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767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2
本申请涉及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其包括种植区和设置在种植区两侧的藤蔓爬架,藤蔓爬架顶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多根顶柱,多根相邻顶柱之间固定有多个照明灯体,多个照明灯体均包括多个灯带构件和固定多个灯带构件的灯架构件,灯带构件均包括底座和多个安装在底座上的灯珠,底座与灯架构件相抵触。本申请具有使藤蔓植物接收的光照更加充分的效果。分的效果。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物栽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改变植物的生长周期,温室种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由于设施遮光和不良天气条件如雨雪、阴天、雾霾等影响,温室中的植物常因光线不足引发生长问题与结实问题。人工光源补光已被广泛的运用在温室补光中,目前温室补光涉及到的人工光源种类繁多,其中LED灯以热耗小、寿命长、波段窄可实现精准补光、环保节能等优点备受青睐。
[0003]目前植物照明灯多采用悬挂式设计,一端悬挂在温室环境顶部,设定好悬挂高度,另一端固定植物照明灯,接通电源后的植物照明灯向四周辐射光线,对温室内的植物进行补光,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植物照明灯在向下辐射光线时,容易被植物上端的叶片遮挡,影响到下端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别是藤蔓植物层次性较大,现有的植物照明灯存在无法充分的提供光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藤蔓植物得到更加充分的光照,本申请提供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包括种植区和设置在种植区两侧的藤蔓爬架,所述藤蔓爬架顶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多根顶柱,多根相邻所述顶柱之间固定有多个照明灯体,多个所述照明灯体均包括多个灯带构件和固定多个灯带构件的灯架构件,所述灯带构件均包括底座和多个安装在底座上的灯珠,所述底座与所述灯架构件相抵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照明灯体上的灯珠发光,对不同高度的藤蔓植物进行光照,使各个层次的藤蔓植物叶片均能接受到补光照明,从而增加了光合作用,促进藤蔓植物生长。
[0009]可选的,所述灯架构件外侧套设有灯壳构件,所述灯壳构件包括上壳体和灯罩,所述上壳体内壁与灯带构件上端的灯架构件外壁相抵触,所述上壳体朝向灯架构件上端面设置有凹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和灯罩的设置,将照明灯体内部的灯带构件和灯架构件密封起来,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提高了照明灯体的使用寿命。上壳体上设置的凹槽,使上壳体具备了一定的形变能力,便于上壳体与灯架构件的安装,同时增强了上壳体的强度和耐久度。
[0011]可选的,所述多个灯带构件均被灯罩罩住,所述上壳体下端面与灯罩上端面抵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与灯罩的抵触,实现了灯壳构件的密封,灯罩在对灯带构件实现密封保护的同时,便于灯带构件上灯珠发出的光线透射在藤蔓植物上,实现
补光照明。
[0013]可选的,所述灯架构件下端设置有多个凸缘,多个所述凸缘均与灯罩相抵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灯架构件下端固定有灯带构件,且是向内凹陷的,多个凸缘与灯罩相抵触后,方便了灯罩的安装,同时对灯罩起到了限位功能,达到了保护灯珠的作用。
[0015]可选的,所述灯壳构件还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盖筒内壁与上壳体外壁、灯罩外壁均抵触,所述灯架构件两端沿照明灯体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盖上对应多个第一螺纹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盖将灯壳构件两端部分进行密封,螺母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将上壳体与灯罩固定限位的同时,使整个灯壳构件密封连接起来,避免了雨水和灰尘从上壳体和灯罩两端进入到灯壳组件当中。
[0017]可选的,所述灯架构件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所述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沿照明灯体长度方向贯穿灯架构件,两侧的灯带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卡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的设置,方便将灯带构件固定在灯架构件上,同时,当需要更换灯带构件时,只需沿照明灯体长度方向抽出灯带构件即可。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的宽度与灯带构件中底座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的厚度与底座的厚度相适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的宽度和厚度进一步限定,使与第一凹轨和第二凹轨卡接的灯带构件固定得更加贴合紧密,防止灯带出现松动的情况影响到补光照明。
[0021]可选的,所述灯珠朝向一侧的灯架构件镂空,左右两侧灯带构件上端的灯架构件开设有第一倾斜面,左右两侧灯带构件下端的灯架构件开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延长线呈钝角。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珠朝向一侧的灯架构件镂空,方便灯珠发出的光线散发出来;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设置方便光线沿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形成的夹角照射,对光线有集中效果,有利于对藤蔓植物的补光照射。
[0023]可选的,所述灯架构件底部开设有第三凹轨,所述第三凹轨沿照明灯体长度方向贯穿灯架构件,所述第三凹轨的宽度与底部的灯带构件中底座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三凹轨的厚度与底座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底部灯带构件两端的灯架构件分别开设有第三倾斜面,两端所述第三倾斜面的延长线呈钝角。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凹轨的设置,方便安装灯架构件底部的灯带构件,第三凹轨的宽度、厚度与灯带构件底座的关系,使安装在底部的灯带构件与灯架构件的抵触更加紧密,同时第三倾斜面的设置方便光线沿第三倾斜面形成的钝角照射,对光线有集中效果,有利于对藤蔓植物的补光照射。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对多个照明灯体的设置,可以使各个层次的藤蔓植物接收到补光,产生了增大补光面积,补光照明更加充分的效果;
[0027]2.通过对上壳体和灯罩的设置,可以使照明灯体内部的灯带构件和灯架构件密封起来,产生了防水防尘、提高照明灯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0028]3.通过对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设置,可以使各侧的灯带构件均沿对应倾斜面形成的钝角照射光线,产生了集中光线,有利于对藤蔓植物补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照明灯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照明灯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4中的A部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种植区;2、藤蔓爬架;3、顶柱;4、照明灯体;41、灯壳构件;411、上壳体;4111、凹槽;412、灯罩;413、连接盖;4131、连接孔;4132、第二螺纹孔;42、灯架构件;421、第一螺纹孔;422、第一凹轨;423、第二凹轨;424、第三凹轨;425、凸缘;426、第一倾斜面;427、第二倾斜面;428、第三倾斜面;43、灯带构件;431、底座;432、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区(1)和设置在种植区(1)两侧的藤蔓爬架(2),所述藤蔓爬架(2)顶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多根顶柱(3),多根相邻所述顶柱(3)之间固定有多个照明灯体(4),多个所述照明灯体(4)均包括多个灯带构件(43)和固定多个灯带构件(43)的灯架构件(42),所述灯带构件(43)均包括底座(431)和多个安装在底座(431)上的灯珠(432),所述底座(431)与所述灯架构件(42)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构件(42)外侧套设有灯壳构件(41),所述灯壳构件(41)包括上壳体(411)和灯罩(412),所述上壳体(411)内壁与灯带构件(43)上端的灯架构件(42)外壁相抵触,所述上壳体(411)朝向灯架构件(42)上端面设置有凹槽(4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灯带构件(43)均被灯罩(412)罩住,所述上壳体(411)下端面与灯罩(412)上端面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构件(42)下端设置有多个凸缘(425),多个所述凸缘(425)均与灯罩(412)相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藤蔓植物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构件(41)还包括连接盖(413),所述连接盖(413)的盖筒内壁与上壳体(411)外壁、灯罩(412)外壁均抵触,所述灯架构件(42)两端沿照明灯体(4)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421),所述连接盖(413)上对应多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山程清波周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恩科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