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803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该爬式脚手架包括:抗倾覆支座,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为沿墙体纵向分布的多个;导轨,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上,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座上升或者下降;架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上提升钢梁,设置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架体的上端;下提升钢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与所述上提升钢梁相对应设置;电动葫芦,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上,所述电动葫芦的吊线连接在所述下提升钢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脚手架的提升难度、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架体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位置产生裂缝,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 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中,需要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外围搭设脚手架进行施工作业。在 超高层建筑中一般采用外挂脚手架,需要配置至少两套,在施工上层建筑结构 时需不断将两套外挂防护架拆卸安装上翻,然后重新搭设操作平台等,其拆装 工序较多且拆除难度较大,需要使用塔吊对外挂脚手架进行反复吊装提升,安 全隐患大,对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 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提升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爬式脚手架包括:
[0005]抗倾覆支座,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为沿墙体纵 向分布的多个;
[0006]导轨,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上,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 座上升或者下降;
[0007]架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0008]上提升钢梁,设置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架体的上端;
[0009]下提升钢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与所述上提升钢 梁相对应设置;
[0010]电动葫芦,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上,所述电动葫芦的吊线连接在所述下 提升钢梁上。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抗倾覆支座包括
[0012]底座,包括座架、两根座梁和两个座板,所述座架通过两根所述座梁一一 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座板,所述座架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座板为角型件, 所述座板平行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为安装面,相邻所述座板垂直于所述座架的一 面之间设置有铰接轴和连接板;
[0013]导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轮架及其上的轮子,所述轮架包括角板、设置 在所述角板上的肋板,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向外倾斜 的导向板,所述角板沿XZ轴所在平面的一侧板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底 座的座板上,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轮子,所述轮子的 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
[0014]顶撑,通过一所述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所述顶撑的端面 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凹槽;
[0015]鳄鱼夹,通过一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两根所述座梁之间,所述鳄鱼夹支撑在 所述导
轨上。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导轨包括两根背对背设置的槽 钢,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腹板之间的连接柱,以及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其 中一侧翼缘板之间的连接片;所述槽钢的槽口为导槽,所述导槽嵌入到所述导 轮的轮架之内,所述导轮的轮子滚动设置在所述导槽之内;所述顶撑和鳄鱼夹 分别支撑在所述导轨的连接柱上;所述架体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架体为由钢底板、立杆、X向 杆件、Y向杆件、Z向杆件和斜拉杆件拼装而成的脚手架;
[0018]还包括:
[0019]走道板,铺设在所述Y向杆件上;
[0020]防护网,设置在所述脚手架的外侧面;
[0021]斜撑杆,铰接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用于装配在墙体上;
[0022]翻板,铰接设置所述脚手架的内侧面;
[0023]硬隔板,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与楼板之间。
[002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上提升钢梁包括:
[0025]尾板,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
[0026]型钢,垂直设置在所述尾板上;
[0027]吊环,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下方。
[002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下提升钢梁包括:
[0029]梁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
[0030]梁板,分布在所述梁架的上端的两侧;
[0031]安装板,设置在其中一侧所述梁板上;
[0032]吊板,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块,所述吊板上设置有通孔;
[0033]劲板,设置在所述吊板与安装板之间。
[003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还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的爬升 方法,
[0035]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吊线对所述架体及其连接的导轨同步向上提升至指定标 高。
[003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爬式脚手架的爬升方法,
[0037]在架体提升之前,将斜撑杆从墙体上拆除,翻板翻起脱离墙体,拆除硬隔 板;
[0038]在架体提升之后,将斜撑杆设置在墙体上,将顶撑支撑在导轨上,将鳄鱼 夹支撑在导轨上,将翻板翻转到墙体上,将硬隔板安装到架体与楼板上。
[003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的安装 方法,包括:
[0040]步骤301,准备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爬式脚手架的架体的前两层吊装并 竖立在待施工的第1层建筑结构的外侧;
[0041]步骤302,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前两层架体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 1层建筑结构上,在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将翻板 翻转到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
[0042]步骤303,施工第2层建筑结构,在第1框施工完成之后,将剩余架体吊装 在前两层架体上并组装;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架体通过 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
第2层建筑结构上,在架体上安装下提升钢梁;
[0043]步骤304,在第2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2层的抗倾覆支座;
[0044]步骤305,施工第3层建筑结构,在第2框施工完成之后,将架体上的斜撑 杆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
[0045]步骤306,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3层的抗倾覆支座,同时将上 提升钢梁安装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将电动葫芦安装在上提升钢梁与下 提升钢梁之间,拆除架体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斜撑杆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 上。
[004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的装配 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47]步骤S401,将爬式脚手架设置在第N层至第N+2层上,在第N+3层建筑 结构的楼板上进行第N+2框的预制墙体施工,在该预制墙体与第N+2层建筑结 构的楼板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
[0048]步骤S402,在第N+2层进行套筒灌浆作业,将斜撑杆与第N+1层建筑结构 断开连接并固定在架体上,翻板从第N层建筑结构上翻起脱离墙体;
[0049]步骤S403,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通过电动葫芦 控制吊线对架体及其上导轨同步向上提升;
[0050]步骤S404,在架体提升至指定标高之后,将斜撑杆安装在第N+2层建筑结 构上,翻板翻转到第N+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
[0051]步骤S405,在架体与第第N+2框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倾覆支座,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为沿墙体纵向分布的多个;导轨,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上,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座上升或者下降;架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上提升钢梁,设置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架体的上端;下提升钢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与所述上提升钢梁相对应设置;电动葫芦,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上,所述电动葫芦的吊线连接在所述下提升钢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支座包括:底座,包括座架、两根座梁和两个座板,所述座架通过两根所述座梁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座板,所述座架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座板为角型件,所述座板平行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为安装面,相邻所述座板垂直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之间设置有铰接轴和连接板;导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轮架及其上的轮子,所述轮架包括角板、设置在所述角板上的肋板,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板,所述角板沿XZ轴所在平面的一侧板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座板上,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轮子,所述轮子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顶撑,通过一所述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所述顶撑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凹槽;鳄鱼夹,通过一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两根所述座梁之间,所述鳄鱼夹支撑在所述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两根背对背设置的槽钢,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腹板之间的连接柱,以及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其中一侧翼缘板之间的连接片;所述槽钢的槽口为导槽,所述导槽嵌入到所述导轮的轮架之内,所述导轮的轮子滚动设置在所述导槽之内;所述顶撑和鳄鱼夹分别支撑在所述导轨的连接柱上;所述架体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由钢底板、立杆、X向杆件、Y向杆件、Z向杆件和斜拉杆件拼装而成的脚手架;还包括:走道板,铺设在所述Y向杆件上;防护网,设置在所述脚手架的外侧面;斜撑杆,铰接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用于装配在墙体上;翻板,铰接设置所述脚手架的内侧面;硬隔板,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与楼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提升钢梁包括:尾板,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型钢,垂直设置在所述尾板上;吊环,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提升钢梁包括:
梁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梁板,分布在所述梁架的上端的两侧;安装板,设置在其中一侧所述梁板上;吊板,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块,所述吊板上设置有通孔;劲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强张纬伦陆冬兴奚陆俊唐毅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南模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