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磅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756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磅秤,包括磅秤本体、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的一端的立柱机构以及设置在立柱机构的顶端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与磅秤本体的第一传送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传送杆,立柱机构包括一端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的一端且呈圆环状的安装筒以及一端可拆卸插设在安装筒的另一端的立柱,立柱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第二传送杆的第一收容通孔,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第一收容通孔对应的第二收容通孔,其中安装筒设置在第二收容通孔外。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磅秤的立柱机构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上,安装和拆卸方便,也方便搬运,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磅秤


[0001]本技术涉及磅秤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磅秤。

技术介绍

[0002]磅秤是利用不等臂杠杆原理工作,称量准确,使用方便,仍然在许多工厂、商店、学校、仓库等企事业单位作为称重的主要衡器。
[0003]一般情况,市面上的磅秤包括用于称重的磅秤本体、立柱机构以及用于调节秤砣操作的调节机构然而,市面上的磅秤本体和立柱机构是固定连接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也不方便搬运,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磅秤,其立柱机构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上,安装和拆卸方便,也方便搬运,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磅秤,包括磅秤本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立柱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柱机构的顶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与所述磅秤本体的第一传送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传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机构包括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且呈圆环状的安装筒以及一端可拆卸插设在所述安装筒的另一端的立柱,所述立柱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第二传送杆的第一收容通孔,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对应的第二收容通孔,其中所述安装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通孔外。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呈圆柱状,所述安装筒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螺纹孔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以使得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以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间隔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二收容通孔的两侧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板的底面间隔设置有用于卡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柱和用于卡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定位柱。
[000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呈圆柱状,所述安装筒的内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立柱的外径,所述安装筒的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收容通孔的孔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的内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卡置槽,所述立柱的外壁设有用于卡置在所述卡置槽内的卡置柱。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设有呈矩形平面状的顶板,其中所述顶板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长条状的长条开槽,且所述长条开槽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一侧边,以使得所述顶板的一侧边形成有用于支撑秤砣的支撑杆。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新型磅秤包括磅秤本体、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的一端的立柱机构以及设置在立柱机构的顶端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与磅秤本体的第一传送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传送杆,立柱机构包括一端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的一端且呈圆环状的安装筒以及一端可拆卸插设在安装筒的另一端的立柱,立柱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第二传送杆的第一收容通孔,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第一收容通孔对应的第二收容通孔,其中安装筒设置在第二收容通孔外。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磅秤的立柱机构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上,安装和拆卸方便,也方便搬运,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磅秤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新型磅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新型磅秤的磅秤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新型磅秤的安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1中新型磅秤的安装筒的剖切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5,该新型磅秤包括磅秤本体10、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10的一端的立柱机构11以及设置在立柱机构11的顶端的调节机构12。
[0019]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12包括有与磅秤本体10的第一传送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传送杆。应理解,磅秤本体10用于称重,因此磅秤本体10所称重的重量可以通过第一传送杆传递至第二传送杆,再通过第二传送杆传递至调节机构中,而调节机构12和磅秤本体1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及其结构。
[0020]优选地,调节机构12设有呈矩形平面状的顶板121,应理解,顶板121呈平面状,可以用于盛放物品。进一步的,顶板121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长条状的长条开槽120,其中长条开槽120设置在顶板121的一侧边,以使得顶板121的一侧边形成有用于支撑秤砣122的支撑杆1211。应理解,支撑杆1211呈矩形扁平状,能够卡置在秤砣122内。
[0021]在本实施例中,立柱机构11包括一端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10的一端且呈圆环状的安装筒111以及一端可拆卸插设在安装筒111的另一端的立柱112。应理解,由于立柱112可拆卸设置在安装筒111内,而安装筒111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10的一端上,使得立柱机构11可拆卸设置在磅秤本体10上,安装和拆卸方便,也方便搬运。
[0022]进一步的,立柱11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第二传送杆的第一收容通孔,磅秤本体10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第一收容通孔对应的第二收容通孔101,其中安装筒111设置在第二收容通孔101外。
[0023]优选地,立柱112呈圆柱状。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筒111的内孔的孔径等于立柱112的外径,安装筒111的内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收容通孔101的孔径。
[002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筒11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磅秤本体10的一端的顶面。
[0025]具体地,安装筒111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固定板113,固定板113间隔设置有多个
第一螺纹孔1131,磅秤本体10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多个第一螺纹孔1131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以使得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1131和第二螺纹孔内以将固定板113固定在磅秤本体10的一端的顶面。
[0026]在本实施例中,磅秤本体10的一端的顶面间隔设置有处于第二收容通101孔的两侧的第一定位孔102和第二定位孔103,其中固定板113的底面间隔设置有用于卡置在第一定位孔102内的第一定位柱1132和用于卡置在第二定位孔103内的第二定位柱1133。应理解,设置定位柱卡置在定位孔内,主要是为了起到定位作用,即当第一定位柱1132插设在第一定位孔102和第二定位柱1133插设在第二定位孔103时,第一螺纹孔1131和第二螺纹孔互相对应。
[0027]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立柱112在安装筒111内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筒111的内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卡置槽,立柱112的外壁设有用于卡置在卡置槽内的卡置柱,使得卡置柱卡置在卡槽槽内,使得立柱112无法在安装筒111内转动。又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立柱112能够稳定固定在安装筒111内,安装筒111的另一端内设有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磅秤,包括磅秤本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立柱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柱机构的顶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与所述磅秤本体的第一传送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传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机构包括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且呈圆环状的安装筒以及一端可拆卸插设在所述安装筒的另一端的立柱,所述立柱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收容第二传送杆的第一收容通孔,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对应的第二收容通孔,其中所述安装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通孔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磅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磅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呈圆柱状,所述安装筒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磅秤本体的一端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螺纹孔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以使得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程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衡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