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880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水表,包括:表壳,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表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叶轮能够由水流驱动其旋转;计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叶轮与所述计数器连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计数器;自动排气装置,与所述表壳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当所述第二腔体中水体的液位低于设定值状态下能够开启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以排出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计数器始终被水浸没以提高水表的计数准确性。数准确性。数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水表


[0001]本技术涉及水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湿式水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湿式水表其计数器浸入水中的水表,其表玻璃承受水压,传感器与计数器的传动为齿轮联动。所以湿式水表的要求就是计数器要被水浸没,这是湿式水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现有湿式水表的做法是,经过复杂的设计,将计数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腔体。在水表进行生产装配的时候,预先在安装计数器的腔体中灌水,灌满水后,用表玻璃,密封垫圈和罩子等将这部分水“封存”起来,不让这部分流失,以达到计数器始终浸入水中的目的。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水表,在后续测试、包装、运输、存储、安装、使用过程中,封存的水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流失掉,而且流失后不会有补充。还有,在湿式水表的实际生产作业中,大部分的计数器腔体中都会存留一部分排不出去的空气,残留的空气会加速计数器中的预先封存水的流失,尤其是大口径湿式水表有大流量(比如Q3)的水流过的时候,封存水的流失情况表现尤其突出。后果是短时间里计数器中就只存有很少量的水,不足以浸没计数器,导致水表的计数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湿式水表,其可以使得计数器始终被水浸没以提高水表的计数准确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湿式水表,包括:
[0005]表壳,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表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06]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叶轮能够由水流驱动其旋转;
[0007]计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叶轮与所述计数器连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计数器;
[0008]自动排气装置,与所述表壳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当所述第二腔体中水体的液位低于设定值状态下能够开启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以排出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气体。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的上方,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为自动排气阀,所述自动排气阀包括阀壳、浮体,联动机构和排气组件,所述阀壳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排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出气口,所述浮体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排气组件连接,所述浮体能够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所述排气组件活动以使得所述出气口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水流整流器,所述水流整流器上具有水流通道,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水流能够流经所述水流整流器的水流通道从所述出
水口排出。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流整流器的入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流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所述第一整流器处于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整流器处于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整流器和所述第二整流器之间。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流整流器的水流通道中设置有流量调整机构。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流量调整机构包括片状体,所述片状体转动设置于所述水流整流器的水流通道中。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表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腔体。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表玻璃,所述上壳体上还设置有铜罩子,所述铜罩子压设于所述表玻璃以使得所述表玻璃与所述上壳体相对定位。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湿式水表,其表壳内部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腔体、进水口和出水口形成了水流的流经通道,第一腔体中设置有叶轮,并且表壳内部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中设置有用于计量水流流量的计数器,水流从第一腔体通过可以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则可以带动计数器计量水流流量,当空气从水表间隙进入到第二腔体中的时候,自动排气装置开启可以将进入第二腔体中的气体排出,确保计数器在工作状态下始终浸没在水体中,可以提高水表的计量准确性。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湿式水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下壳体;20、流量调整机构;30、过滤网;40、转轴;50、第一整流器;60、叶轮;70、上壳体;80、铜罩子;90、表玻璃;100、自动排气装置;200、计数器;300、中心转轴;400、第二整流器;500、表壳;600、水流通道;101、第一腔体;102、进水口;103、出水口;104、第二腔体;110、阀壳;120、进气口;130、浮体;140、容置空间;150、联动机构;160、排气组件;17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式水表,包括:
[0025]表壳500,具有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4,表壳上设置有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与第一腔体101连通,第二腔体104和与第一腔体101连通;
[0026]叶轮60,设置于第一腔体101,叶轮60能够由水流驱动其旋转;
[0027]计数器200,设置于第二腔体104中,叶轮60与计数器200连接并且能够驱动计数器200;
[0028]自动排气装置100,与表壳500连接并且与第二腔体104连通,当第二腔体104中水体的液位低于设定值状态下能够开启自动排气装置100以排出所述第二腔体104中的气体。
[0029]本实施例的一种湿式水表,其表壳500内部具有第一腔体101,第一腔体101具有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第一腔体101、进水口102和出水口103形成了水流的流经通道,第一腔体101中设置有叶轮,并且表壳500内部具有第二腔体104,第二腔体104中设置有用于计量水流流量的计数器200,水流从第一腔体101通过可以带动叶轮60旋转,叶轮60则可以带动计数器200计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水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表壳,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水表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叶轮能够由水流驱动其旋转;计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叶轮与所述计数器连接并且能够驱动所述计数器;自动排气装置,与所述水表壳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当所述第二腔体中水体的液位低于设定值状态下能够开启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以排出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的上方,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装置为自动排气阀,所述自动排气阀包括阀壳、浮体,联动机构和排气组件,所述阀壳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排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出气口,所述浮体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排气组件连接,所述浮体能够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所述排气组件活动以使得所述出气口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训廷王鑫璋张裕松娄嘉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