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冷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87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冷敷贴,包括油性离型纸,所述油性离型纸的上侧覆盖有无纺布粘黏层,且无纺布粘黏层的内部设置有药芯层,所述药芯层的下侧与油性离型纸的上侧紧密贴合,所述无纺布粘黏层的上侧设置有容置袋,且容置袋的内部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外侧尺寸与容置袋的内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容置袋的上侧设置有两组覆盖层,且两组所述覆盖层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布缝合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容置袋和覆盖层,配合药芯层进一步提升冷敷的效果,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速度,设置有撕拉层和硅胶块,减少使用者撕拉时间,设置有抵触块,保证良好的空气循环。证良好的空气循环。证良好的空气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冷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冷敷贴。

技术介绍

[0002]冷敷贴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且减轻局部充血,防止炎症和化脓的扩散,广泛运用到医药行业之中,现有的冷敷贴在使用过程中,只单一通过药物释放进行冷敷工作,冷敷时间较短,冷敷效果不理想,另外,当需要冷敷时,需要将冷敷贴的边缘处折叠一下才能使得使用者将油性离型撕开,然而冷敷贴的折叠处在之后的使用中容易翘起导致脱落,且冷敷的过程较为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冷敷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冷敷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冷敷效果不理想和冷敷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冷敷贴,包括油性离型纸,所述油性离型纸的上侧覆盖有无纺布粘黏层,且无纺布粘黏层的内部设置有药芯层,所述药芯层的下侧与油性离型纸的上侧紧密贴合,所述无纺布粘黏层的上侧设置有容置袋,且容置袋的内部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外侧尺寸与容置袋的内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容置袋的上侧设置有两组覆盖层,且两组所述覆盖层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布缝合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
[0005]优选的,所述无纺布粘黏层的下侧设置有四组撕拉层,且四组所述撕拉层分布在无纺布粘黏层的四个面角处,四组所述撕拉层的下侧皆设置有硅胶块。
[0006]优选的,所述无纺布粘黏层的外端设置有编织边。
[0007]优选的,所述无纺布粘黏层的内部开设有隔断线,且隔断线的横切面设置为十字交叉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药芯层上设置有抵触块,且抵触块横向等距分布在药芯层的底端,所述抵触块的横切面设置为弧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接触块,且接触块等距分布在接触块的下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容置袋和覆盖层,在进行冷敷的过程中,可通过拉扯覆盖层,使得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相分离,此时可将冰袋置于容置袋的内部,配合药芯层进一步提升冷敷的效果,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速度,同时可通过容置袋内部设置的隔离板实现对冰袋的覆盖,减少水渍渗出;
[0011]通过设置有撕拉层和硅胶块,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无纺布粘黏层和油性离型纸相分离,减少使用者撕拉时间,简化贴敷过程,提高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同时可通过撕拉层内部设置的四组硅胶块,使得其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实现对无纺布粘黏层的定位,避免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无纺布粘黏层从皮肤外侧脱离,从而更好地使药芯层发挥作用;
[0012]通过设置有抵触块,弧形设置的抵触块,使得在冷敷的过程中,患者皮肤与药芯层
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保证良好的空气循环,使得药芯层在冷敷的过程中保持较佳的通透性。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仰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油性离型纸;2、无纺布粘黏层;3、药芯层;4、撕拉层;5、硅胶块;6、抵触块;7、编织边;8、隔断线;9、容置袋;10、隔离板;11、接触块;12、覆盖层;13、魔术贴勾面;14、魔术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冷敷贴,包括油性离型纸1,油性离型纸1的上侧覆盖有无纺布粘黏层2,无纺布粘黏层2透气不透水,支持热量的散发,且无纺布粘黏层2的内部设置有药芯层3,药芯层3的下侧与油性离型纸1的上侧紧密贴合,无纺布粘黏层2的上侧设置有容置袋9,且容置袋9的内部放置有隔离板10,隔离板10的外侧尺寸与容置袋9的内侧尺寸相适配,容置袋9的上侧设置有两组覆盖层12,且两组覆盖层1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布缝合有魔术贴勾面13和魔术贴毛面14;
[0021]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所示,无纺布粘黏层2的下侧设置有四组撕拉层4,且四组撕拉层4分布在无纺布粘黏层2的四个面角处,四组撕拉层4的下侧皆设置有硅胶块5,方便了使用者从无纺布粘黏层2的四个面角处将油性离型纸1取下,无需将其进行折叠后撕拉,减少了使用步骤,提高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可通过撕拉层4内部设置的四组硅胶块5,使得其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实现对无纺布粘黏层2的定位,避免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无纺布粘黏层2从皮肤外侧脱离,从而更好地使药芯层3发挥作用。
[0022]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无纺布粘黏层2的外端设置有编织边7,无纺布粘黏层2外侧设置的编织边7,实现对无纺布粘黏层2外端的加固,避免无纺布粘黏层2在进行冷敷的过程中,无纺布粘黏层2的外侧出现卷边现象,提高无纺布粘黏层2粘黏过程中的紧固性。
[0023]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无纺布粘黏层2的内部开设有隔断线8,且隔断线8的横切面设置为十字交叉结构,可根据患者受伤部位面积,通过无纺布粘黏层2内部开
设的隔断线8,将无纺布粘黏层2分割至合适大小,避免了无纺布粘黏层2的浪费,增强无纺布粘黏层2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0024]进一步的,根据附图1所示,药芯层3上设置有抵触块6,且抵触块6横向等距分布在药芯层3的底端,抵触块6的横切面设置为弧形结构,在敷贴的过程中,抵触块6与患者皮肤相接触,抵触块6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使得药芯层3和皮肤形成微小的间隙,保证良好的空气循环,使得药芯层3在冷敷的过程中保持较佳的通透性,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0025]进一步的,根据附图2所示,隔离板10上设置有接触块11,且接触块11等距分布在接触块11的下侧,将隔离板10置于容置袋9的内部,使得隔离板10底端设置的接触块11与冰袋上侧相接触,实现对冰袋的密封,减少水渍的渗出,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冷敷效果。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可根据患者受伤部位面积,通过无纺布粘黏层2内部开设的隔断线8,将无纺布粘黏层2分割至合适大小,避免了无纺布粘黏层2的浪费,随和可拉动覆盖层12,使得两组覆盖层12之间设置的魔术贴勾面13和魔术贴毛面14相分离,此时即可将隔离板10从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冷敷贴,包括油性离型纸(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离型纸(1)的上侧覆盖有无纺布粘黏层(2),且无纺布粘黏层(2)的内部设置有药芯层(3),所述药芯层(3)的下侧与油性离型纸(1)的上侧紧密贴合,所述无纺布粘黏层(2)的上侧设置有容置袋(9),且容置袋(9)的内部放置有隔离板(10),所述隔离板(10)的外侧尺寸与容置袋(9)的内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容置袋(9)的上侧设置有两组覆盖层(12),且两组所述覆盖层(1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布缝合有魔术贴勾面(13)和魔术贴毛面(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冷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粘黏层(2)的下侧设置有四组撕拉层(4),且四组所述撕拉层(4)分布在无纺布粘黏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刚宋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紫光西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