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的盾构管片密封垫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76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的盾构管片密封垫检测装置,包括基台、置物台、上试件模板、第二锥形齿轮和下试件模板,所述基台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顶端与基台的顶部转动连接,且第二锥形齿轮两侧的基台内部皆设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并且第一锥形齿轮远离第二锥形齿轮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导轴,所述导轴的外壁上安装有轴套,且导轴远离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并且第三锥形齿轮远离导轴一侧的基台底部转动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监测装置使用时的检测效果,提高了检测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而且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而且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的盾构管片密封垫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管片密封垫检测
,具体为一种防渗漏的盾构管片密封垫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盾构隧道渗漏水已是目前影响盾构隧道安全及运营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大量的地铁、地下道路与越江跨海盾构隧道兴建并投入运营使用,隧道渗漏水病害已引起了业内许多学者的关注,根据调查发现,盾构隧道渗漏水大多数发生在接头接缝处,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一般使用相应的密封垫对此类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而密封垫的好坏会影响到其渗漏状况,因此需使用到检测装置对密封垫进行检测处理。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检测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1)现有的此类检测装置不便于对第一上密封垫、第二上密封垫、第一下密封垫以及第二下密封垫的进行高效检测处理,导致其检测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时常困扰着人们;
[0005](2)现有的此类检测装置不便于对上试件模板进行快速闭合处理,导致其检测时有所不便,还需加以改善;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的盾构管片密封垫检测装置,包括基台(1)、置物台(4)、上试件模板(7)、第二锥形齿轮(18)和下试件模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8),第二锥形齿轮(18)的顶端与基台(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第二锥形齿轮(18)两侧的基台(1)内部皆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第一锥形齿轮(2)与第二锥形齿轮(18)相互啮合,并且第一锥形齿轮(2)远离第二锥形齿轮(18)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导轴(20),所述导轴(20)的外壁上安装有轴套(17),轴套(17)的底端与基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导轴(20)远离第一锥形齿轮(2)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15),并且第三锥形齿轮(15)远离导轴(20)一侧的基台(1)底部转动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21),第四锥形齿轮(2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丝杆(3),丝杆(3)的顶端与基台(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基台(1)的上方设有置物台(4),且置物台(4)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下试件模板(31),并且下试件模板(31)的上方设有上试件模板(7),所述上试件模板(7)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上梯形槽(27),且第二上梯形槽(2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上密封垫(26),第二上密封垫(26)的底端延伸至第二上梯形槽(27)的外部,并且第二上梯形槽(27)外侧的上试件模板(7)底部设有第一上梯形槽(24),第一上梯形槽(2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一上密封垫(23),第一上密封垫(23)的底端延伸至第一上梯形槽(24)的外部,所述第二上梯形槽(27)下方的下试件模板(31)顶部设有第二下梯形槽(29),且第二下梯形槽(2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下密封垫(30),第二下密封垫(30)的顶端延伸至第二下梯形槽(29)的外部,并且第二下梯形槽(29)外侧的下试件模板(31)顶部设有第一下梯形槽(22),第一下梯形槽(2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下密封垫(33),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G零一M一三零零五
申请(专利权)人:上安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