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出版社专利>正文

丝绸邮品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804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丝绸为载体的丝绸邮品及其制作方法。它由纸质层、胶粘层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组成,其制作方法是先通过裱装机将丝绸层用胶粘剂裱贴在纸质层上,再通过印刷机在丝绸层的面上印刷确定的邮品图案。最后切边成品。这种丝绸邮品与纸质为载体的邮品相比具有更佳有手感及图案表面的折光感。增强了邮品的艺术感。它对邮品事业的发展及丝绸艺术品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丝绸为载体的邮品。世界自有邮政事业以来,迄今为止,中外邮品均由纸质载体印制而成,随着邮品的发展,其主要功能已不仅是单一的实用,由于各种邮品因其图案设计意义、质量、数量、品相等诸多因素,已形成了欣赏、收藏等价值功能。但是仅用纸质作邮品的载体,使邮品的发展受到了局限,特别是邮品质感的变化、印刷制作效果的体现已不能满足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发展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丝绸为载体的具有全新艺术效果的丝绸邮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丝绸邮品由纸质层、胶粘层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组成,胶粘层夹在纸质层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之间,为了增加丝绸邮品的整体丝绸质感,在纸质层的另一面可再设置一层胶粘层和丝绸底层。这种丝绸邮品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丝绸层通过裱装机用胶粘剂裱贴在纸质层上,再通过印刷机在丝绸层的面上印刷确定的邮品图案,然后切边成品。由此所得到的丝绸邮品,既发展了邮品事业,又为中国的丝绸艺术品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丝绸艺术品的开发和创新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并且丝绸邮品与纸质为载体的邮品相比,具有更佳的手感及图案表面的折光感,印出的图案会产生完全不同于纸平面的印刷效果,增强了邮品的艺术感,如制成邮政明信片,书写手感尤佳,由于小规格的丝绸面上要印制高清晰度的图案效果,其制版的处理、着色的调配和切边的工艺技术难度要高于普通纸质载体邮品,因此,丝绸邮品价值更高,也更具收藏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丝绸邮品是首先将丝绸层3通过裱装机用胶粘剂2裱贴在纸质层1上,再通过印刷机在丝绸层3的面上印刷确定的邮品图案,然后切边成品。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丝绸邮品是首先将丝绸层3通过裱装机用胶粘剂2裱贴在纸质层1上,再在纸质层1的另一面通过裱装机用胶粘剂4裱贴丝绸底层5,然后在丝绸层3的面上印刷确定的邮品图案,然后切边成品。权利要求1.一种丝绸邮品,其特征是它由纸质层(1)、胶粘层(2)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3)组成,胶粘层(2)夹在纸质层(1)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绸邮品,其特征是在纸质层的另一面还设置有胶粘层(4)和丝绸底层(5)。3.一种丝绸邮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先将丝绸层(3)通过裱装机用胶粘剂(2)裱贴在纸质层(1)上,再通过印刷机在丝绸层(3)的面上印刷确定的邮品图案,然后切边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丝绸为载体的丝绸邮品及其制作方法。它由纸质层、胶粘层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组成,其制作方法是先通过裱装机将丝绸层用胶粘剂裱贴在纸质层上,再通过印刷机在丝绸层的面上印刷确定的邮品图案。最后切边成品。这种丝绸邮品与纸质为载体的邮品相比具有更佳有手感及图案表面的折光感。增强了邮品的艺术感。它对邮品事业的发展及丝绸艺术品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文档编号B32B5/22GK1283547SQ991099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钟高渊 申请人:杭州出版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绸邮品,其特征是它由纸质层(1)、胶粘层(2)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3)组成,胶粘层(2)夹在纸质层(1)和印有确定图案的丝绸层(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高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出版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