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亮专利>正文

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81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与人体口鼻部位相适配的开口,在所述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被使用时,所述面部密结合体与口罩主体之间围合形成换气空间,其中,所述口罩主体能够对气流产生第一阻力,所述面部结合体能够对气流产生第二阻力,从而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能够驱使气体于换气空间和外部循环流动的微压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的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具有不同的密度,因而可以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能够驱使气体流动的微压差,进而使得口罩内部的气体能够于所述口罩内部和外部之间循环,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涉及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属于防护用品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日常防护卫生用品,除了在医院广泛使用以外,随着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雾霾等天气比较常见,人们对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口罩在日常生活中也被人们普遍使用,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人类的健康,尤其是2020年的新冠病毒,本质上是微生物颗粒物,佩戴颗粒物过滤的防护口罩,可以有效的预防此类病毒的传播。
[0003]现有的口罩在使用时与使用者的面部保持密合并保持了良好的密合性,但随着口罩的时间正常,口罩内部的气体流通不畅,容易导致口罩内部的空气浑浊,进而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现有的普通口罩密封件都是由不透水不透气的材料构成,占用了产品一定的面积且起不到过滤作用,反之这部分面积因为不透气还会增加口罩压差阻力(导致透气程度下降),本专利利用密封件的原理,将具有一定透气的过滤材料替代口罩密封件,不仅增加来口罩的透气面积,还增加了口罩的过滤范围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所述面部结合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靠近人体面部的一侧,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与人体口鼻部位相适配的开口,至少所述面部结合体的局部还能够覆盖人体面部且与人体面部无间隙的贴合,在所述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被使用时,所述面部密结合体与口罩主体之间围合形成换气空间,
[0007]其中,所述口罩主体能够对从外部环境输往所述换气空间的气流产生第一阻力,所述面部结合体能够对从所述换气空间输往外部环境的气流产生第二阻力,从而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微压差,所述微压差能够驱使所述换气空间内的气体流动,同时还增加了口罩整体的过滤面积和过滤效果,降低了口罩的整体阻力。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该口罩的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具有不同的密度,因而可以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能够驱使气体流动的微压差,进而使得口罩内部的气体能够于所述口罩内部和外部之间循环,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a、图3b分别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包括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所述面部结合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靠近人体面部的一侧,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与人体口鼻部位相适配的开口,至少所述面部结合体的局部还能够覆盖人体面部且与人体面部无间隙的贴合,在所述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被使用时,所述面部密结合体与口罩主体之间围合形成换气空间,
[0015]其中,所述口罩主体能够对从外部环境输往所述换气空间的气流产生第一阻力,所述面部结合体能够对从所述换气空间输往外部环境的气流产生第二阻力,从而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能够驱使气体于换气空间和外部循环流动的微压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力小于所述第二阻力。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口罩主体具有第一压差,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不同于第一压差的第二压差,所述第二压差大于所述第一压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差为0

350pa,所述第二压差为50

500pa。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口罩主体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面部结合体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内层远离外层的一侧。
[0020]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分别为0.05

0.2mm、0.1

0.5mm、0.1

0.5mm。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包括纺粘无纺布,所述外层的克重为15

80g/m2,孔隙率为10

95%,所述中间层包括熔喷无纺布和静电过滤材料层,所述熔喷无纺布的克重为15

80g/m2,孔隙率为50

90%,过滤效率为60

99.97%;所述静电过滤材料层的克重为30

200g/m2,孔隙率为70

95%,过滤效率为60

99.97%;所述内层包括纺粘无纺布,所述内层的克重为5

30g/m2,孔隙率为10

95%。
[0022]进一步的,所述面部结合体为主要由贴面层、过滤层和表面层依次叠层结合而构成的薄片,所述贴面层、过滤层和表层之间通过粘接或超声波焊接方式结合为一体,所述内层位于所述过滤层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其中,所述贴面层和表层均为纺粘无纺布,所
述过滤层包括熔喷无纺布。
[0023]进一步的,所述贴面层的克重为50

150g/m2,厚度为0.1

0.3mm,孔隙率为50

95%,所述过滤层的克重为8

30g/m2,厚度为0.001

0.1mm,过滤效率为60

99.97%,孔隙率为70

95%,所述表层的克重为50

150g/m2,厚度为0.1

0.3mm,孔隙率为50

95%。
[0024]进一步的,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第一区域和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侧,或者,所述第二区域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四周部,所述面部结合体的第二区域能够覆盖人体面部且与人体面部无间隙的贴合。
[0025]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具有与人体口部相匹配的椭圆形轮廓线,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所述面部结合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靠近人体面部的一侧,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与人体口鼻部位相适配的开口,至少所述面部结合体的局部还能够覆盖人体面部且与人体面部无间隙的贴合,在所述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被使用时,所述面部结合体与口罩主体之间围合形成换气空间,其中,所述口罩主体能够对从外部环境输往所述换气空间的气流产生第一阻力,所述面部结合体能够对从所述换气空间输往外部环境的气流产生第二阻力,从而在口罩主体和面部结合体之间形成能够驱使气体于换气空间和外部循环流动的微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力小于所述第二阻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具有第一压差,所述面部结合体具有不同于第一压差的第二压差,所述第二压差大于所述第一压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差为0

350pa,所述第二压差为50

500pa。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面部结合体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内层远离外层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分别为0.05

0.2mm、0.1

0.5mm、0.1

0.5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压差高效低阻过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包括纺粘无纺布,所述外层的克重为15

80g/m2,孔隙率为10

95%,所述中间层包括熔喷无纺布和静电棉过滤材料层,所述熔喷无纺布的克重为15

80g/m2,孔隙率为50

90%,过滤效率为60

99.97%;所述静电棉过滤材料层的克重为30

200g/m2,孔隙率为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周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