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34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该技术方案将工具锚内置于千斤顶内部;当进行张拉时,液压油通过出缸油口进入,推动中缸前移,当退锚环离开工具锚后,工具锚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前移动并抱紧;当退出张拉时,液压油通过回缸油口进入,中缸后移,当退锚环顶到工具锚后,工具锚锚片后移并外张,实现工具锚的自动退锚。基于以上原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锚固和自动退锚功能。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和维修方便,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部分型号的常规超高压电动油泵、风动油泵、手动油泵配套使用,是一种通用性能极强的张拉专用设备。张拉专用设备。张拉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


[0001]本技术涉及退锚千斤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

技术介绍

[0002]张拉千斤顶是用于张拉钢铰线等预应力筋的专用千斤顶。张拉千斤顶需和张拉油泵配合使用,张拉和回顶的动力均由张拉油泵的高压油提供。根据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前卡式千斤顶和穿心式千斤顶。张拉千斤顶结构紧凑,张拉时工作平稳,油压高,张拉力大,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水电坝体、高层建筑等预应力施工工程。退锚千斤顶又称为退锚用张拉千斤顶,是在煤矿巷道中将预应力锚索锚具从工作面上拆卸下来的专用千斤顶,是煤矿巷道回采和采空区快速放顶的必备设备。
[0003]在退锚千斤顶使用前,需要利用工具锚与锚索进行锚固,使用后需要进行退锚。现有技术中,锚固和退锚过程无法自动实现,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施工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发一种具有自动锚固和自动退锚功能的退锚千斤顶,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以解决常规退锚千斤顶不具有自动锚固和自动退锚功能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包括退锚器体,退锚环,锚杯,工具锚,弹簧座,复位弹簧,油管压紧螺栓,内缸,中缸,外缸,回油管,接管,卡套,螺钉,回缸进油口,出缸进油口,密封盖,后盖,卡环,锁紧螺母,其中,在退锚器体的前部具有退锚环,在退锚环的后端连接有锚杯,锚杯与工具锚相贴合,工具锚设置于弹簧座前端,在弹簧座的后端具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顶压在内缸的前端,在内缸的外周依次设置有中缸和外缸,回油管的前端与外缸相连接,在回油管和外缸之间设置有油管压紧螺栓,在回油管的外部具有套管,回油管和回缸进油口分别接入至接管的前后两端,接管位于卡套中,卡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接头座上,出缸进油口通过所述接头座与外缸相连接,在所述接头座与外缸之间垫置有铜垫,在外缸的后侧设置有密封盖,在密封盖的后端设置有后盖,在后盖的内部具有锁紧螺母,在后盖与锁紧螺母之间具有卡环。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槽体,第一防尘圈,第二槽体,第二防尘圈,其中,在密封盖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在第一槽体中具有第一防尘圈,在第二槽体中具有第二防尘圈。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槽体,第一O形圈,第五槽体,挡圈,其中,在中缸与内缸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槽体和第五槽体,在第三槽体中具有第一O形圈,在第五槽体中具有挡圈。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第四槽体,第二O形圈,第六槽体,第三O形圈,其中,在外缸和中缸之间分别设置有第四槽体和第六槽体,在第四槽体中具有第二O形圈,在第六槽体中具有
第三O形圈。
