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12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包括圆周排列的多个支架和多个第一弧形杆,支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抱箍片和下抱箍片、设置在上、下抱箍片之间的竖杆、向外延伸地设置在竖杆下端的第一横杆、设置在上抱箍片上端且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可拆卸地设置在竖杆上端和第一横杆末端的第一拉杆,延伸部横截面呈梯形,第一弧形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相邻两支架的两第一横杆端部,多个支架的上抱箍片和下抱箍片圆周排列后形成抱住电线杆的抱箍,多个支架的第一弧形杆圆周排列后形成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延伸部及时将抱箍所受的力延伸出去,避免电线杆被齐平折断,且底端稳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除安全隐患。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电线杆设置在野外或者具有软糯沙土地质的地区,在风雨冲刷或者自然灾害的作用下,电线杆的地基很容易发生松动不稳的情况,导致经常发生电线杆倾斜甚至倒杆。特别是新架线路,往往在电线杆基坑回填并初步夯实后就要登杆工作,此时电线杆的固定并不牢固,极易发生倒杆伤人事件,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而且倾斜的电线杆也会给电力线路的日后运行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倾斜的电线杆倒塌,将导致大面积停电,严重威胁正常的供电秩序。现有电线杆支撑装置,上端通过抱箍抱紧电线杆,但对于沿海地区或者其他风大的区域,抱箍承受的风力无法及时扩散,导致出现电线杆沿抱箍上端被齐平折断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的支撑装置通常较重,底端不够稳固,且在坚固度和耐腐蚀度上均需要再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能够通过延伸部及时将抱箍所受的力延伸出去,避免电线杆被齐平折断,且底端稳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包括圆周排列的多个支架、多个第一弧形杆、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和钢条抱箍,支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抱箍片和下抱箍片、设置在上、下抱箍片之间的竖杆、向外延伸地设置在竖杆下端的第一横杆、设置在上抱箍片上端且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可拆卸地设置在竖杆上端、第一横杆末端的第一拉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拉杆与竖杆之间的两第一斜杆和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拉杆与第一横杆之间的第二斜杆,延伸部横截面呈梯形,第一弧形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相邻两支架的两第一横杆端部,上、下抱箍片以及延伸部均设置有供钢条抱箍穿过的矩形通孔,多个支架的上抱箍片和下抱箍片圆周排列后形成抱住电线杆的抱箍,多个支架的第一弧形杆圆周排列后形成圆形,第一橡胶垫设置在上抱箍片及其延伸部与电线杆之间,第二橡胶垫设置在下抱箍片与电线杆之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和第一弧形杆均由碳钢或者钛钢制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下抱箍片边缘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圆形通孔和矩形通孔,相邻两支架对应的上、下抱箍片通过穿过两圆形通孔的第一螺栓和对应的第一螺母锁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边缘上段设置有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矩形通孔,钢条抱箍依次穿过第二连接耳上的矩形通孔后拧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横杆底端的第一矩形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杆与第一横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横杆上靠近竖杆的部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横截面为“凹”字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多个第二横杆、多个第二弧形杆、多个第二拉杆、多个第一斜杆、多个第二斜杆和多个第二矩形板,各第二横杆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让位孔,多个第二横杆可通过穿过第一让位孔的螺栓使支架的第一横杆延伸,多个第二弧形杆、多个第二拉杆、多个第一斜杆、多个第二斜杆和多个第二矩形板的尺寸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二横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侧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让位孔,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二让位孔匹配的第三让位孔,第一、第二连接部通过穿过第二、第三让位孔的第二螺栓和对应的第二螺母锁紧。