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故障自愈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故障自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故障自愈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网络的连通性问题与电能生产、电能输送、电能消费关系密切,反应了网络结构的坚强程度,电力网络连通性越大,抵御破坏的能力就越强,电网的自愈能力越高。因此电网的连通性是评价电网自愈程度的重要指标。
[0003]网络的连通性越高,网络越能够在发生故障时灵活改变运行方式实现故障自愈。若故障后的网络是连通的,则说明网络存在自愈路径。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故障自愈策略的启动项,即发生故障并且故障元件被隔离后,先快速判断网络是否存在自愈路径,若不存在则该网络无法实现自愈,必须采取调度员人工调度或者人工检修排除故障的方式实行对失电区的供电;若存在自愈路径,则可以启动自愈策略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复电。
[0004]传统指标
[0005](1)自愈速度指标
[0006]电网供电质量波动(包括供电中断与电压骤降)对不同的用电设备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用电设备受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故障自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如下新型故障自愈评估指标:(1)自愈恢复率配电网故障后供电恢复过程从故障发生开始,一直持续到故障完全清除并恢复全网正常供电为止,故在该时间段内,对负荷的恢复应在计及负荷重要度等级的前提下考虑负荷恢复总电量,而非故障断面下的瞬时功率恢复值;因此,围绕整个自愈过程中的恢复电量和负荷等级提出自愈恢复率指标SHRR,定义为H
SHRR
:式中:P
I,t
、P
II,t
、P
III,t
,ω1、ω2、ω3分别为I级、II级、III级负荷实际恢复功率与对应的负荷等级权重系数;为I级、II级、III级各等级负荷在t时刻的原始功率需求;Tc为故障持续时间;自愈恢复率描述故障发生后,通过自愈控制恢复的带权重的负荷恢复电量占原始失电电量的比重;自愈恢复率反映在故障持续时间内对负荷的电量支撑情况;自愈恢复率越高,对负荷的供电,尤其是重要负荷的供电将越有保障;(2)自愈恢复速度为缩短用户侧停电时间,减少负荷停电损失,智能配电网要求发生故障后应尽快使无故障失电区段得到及时的供电恢复;根据受故障影响的无故障区段供电恢复的快慢,定义自愈恢复速度SHRS;故障持续时间主要由4部分构成,分别为故障区段定位时间T1、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段恢复时间T2、故障区段抢修时间T3和全网恢复操作时间T4;经过故障定位T1和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段恢复时间T2后,非故障区段的负荷自愈操作完成,所有可恢复负荷已经全部恢复完毕,因此,将自愈恢复速度SHRS定义为故障区段定位时间T1与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时间T2之和,定义为H
SHRS
:H
SHRS
=T1+T2自愈恢复速度能反映出系统对故障的响应速度,直观地反映非故障区段负荷的恢复时间;(3)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SHCC通过对开关操作的频繁程度来表征;频繁的开关操作增加自愈恢复过程的复杂程度,故将自愈过程中开关操作次数进行统计,作为一个自愈指标衡量自愈操作的复杂度或成本,而在离网自愈时,孤岛黑启动过程中负荷与DG需要顺次接入孤岛,该过程同样增加自愈控制操作的复杂度,因此,将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SHCC,定义为H
SHCC
:其中,
式中:为线路开关在故障恢复过程内的动作次数;S为配网开关集合;Tc为故障持续时间;为开关s在t时刻的状态,开关闭合时置1,断开时置0;与分别为负荷与DG在故障恢复过程内的操作次数;(4)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SHCT用来描述智能配电网故障隔离后,受故障影响的非故障区域通过自愈控制策略实现供电恢复后的可持续供电能力;自愈可分为并网与离网2种方式,假设并网自愈方式具有足够的负荷支撑能力,但基于孤岛运行的自愈方式需要考虑储能或分布式发电的可持续运行能力;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军,刘文亮,刘永清,张颖,彭晖,郭熠昀,廖晔,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