以上类似,仅对与横向方向上第二行相对应的象素行(B行)依次进行写入。重复这样的操作n次,n为象素行数(n行),以便显示一屏。通常,在采用TFT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防止液晶材料变质、消除显示模糊并保持显示品质,把其极性每一帧或预定周期都反转的电压(交替)施加到各个象素上。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图10和图11描述传统典型的液晶显示板中交替驱动法中的一种。这里,为简单起见,示出一例,其中把6行×6列的显示象素模型屏(图11A)用作显示区的一部分。首先,通过控制电路产生用来反转输入视频信号20极性的极性反转信号22(FRP)。该极性反转信号22的波形示于图10中。以该极性反转信号(FRP)为基准,使视频信号的极性反转。该视频信号有一信号波形,在该波形中,每个象素期间极性从正反转到负或从负反转到正。这样,得到如图11B所示的板显示。把具有相同极性(正或负)的视频信号施加到A1,B1,C1,…,A3,B3,C3,…以及A5,B5,C5,…所代表的象素电极上。类似地,把具有相同极性(负或正)的视频信号施加到A2,B2,C2,…,A4,B4,C4,…以及A6,B6,C6,…所代表的象素电极上,不过极性与象素电极A1相反。也就是说,把横向(水平)方向上相邻电极之间具有相反极性的视频信号施加到各个象素上。另外,如图11C所示,在下一屏(帧)中,把与前一屏(帧)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施加到各个象素上。通过重复该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板,它包括每个像素电极的开关元件; 扫描线驱动电路,用来驱动液晶板的扫描线; 信号线驱动电路,用来驱动液晶板的信号线; 控制电路,用来控制驱动液晶板;和 信号处理电路,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信号处理电路将一对相互之间为反转关系的视频信号输出给信号线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木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