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上抱箍片上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横截面呈梯形,相邻两支架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比上抱箍片之间的距离宽,因此能够有效将上抱箍片承受的力延伸出去,从而避免电线杆沿上抱箍片上端被齐平折断;第一弧形杆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支架的两第二横杆端部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弧形杆圆周排列后形成圆形,从而使底端更为稳固,进而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在锁紧上抱箍片之前,先用钢条抱箍依次穿过各上抱箍片的矩形通孔后拧紧,使上抱箍片先固定在电线杆上,再进行锁紧操作,锁紧下抱箍片也采用相同操作,对于延伸部,则将钢条抱箍依次穿过各延伸部并拧紧,从而使延伸部也抱紧在电线杆上,因钢条抱箍相对螺栓螺母更易拧紧,故而能够更快速地进行支架的安装,且无需多人协作,在操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更具有优势。
[0016]2、本技术的支架和第一弧形杆均由碳钢或者钛钢制成,具有重量轻、更为坚固和更为耐腐蚀的优点。
[0017]3、相邻两支架的延伸部通过穿过两矩形通孔的钢条拧紧,无需螺栓螺母,操作简单快捷。
[0018]4、第一矩形板的设置能够使底端更为稳固。
[0019]5、本技术还设置有多个备用的第二横杆、第二弧形杆、第二拉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和第二矩形板,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使用,通用性强。
[0020]6、橡胶垫的设置能够使支架更为牢固地固定在电线杆上,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设置能够增加拉力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电线杆;21、上抱箍片;22、下抱箍片;23、竖杆;24、第一横杆;241、第一连接部;25、延伸部;26、第一拉杆;27、第一连接耳;272、第一螺栓;273、第一螺母;28、第二连接耳;281、矩形通孔;29、第一矩形板;210、第一斜杆;211、第二斜杆;3、第一弧形杆;31、第二连接部;32、第二螺栓;33、第二螺母;4、第一橡胶垫;5、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包括圆周排列的三个支架、三个第一弧形杆3、第一橡胶垫4、第二橡胶垫5和三个钢条抱箍,支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抱箍片21和下抱箍片22、设置在上抱箍片21、下抱箍片22之间的竖杆 23、向外延伸地设置在竖杆23下端的第一横杆24、设置在上抱箍片21上端且向上延伸的延伸部25、可拆卸地设置在竖杆23上端、第一横杆24末端的第一拉杆26、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拉杆26与竖杆23之间的两第一斜杆21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拉杆26下部与第一横杆24之间的第二斜杆211和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横杆24底端的第一矩形板29,延伸部25横截面呈梯形,上抱箍片21 和下抱箍片22以及延伸部25均设置有供钢条抱箍穿过的矩形通孔281,第一弧形杆3可拆卸地设置在相邻两支架的两第一横杆24端部,三个支架的上抱箍片 21和下抱箍片22圆周排列后形成抱住电线杆1的抱箍,三个支架的第一弧形杆3圆周排列后形成圆形,钢条抱箍穿过各延伸部25的矩形通孔281以使其抱紧电线杆1,第一橡胶垫4设置在上抱箍片21及其延伸部25与电线杆1之间,第二橡胶垫5设置在下抱箍片22与电线杆1之间,第二斜杆211与第一横杆24 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横杆24上靠近竖杆23的部位,如此能够更好地增加拉力与稳定性。
[0025]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周排列的多个支架、多个第一弧形杆、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和钢条抱箍,支架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抱箍片和下抱箍片、设置在上、下抱箍片之间的竖杆、向外延伸地设置在竖杆下端的第一横杆、设置在上抱箍片上端且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和可拆卸地设置在竖杆上端、第一横杆末端的第一拉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拉杆与竖杆之间的两第一斜杆和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拉杆与第一横杆之间的第二斜杆,延伸部横截面呈梯形,第一弧形杆可拆卸地设置在相邻两支架的两第一横杆端部,上、下抱箍片以及延伸部均设置有供钢条抱箍穿过的矩形通孔,多个支架的上抱箍片和下抱箍片圆周排列后形成抱住电线杆的抱箍,多个支架的第一弧形杆圆周排列后形成圆形,第一橡胶垫设置在上抱箍片及其延伸部与电线杆之间,第二橡胶垫设置在下抱箍片与电线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第一弧形杆均由碳钢或者钛钢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抱箍片边缘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圆形通孔和矩形通孔,相邻两支架对应的上、下抱箍片通过穿过两圆形通孔的第一螺栓和对应的第一螺母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防止电线杆歪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边缘上段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清谢宗彬李添富黄泽泓林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丰泽华盛电子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