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44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其结构包括有循环装置、输送管、旋转轴、支撑杆、栽培篮、集水装置、进水口、滚轮、开关、第一外壳、集水室、抽水管、水泵、水管、第二外壳、进水孔、第一过滤层、喷头、第三外壳、第二过滤层、移动块、拉环和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于花架上栽培花卉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花卉进行喷洒,费时费力,并且人工进行喷洒时,浇灌水会溅洒在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在输送管底部设置循环装置,高效率的对花卉进行浇灌,并且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过在输送管顶端设置集水装置,当降雨时,可以对雨水进行一个收集的作用,达到了环保的目的。达到了环保的目的。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


[0001]本技术属于花架
,特别涉及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

技术介绍

[0002]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和花蕊组成;
[0003]花架是用刚性材料构成一定形状的格架供攀缘植物攀附的园林设施,花架可作遮荫休息之用,并可点缀园景,现在的花架,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
[000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花架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于花架上栽培花卉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花卉进行喷洒,费时费力,并且人工进行喷洒时,浇灌水会溅洒在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降雨时,无法对雨水进行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以解决,于花架上栽培花卉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花卉进行喷洒,费时费力,并且人工进行喷洒时,浇灌水会溅洒在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在输送管底部设置循环装置,高效率的对花卉进行浇灌,并且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降雨时,无法对雨水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在输送管顶端设置集水装置,可供浇灌花卉使用,形成一种循环的作用,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包括有输送管、旋转轴、支撑杆、栽培篮、进水口、滚轮和开关,集水装置底部中端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外侧设置有多个旋转轴,支撑杆左侧与旋转轴右侧焊接,栽培篮底部中端与支撑杆顶端焊接,循环装置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滚轮顶端与循环装置底部固定连接,循环装置前侧设置有开关,还包括有循环装置和集水装置,输送管底部设置有循环装置,输送管顶端设置有集水装置,循环装置包括有第一外壳、集水室、抽水管、水泵和水管,第一外壳底部与滚轮顶端固定连接,集水室底部与第一外壳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抽水管右侧与水泵左侧固定连接,水泵底部与第一外壳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水管底部与水泵顶端固定连接,集水装置包括有第二外壳、进水孔、第一过滤层和喷头,输送管顶部设置有第二外壳,第二外壳顶端设置有多个进水孔,第二外壳内侧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外壳底部设置有喷头。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室包括有第三外壳、第二过滤层、移动块和拉环,所述第三外壳底部与第一外壳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外壳内侧上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移动块右侧与第二过滤层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环右侧与移动块左侧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并且出水孔孔隙为1~2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栽培篮共设置有个,并且交错设置于输送管左右两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共设置有个,并且滚轮分散设置于循环装置底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整体呈倒“L”型,并且抽水管左侧贯穿第三外壳右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管顶部左侧贯穿第二外壳右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皆由滤网与活性炭过滤棉组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水管采用聚氯乙烯制成。
[0017]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采用尼龙材质。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为解决于花架上栽培花卉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花卉进行喷洒,费时费力,并且人工进行喷洒时,浇灌水会溅洒在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在输送管底部设置循环装置,将本装置接通外部水源与电源,按下开关,水泵开始运行,水泵将集水室内部的浇灌水通过抽水管抽出,通过水管输送至喷头,再由喷头上的出水孔对花卉进行浇灌,浇灌完毕之后,多余的浇灌水会流进集水室,高效率的对花卉进行浇灌,并且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1]2)、为解决降雨时,无法对雨水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在输送管顶端设置集水装置,当降雨时,可以对雨水进行一个收集的作用,雨水经过第一过滤层过滤,再由输送管将雨水输送至集水室,可供浇灌花卉使用,形成一种循环的作用,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循环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集水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循环装置

1、输送管

2、旋转轴

3、支撑杆

4、栽培篮

5、集水装置

6、进水口

7、滚轮

8、开关

9、第一外壳

11、集水室

12、抽水管

13、水泵

14、水管

15、第二外壳

61、进水孔

62、第一过滤层

63、喷头

64、第三外壳

121、第二过滤层

122、移动块

123、拉环

124、出水孔

6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包括有输送管2、旋转轴3、支撑杆4、栽培篮5、进水口7、滚轮8和开关9,集水装置6底部中端设置有输送管2、输送管2外侧设置有多个旋转轴3,支撑杆4左侧与旋转轴3右侧焊接,栽培篮5底部中端与支撑杆4顶端焊接,循环装置1左侧设置有进水口7,滚轮8顶端与循环装置1底部固定连接,循环装置1前侧设置有开关9,还包括有循环装置1和集水装置6,输送管2底部设置有循环装置1,输送管2顶端设置有集水装置6,循环装置1包括有第一外壳11、集水室12、抽水管13、水泵14和水管15,第一外壳11底部与滚轮8顶端固定连接,集水室12底部与第一外壳
1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抽水管13右侧与水泵14左侧固定连接,水泵14底部与第一外壳1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水管15底部与水泵14顶端固定连接,集水装置6包括有第二外壳61、进水孔62、第一过滤层63和喷头64,输送管2顶部设置有第二外壳61,第二外壳61顶端设置有多个进水孔62,第二外壳61内侧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63,第二外壳61底部设置有喷头64。
[0029]其中,所述集水室12包括有第三外壳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卉栽培用调节式花架,包括有输送管(2)、旋转轴(3)、支撑杆(4)、栽培篮(5)、进水口(7)、滚轮(8)和开关(9),集水装置(6)底部中端设置有输送管(2)、输送管(2)外侧设置有多个旋转轴(3),支撑杆(4)左侧与旋转轴(3)右侧焊接,栽培篮(5)底部中端与支撑杆(4)顶端焊接,循环装置(1)左侧设置有进水口(7),滚轮(8)顶端与循环装置(1)底部固定连接,循环装置(1)前侧设置有开关(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循环装置(1)和集水装置(6),输送管(2)底部设置有循环装置(1),输送管(2)顶端设置有集水装置(6),循环装置(1)包括有第一外壳(11)、集水室(12)、抽水管(13)、水泵(14)和水管(15),第一外壳(11)底部与滚轮(8)顶端固定连接,集水室(12)底部与第一外壳(1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抽水管(13)右侧与水泵(14)左侧固定连接,水泵(14)底部与第一外壳(1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水管(15)底部与水泵(14)顶端固定连接,集水装置(6)包括有第二外壳(61)、进水孔(62)、第一过滤层(63)和喷头(64),输送管(2)顶部设置有第二外壳(61),第二外壳(61)顶端设置有多个进水孔(62),第二外壳(61)内侧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63),第二外壳(61)底部设置有喷头(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卉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英张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锦上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