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毅专利>正文

发光装置和一种灯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745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选择透过装置的波长转换装置及发光装置和一种灯具,包括透明导热的基底,所述基底一侧设置有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远离基底的一侧覆盖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透射荧光、反射部分激光并且透射部分激光。本技术方案通过滤光片使部分激光不能直接出射,该部分激光重新激发荧光材料,使混合光中的激光成分减少,起到控制混合光色温的目的;荧光材料包括黄绿色荧光材料层和橙红色荧光材料层,此时混合光成分中包括激光、黄绿色荧光与橙红色荧光,显色指数增强,混合光的波长宽度范围增大。增大。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和一种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同时满足中心光强和照射范围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发光入射于荧光片时,在荧光片表面形成激发光斑。激发光斑面积决定了发射荧光的发光光斑。例如,激发光斑是一个均匀的圆形光斑,那么发光光斑也是一个均匀的等大的圆形光斑。
[0003]一般来说,激发光斑是一个呈现强度中心高、逐渐向四周降低的光斑分布,类似于高斯分布。因此,发光光斑也是这样的分布。而根据光学原理,发光光斑的分布,决定了准直后形成的光束的角度分布。因此高斯分布的光斑分布,就会产生中心光强强、逐渐向四周减弱的角度分布。这样分布的好处在于,中心达到光强最强的同时,还可以覆盖一定的照明范围。激光入射于荧光片的光斑可以通过放置在激光光路上的散射片来调整,可以调整中心激发功率密度和光斑的尺寸:显然,中心激发功率密度大,则光斑尺寸小;反之光斑尺寸变大,中心激发功率密度必然减小。
[0004]中心的光强,取决于激光聚焦于荧光片的中心的功率密度。激发功率密度越大,中心光强越高。显然,激发功率密度是存在上限值的,这个上限值取决于荧光片的承受能力和散热能力。如果中心的激发功率密度过大,超出荧光片的承受能力,则荧光片因为过热而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专利技术一种同时满足中心光强和大的覆盖范围的照明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射装置和第二散射装置,所述第二散射装置的散射能力大于第一散射装置;
[0007]还包括激发光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激发光一部分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一光,激发光的另一部分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
[0008]所述第一光与第二光在波长转换装置形成的光斑重叠。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散射装置的散射角为α,第二散射装置的散射角为β,β≥2α。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分束器,所述激发光经过分束器后形成第一分束光和第二分束光,第一分束光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一光,第二分束光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第一光源光,第二光源发出第二光源光,所述激发光包括第一光源光与第二光源光,所述第一光源光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形成第一光,第二光源光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第一光与第二光由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一侧入射,被第一光和第二光激发的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发出激发光,所述激发光由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的另一侧出射。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包括透明导热的基底和基底其中一面设置的荧光材料,所述基底设置荧光材料的一面镀有透射激光反射激发光的镀膜层。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合束装置,所述合束装置包括第一合束件和第二合束件,第一光进入第一合束件,第二光进入第二合束件。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光源光在第一散射装置上形成的光斑与第二光源光在第二散射装置上形成的光斑的极性方向正交。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散射装置包括在激发光光路上前后放置的第一散射片和第二散射片,第一散射装置包括第一散射片或第二散射片。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散射能力不同的散射装置,激发光一部分穿过散射能力小的第一发光装置得到光照强度大的第一光,激发光另一部分穿过散射能力大的第二发光装置后得到照射范围较大的第二光,第一光和第二光重叠形成的光斑的光照强度高,照射范围大。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激光发光功率图。
[0020]图2是第一光与第二光的发光功率图。
[0021]图3是发光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波长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发光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0024]图6是发光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0025]图7是发光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避免荧光片因为过热而烧毁的问题,一般会增加散射装置,使激光经过穿过散射装置后进行扩散和发散后再激发荧光材料。激发光在经过散射装置的时候的光功率图如图1所示,图中横坐标为发光角度,纵坐标为发光强度。
[0027]从图1可以看出,当达到荧光材料的承受能力极限的时候,可以保证中心光强足够大,但是无法满足一个大的照射范围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使用以下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3所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散射装置和第二散射装置;还包括激发光121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激发光121一部分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一光122,激发光121的另一部分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123;所述第一光122在波长转换装置形成第一光斑,第二光123在波长转换装置形成第二光斑,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在波长转换装置上重叠,并且第二光斑的面积大于第一光斑的面积。
[0030]激发光121包括两部分,一部分配合使用第一散射装置形成第一光122,另一部分配合使用第二散射装置形成第二光123。当第一光122的中心功率密度是 W1,第二光123的中心功率密度是W2的时候,第一光122与第二光123在波长转换装置上重叠后的中心功率密度仍然是W1+W2,又因为第二光123在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的第二光斑,第一光122在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的第一光斑,且第二光斑的面积大于第一光斑的面积,显然,第二光123的照射范围大于第一光122。这样就在不提高入射光功率、不减少中心功率密度的前提下,变大了激发光斑的范围,进而扩大了准直光束的照明范围。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当中心光强不变和激发光功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增大照射范围。
[0031]由于第一散射装置与第二散射装置散射能力不同,第一光122与第二光123 会形成不同的散射角,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的面积不同,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光斑的面积为α,第二光斑的面积为β,β≥2α。
[0032]第一光斑面积与第二光斑面积对受激光124的发光强度和照射范围影响较大,所以对第一散射装置和第二散射装置的限定直接通过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的面积,便于测量,容易控制受激光124的光强和照射区域。
[0033]当激发光121为全角发光的光源的时候,很容易使激发光121一部分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另一部分穿过第二散射装置,但是当激发光121发角度较小的时候(例如激光),为了将激发光121分成两部分,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射装置和第二散射装置;还包括激发光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激发光一部分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一光,激发光的另一部分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所述第一光在波长转换装置形成第一光斑,第二光在波长转换装置形成第二光斑,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在波长转换装置上重叠,并且第二光斑的面积大于第一光斑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斑的面积为α,第二光斑的面积为β,β≥2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束器,所述激发光经过分束器后形成第一分束光和第二分束光,第一分束光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一光,第二分束光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第一光源光,第二光源发出第二光源光,所述激发光包括第一光源光与第二光源光,所述第一光源光穿过第一散射装置形成第一光,第二光源光穿过第二散射装置后形成第二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杨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