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797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所述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包括一对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由一扁钢型基准尺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准尺两端上侧边上且垂直于所述基准尺钢板平面的一对定位板所组成,所述基准尺对称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每一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组用于与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长条形基座面板相连接的螺栓连接孔,每组所述螺栓连接孔在所述定位板上相对于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基准尺平面上设置有一中心刻线,且所述中心刻线位于所述一对定位板之间的对称中心平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斗门基座面板的精准定位,并提高了定位操作的效率。并提高了定位操作的效率。并提高了定位操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备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卸船是一种具有特殊货舱结构和卸货结构的干散货运输船舶,其在货舱的舱底与船底之间设置有自卸系统,能以连续输送方式卸货。
[0003]我司40000吨自卸船作为自主研发的船型,其自卸船货舱底部位置设置有横向小尖顶,横向小尖顶作为货舱自卸系统斗门的安装支撑结构,其内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斗门基座面板的吊梁,以方便货舱斗门的安装。40000吨自卸船自卸系统斗门安装要求较高,面临的难点如下:
[0004]一是斗门基座面板定位精度要求高,按照工艺要求误差均需要控制在
±
2mm的范围内,调整难度较大。
[0005]二是斗门基座面板重量较重,无法采用手动调整基座。
[0006]三是同一肋位侧的斗门基座面板相互之间位置必须与斗门设备底座面板一致,否则斗门安装易出现扭曲或者错位。
[0007]为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的尺寸精准定位,需设计一套简易的定位工装,快速定位并尺寸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及定位方法,旨在实现斗门基座面板的精准定位,并提高定位操作的效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包括一对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由一扁钢型基准尺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准尺两端上侧边上且垂直于所述基准尺钢板平面的一对定位板所组成,所述基准尺对称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每一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组用于与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长条形基座面板相连接的螺栓连接孔,每组所述螺栓连接孔在所述定位板上相对于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基准尺平面上设置有一中心刻线,且所述中心刻线位于所述一对定位板之间的对称中心平面上。
[0010]其中,两组所述螺栓连接孔之间的开档距离对应地与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一对长条形基座面板上螺孔的开档距离相一致。
[0011]工装使用时,一对所述基准尺对应地连接在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长条形基座面板的端部之间,并在一对所述基准尺与一对所述长条形基座面板之间形成长方形整体框架;其中,所述中心刻线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基准尺相互正对的钢板平面上。
[0012]为了进一步提高斗门基座面板的定位精度和定位操作的效率,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一对所述连接臂的基准尺之间还连接有快速对中校正组件,所述快速对中校正组件包括一对大小相同的连杆、一根竖杆、一根上横杆、一根下横杆、一对滚轮和一个压缩弹簧,所
述一对连杆在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实现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一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轴对应地与一对所述基准尺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轴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竖杆竖向插入定位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竖杆的上端垂直连接有所述上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两端相对于所述竖杆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滚轮,所述竖杆的下端垂直连接有所述下横杆,在位于所述第一铰轴与所述下横杆之间的一段竖杆的外圆上外套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滚轮的外圆上设置有V型轮槽,通过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其所述滚轮的V型轮槽分别压靠在所述一对连杆的杆体上;所述竖杆的下端向下竖立设置有中心激光笔,所述下横杆的端部向下竖立设置有端部激光笔;由所述中心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线和所述端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线所组成的平面位于所述对称中心平面上,所述中心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线与所述定位板的平面相垂直。
[0013]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中间杆体为圆形杆体。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铰轴为可拆卸的第二铰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船舶自卸系统的纵向输送机左右支架平面上设置有快速测量组件,所述快速测量组件包括分别搭接在所述纵向输送机左右支架平面上的一对基准桥板、分别向上竖立设置所述基准桥板上的一对数显红外测距笔;所述数显红外测距笔的底端定位面与所述基准桥板的底端平面相平齐。
[0016]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在船舶自卸系统斗门下方的底部甲板上预先标记出纵向输送机支架中心线,并根据斗门的纵向节距和位置在所述纵向输送机支架中心线上标记出各斗门中心位置点;