[0010]作为优选,在锚杯和工具锚之间具有间隙;工具锚的端头顶压在退锚环上。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2]1、进行张拉时:液压油通过出缸油口进入,推动中缸前移,当退锚环离开工具锚后,工具锚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前移动并抱紧钢绞线。随着液压油的进入,中缸不断前移,当顶压器体前端顶到钢绞线上的锚索锚具时开始张拉钢绞线。当张拉到预定载荷时停止供油,载荷不变,此时顶锚管在弹簧作用下将锚索锚具中的夹片顶进锚环中,实现锚索锚具与钢绞线的锚固。
[0013]2、退出张拉时:液压油通过回缸油口进入,中缸后移,当退锚环顶到工具锚后,工具锚锚片后移并外张,松开抱紧的钢绞线,实现工具锚的自动退锚。
[0014]作为一种将煤矿巷道预应力锚索锚具从工作面上拆卸下来的专用机具,本技术内部配置的工具锚可实现自动锚固和自动退锚。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和维修方便,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可与本申请人出品的YDB、STDB系列超高压电动油泵、FDB系列风动油泵、SDB系列手动油泵配套使用,是一种通用性能极强的张拉专用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煤矿、建筑等领域当中。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退锚器体
ꢀꢀꢀꢀꢀꢀ
2、退锚环
ꢀꢀꢀꢀꢀꢀꢀꢀ
3、锚杯
ꢀꢀꢀꢀꢀꢀꢀꢀꢀꢀ
4、工具锚
[0018]5、弹簧座
ꢀꢀꢀꢀꢀꢀꢀꢀ
6、复位弹簧
ꢀꢀꢀꢀꢀꢀ
7、油管压紧螺栓
ꢀꢀ
8、内缸
[0019]9、中缸
ꢀꢀꢀꢀꢀꢀꢀꢀꢀꢀ
10、外缸
ꢀꢀꢀꢀꢀꢀꢀꢀꢀ
11、回油管
ꢀꢀꢀꢀꢀꢀꢀ
12、接管
[0020]13、卡套
ꢀꢀꢀꢀꢀꢀꢀꢀꢀ
14、螺钉
ꢀꢀꢀꢀꢀꢀꢀꢀꢀ
15、回缸进油口
ꢀꢀꢀ
16、出缸进油口
[0021]17、密封盖
ꢀꢀꢀꢀꢀꢀꢀ
18、后盖
ꢀꢀꢀꢀꢀꢀꢀꢀꢀ
19、卡环
ꢀꢀꢀꢀꢀꢀꢀꢀꢀ
20、锁紧螺母
[0022]21、第一槽体
ꢀꢀꢀꢀꢀ
22、第一防尘圈
ꢀꢀꢀ
23、第二槽体
ꢀꢀꢀꢀꢀ
24、第二防尘圈
[0023]25、第三槽体
ꢀꢀꢀꢀꢀ
26、第一O形圈
ꢀꢀꢀꢀ
27、第四槽体
ꢀꢀꢀꢀꢀ
28、第二O形圈
[0024]29、第五槽体
ꢀꢀꢀꢀꢀ
30、挡圈
ꢀꢀꢀꢀꢀꢀꢀꢀꢀ
31、第六槽体
ꢀꢀꢀꢀꢀ
32、第三O形圈
[0025]33、间隙
ꢀꢀꢀꢀꢀꢀꢀꢀꢀ
34、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如图1所示,包括退锚器体1,退锚环2,锚杯3,工具锚4,弹簧座5,复位弹簧6,油管压紧螺栓7,内缸8,中缸9,外缸10,回油管11,接管12,卡套13,螺钉14,回缸进油口15,出缸进油口16,密封盖17,后盖18,卡环19,锁紧螺母20,其中,在退锚器体1
的前部具有退锚环2,在退锚环2的后端连接有锚杯3,锚杯3与工具锚4相贴合,工具锚4设置于弹簧座5前端,在弹簧座5的后端具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顶压在内缸8的前端,在内缸8的外周依次设置有中缸9和外缸10,回油管11的前端与外缸10相连接,在回油管11和外缸10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退锚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退锚器体(1),退锚环(2),锚杯(3),工具锚(4),弹簧座(5),复位弹簧(6),油管压紧螺栓(7),内缸(8),中缸(9),外缸(10),回油管(11),接管(12),卡套(13),螺钉(14),回缸进油口(15),出缸进油口(16),密封盖(17),后盖(18),卡环(19),锁紧螺母(20),其中,在退锚器体(1)的前部具有退锚环(2),在退锚环(2)的后端连接有锚杯(3),锚杯(3)与工具锚(4)相贴合,工具锚(4)设置于弹簧座(5)前端,在弹簧座(5)的后端具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顶压在内缸(8)的前端,在内缸(8)的外周依次设置有中缸(9)和外缸(10),回油管(11)的前端与外缸(10)相连接,在回油管(11)和外缸(10)之间设置有油管压紧螺栓(7),在回油管(11)的外部具有套管,回油管(11)和回缸进油口(15)分别接入至接管(12)的前后两端,接管(12)位于卡套(13)中,卡套(13)通过螺钉(14)固定连接在接头座上,出缸进油口(16)通过所述接头座与外缸(10)相连接,在所述接头座与外缸(10)之间垫置有铜垫,在外缸(10)的后侧设置有密封盖(17),在密封盖(17)的后端设置有后盖(18),在后盖(18)的内部具有锁紧螺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帕斯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