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思宇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714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和航模飞行器,航模飞行器是由承载平台、信号接收装置、转速控制装置、飞行驱动连接舱、四个驱动连接杆、承载架、电池、封盖和起落支架组成,四个驱动连接杆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并呈十字结构分布在飞行驱动连接舱的外侧边缘位置处,每个驱动连接杆设有飞行翼;整体采用拆卸组合式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学生们的自由拆装,并且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情况,来自行调整搭配各个零部件,从而让航模的组合更加多样化,提升了航模动力的功能性,进而激发学生们的趣味性,整体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得心应手、机动灵活的便于学生实验时使用。活的便于学生实验时使用。活的便于学生实验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航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

技术介绍

[0002]航模运动是集体育、教育、科技于一体,提高对航空航天科学素质,有目标的准备比赛,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有始有终的毅力和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树立理想、增长知识,航模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向充满求知创新欲的青少年提供这样一个实践机会,也是培养孩子这些综合素质的良好方式;现有的航模构造都比较单一化,只能用于整体的实验飞行,并且拆装起来十分不便,限制了航模调试操作和各个部件之间的匹配更换,无形当中局限了功能性的延展和变化,缺乏多样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航模构造进行改进,来解决实验当中功能性受限、部件之间调配受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拆卸组合式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学生们的自由拆装,并且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情况,来自行调整搭配各个零部件,从而让航模的组合更加多样化,提升了航模动力的功能性,进而激发学生们的趣味性,整体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得心应手、机动灵活的便于学生实验时使用的可调式组合航模。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和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位于遥控器的下一级,所述航模飞行器与遥控器为分体连接,所述航模飞行器是由承载平台、信号接收装置、转速控制装置、飞行驱动连接舱、四个驱动连接杆、承载架、电池、封盖和起落支架组成,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位于承载平台的下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承载平台为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利用线路与电池连接,所述转速控制装置位于信号接收装置的上部,所述转速控制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承载平台均为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转速控制装置利用线路与信号接收装置、电池连接,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位于承载平台的上部,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与承载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并呈十字结构分布在飞行驱动连接舱的外侧边缘位置处,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均与飞行驱动连接舱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驱动连接杆上还设有飞行翼,所述飞行翼位于远离飞行驱动连接舱的驱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飞行翼与驱动连接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位于飞行驱动连接舱的外侧,所述承载架与承载平台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位于承载架的上部,所述电池与承载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位于电池的外侧,所述封盖与承载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起落支架位于承载平台的下部,所述起落支架与承载平台为可拆卸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无线电波信号接收器。
[0006]进一步,所述转速控制装置为可调频控制驱动器。
[0007]进一步,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为空心结构。
[0008]进一步,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均为中空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飞行翼为带有伺服电机驱动的旋翼。
[0010]进一步,所述承载架为镂空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可调式组合航模采用拆卸组合式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学生们的自由拆装,并且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情况,来自行调整搭配各个零部件,从而让航模的组合更加多样化,提升了航模动力的功能性,进而激发学生们的趣味性,整体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得心应手、机动灵活的便于学生实验时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航模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航模飞行器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遥控器
ꢀꢀꢀꢀꢀꢀꢀꢀꢀꢀꢀꢀ
2、航模飞行器
ꢀꢀꢀꢀꢀꢀꢀꢀꢀ
3、承载平台
[0017]ꢀꢀꢀꢀꢀ
4、信号接收装置
ꢀꢀꢀꢀꢀꢀꢀ
5、转速控制装置
ꢀꢀꢀꢀꢀꢀꢀ
6、飞行驱动连接舱
[0018]ꢀꢀꢀꢀꢀ
7、驱动连接杆
ꢀꢀꢀꢀꢀꢀꢀꢀꢀ
8、飞行翼
ꢀꢀꢀꢀꢀꢀꢀꢀꢀꢀꢀꢀꢀ
9、承载架
[0019]ꢀꢀꢀꢀꢀ
10、电池
ꢀꢀꢀꢀꢀꢀꢀꢀꢀꢀꢀꢀꢀꢀ
11、封盖
ꢀꢀꢀꢀꢀꢀꢀꢀꢀꢀꢀꢀꢀꢀ
12、起落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1和航模飞行器2,所述航模飞行器2位于遥控器1的下一级,所述航模飞行器2与遥控器1为分体连接,所述航模飞行器2是由承载平台3、信号接收装置4、转速控制装置5、飞行驱动连接舱6、四个驱动连接杆7、承载架9、电池10、封盖11和起落支架12组成,所述信号接收装置4位于承载平台3的下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4与承载平台3为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信号接收装置4利用线路与电池10连接,所述转速控制装置5位于信号接收装置4的上部,所述转速控制装置5与信号接收装置4、承载平台3均为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转速控制装置5利用线路与信号接收装置4、电池10连接,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6位于承载平台3的上部,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6与承载平台3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7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并呈十字结构分布在飞行驱动连接舱6的外侧边缘位置处,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7均与飞行驱动连接舱6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驱动连接杆7上还设有飞行翼8,所述飞行翼8位于远离飞行驱动连接舱6的驱动连接杆7的一端,所述飞行翼8与驱动连接杆7为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9位于飞行驱动连接舱6的外侧,所述承载架9与承载平台3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10位于承载架9的上部,所述电池10与承载架9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11位于电池10的外侧,所述封盖11与承载架9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起落支架12位于承载平台3的下部,所述起落支架12与承载平台3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4为无线电波信号接收器。所述转速控制装置5为可调频控制驱动器。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6为空心结构。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7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飞行翼8为带有伺服电机驱动的旋翼。所述承载架9为镂空结构。所述电池10为锂电池。
[0022]工作方式:该航模采用拆卸组合式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学生们的自由拆装,并且根
据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情况,来自行调整搭配各个零部件,从而让航模的组合更加多样化,提升了航模动力的功能性,进而激发学生们的趣味性的可调式组合航模;主要包括遥控器1和航模飞行器2,该航模飞行器2与遥控器1之间通过无线电波连接,利用遥控器1来控制整个航模飞行器2,其中,航模飞行器2是由承载平台3、信号接收装置4、转速控制装置5、飞行驱动连接舱6、四个驱动连接杆7、承载架9、电池10、封盖11和起落支架12组成,并且航模飞行器2中的信号接收装置4、转速控制装置5、承载架9、电池10、封盖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学生实验用的可调式航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和航模飞行器,所述航模飞行器位于遥控器的下一级,所述航模飞行器与遥控器为分体连接,所述航模飞行器是由承载平台、信号接收装置、转速控制装置、飞行驱动连接舱、四个驱动连接杆、承载架、电池、封盖和起落支架组成,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位于承载平台的下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承载平台为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利用线路与电池连接,所述转速控制装置位于信号接收装置的上部,所述转速控制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承载平台均为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转速控制装置利用线路与信号接收装置、电池连接,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位于承载平台的上部,所述飞行驱动连接舱与承载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并呈十字结构分布在飞行驱动连接舱的外侧边缘位置处,所述四个驱动连接杆均与飞行驱动连接舱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驱动连接杆上还设有飞行翼,所述飞行翼位于远离飞行驱动连接舱的驱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飞行翼与驱动连接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位于飞行驱动连接舱的外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董思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