[0018](2)工装与基座面板组装:将一对长条形基座面板设置为平行且间隔布置,然后在一对长条形基座面板的两端之间连接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连接臂,用螺栓固定,组装形成长方形整体框架;
[0019](3)安装:采用支撑调节装置,将所述长方形整体框架托起,与船舶斗门上方的吊梁相对接;
[0020](4)基准桥板设置:在船舶自卸系统的纵向输送机左右支架的上平面之间搭设一对基准桥板,所述一对基准桥板分别对应地位于所述一对连接臂的下方;
[0021](5)调整:采用支撑调节装置,调整好长方形整体框架的左右方向位置、高度位置和前后方向位置;
[0022](6)点焊定位:长方形整体框架位置调整好后,在长条形基座面板与吊梁之间装上加强筋,然后采用点焊将长条形基座面板固定在吊梁上;点焊后拆除连接臂,将长条形基座面板与吊梁焊接牢固。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的定位方法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步骤(5)的调整采用拉线检测调整法,所述拉线检测调整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长方形整体框架的左右方向位置调整:在每一基准尺的中心刻线上取一点作为测量基点,用拉线法分别测量所述测量基点距离船舶自卸系统的纵向输送机支架上平面左右两个内侧边之间的最小线长,调整时使得所述测量基点距离纵向输送机支架上平面左侧边的最小线长L1与所述测量基点距离纵向输送机支架上平面右侧边的最小线长L2相等;
[0025]S2、长方形整体框架的高度位置调整:通过测量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长条形基座
面板距离基准桥板的距离L,加上基准桥板的厚度尺寸h,得到所述长条形基座面板至纵向输送机支架上平面的距离为H=A+h,调整时使得尺寸H满足设计规定值;
[0026]S3、长方形整体框架的前后方向位置调整:以所述基准桥板的上平面为基准,在一对基准尺的中心刻线上各取一等高点作为两个等高测量点,分别测量所述两个等高测量点距离底部甲板上的斗门中心位置点之间的距离K1和K2,调整时使得K1=K2;
[0027]S4、复检确认:对于步骤S1的长方形整体框架的左右方向位置、步骤S2的长方形整体框架的高度位置、步骤S3的长方形整体框架的高度位置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微调,以保证最终位置满足要求。
[0028]注意采用拉线检测调整法时,需要对两个基准尺都进行拉线检测。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的定位方法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步骤(5)的调整采用快速对中校正组件进行调整,采用快速对中校正组件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校正组件挂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由一扁钢型基准尺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准尺两端上侧边上且垂直于所述基准尺钢板平面的一对定位板所组成,所述基准尺对称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每一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组用于与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长条形基座面板相连接的螺栓连接孔,每组所述螺栓连接孔在所述定位板上相对于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基准尺平面上设置有一中心刻线,且所述中心刻线位于所述一对定位板之间的对称中心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螺栓连接孔之间的开档距离对应地与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一对长条形基座面板上螺孔的开档距离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使用时一对所述基准尺对应地连接在船舶自卸系统斗门的一对间隔布置的长条形基座面板的端部之间,并在一对所述基准尺与一对所述长条形基座面板之间形成长方形整体框架;所述中心刻线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基准尺相互正对的钢板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所述连接臂的基准尺之间还连接有快速对中校正组件,所述快速对中校正组件包括一对大小相同的连杆、一根竖杆、一根上横杆、一根下横杆、一对滚轮和一个压缩弹簧,所述一对连杆在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实现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一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铰轴对应地与一对所述基准尺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轴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竖杆竖向插入定位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竖杆的上端垂直连接有所述上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两端相对于所述竖杆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滚轮,所述竖杆的下端垂直连接有所述下横杆,在位于所述第一铰轴与所述下横杆之间的一段竖杆的外圆上外套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滚轮的外圆上设置有V型轮槽,通过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其所述滚轮的V型轮槽分别压靠在所述一对连杆的杆体上;所述竖杆的下端向下竖立设置有中心激光笔,所述下横杆的端部向下竖立设置有端部激光笔;由所述中心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线和所述端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线所组成的平面位于所述对称中心平面上,所述中心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线与所述定位板的平面相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轴为可拆卸的第二铰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在船舶自卸系统的纵向输送机左右支架平面上设置有快速测量组件,所述快速测量组件包括分别搭接在所述纵向输送机左右支架平面上的一对基准桥板、分别向上竖立设置所述基准桥板上的一对数显红外测距笔;所述数显红外测距笔的底端定位面与所述基准桥板的底端平面相平齐。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6的船舶自卸系统斗门基座面板定位工装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在船舶自卸系统斗门下方的底部甲板上预先标记出纵向输送机支架中心线,并根据斗门的纵向节距和位置在所述纵向输送机支架中心线上标记出各斗门中心位置点;(2)工装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兆坤郝虎董新兵金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