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33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防水层的涂膜密实、无气泡、无针孔,其表面的污渍可直接进行擦洗,好清理,从而可以起到防霉、防止细菌滋生的作用,FSG隔水保温板集保温、隔热和防水功能于一体,在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当地面有积水时,可以防止水分侵入墙体,并将抑菌层隔开,导水条为斜坡状,使第二防水层上的水聚集滑落时,可以将水滴导流,防止墙体潮湿滋生细菌和霉菌,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抑菌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抑菌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抑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

技术介绍

[0002]墙面,墙身的外表饰面,分为室内墙面和室外墙面,墙面装修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现代室内墙面运用色彩、质感的变化来美化室内环境、调节照度,选择各种具有易清洁和良好物理性能的材料,以满足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墙面装修处理一般是刷漆或者粘壁纸。
[0003]室内空间由于通风性能较差容易滋生病菌,尤其是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传统的墙面不具有除菌抑菌的性能,甚至还可能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这可能会对喜欢接触墙面玩耍的婴儿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具备具有除菌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墙面不具有除菌抑菌的性能,甚至还可能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这可能会对喜欢接触墙面玩耍的婴儿的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的内部嵌设有多个香樟木,所述抑菌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所述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FSG隔水保温板,所述FSG隔水保温板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水层、抑菌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底部,所述FSG隔水保温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踢脚线,所述踢脚线位于第二防水层的右侧,所述踢脚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条,所述导水条的左侧与第二防水层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抑菌层包括竹炭纤维板,所述空腔位于竹炭纤维板的内部,所述竹炭纤维板的内部涂刷有抗菌纳米银颗粒层。
[0010]优选的,所述吸水海绵的内部填充有抑菌剂。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SGR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右侧印有装饰花纹。
[0012]优选的,所述导水条的正视截面图为斜坡状。
[0013]优选的,所述FSG隔水保温板的顶部和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层,两个所述密封胶层分别与墙体的右侧及第一防水层、抑菌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该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通过在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防水层,第一防水层
在保证墙体呼吸的同时可以防止水分进入使墙体潮湿滋生细菌和真菌,抑菌层为竹炭纤维板,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其内部空腔内涂有抗菌纳米银颗粒层,抗菌纳米银颗粒层,银离子可以持久性地进行杀菌,提高了抑菌层的杀菌能力,抑菌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的内部填充有抑菌剂,由于抑菌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从而使吸水海绵内的抑菌剂逐渐扩散到周围,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抑菌能力,吸水海绵的内部嵌设有多个香樟木,香樟木能够散发出特殊的浓郁的香气,经年不衰,从而对墙体可以进行有效的防虫,在抑菌层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防水层,进一步增强了墙体的防水性能,且第二防水层的涂膜密实、无气泡、无针孔,其表面的污渍可直接进行擦洗,好清理,从而可以起到防霉、防止细菌滋生的作用,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FSG隔水保温板集保温、隔热和防水功能于一体,在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当地面有积水时,可以防止水分侵入墙体,并将抑菌层隔开,导水条为斜坡状,使第二防水层上的水聚集滑落时,可以将水滴导流,防止墙体潮湿滋生细菌和霉菌,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抑菌性能。
[0017](2)该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通过设置竹炭纤维板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其内部空腔内涂有抗菌纳米银颗粒层,抗菌纳米银颗粒层,银离子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

SH),并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银离子)杀灭后,Ag+(银离子)又会马上从被杀灭的细菌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杀菌过程,从而可以持久性地进行杀菌,提高了抑菌层的杀菌能力。
[0018](3)该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通过在吸水海绵的内部填充有抑菌剂,由于抑菌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从而使吸水海绵内的抑菌剂逐渐扩散到周围,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抑菌能力。
[0019](4)该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SGR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层,SGR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强度高,延伸率大,弹性好,提高了其耐用性,其涂膜密实、无气泡、无针孔,其表面的污渍可直接进行擦洗,好清理,且耐水、耐腐蚀、耐霉变、耐寒、不透水性强,不含苯类溶剂,无煤焦油成分,对环境无污染,是绿色环保材料,第二防水层的右侧印有装饰花纹,方便对墙体进行装饰。
[0020](5)该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通过设置导水条为斜坡状,使第二防水层上的水聚集滑落时,可以将水滴导流,使其不会踢脚线的缝隙渗入至墙体的内部,导致墙体潮湿滋生细菌。
[0021](6)该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通过设置密封胶层,可以将密封胶层与墙体、第一防水层、抑菌层和第二防水层牢固粘接,并可以将连接处的缝隙填充满,使水不会从缝隙中渗入至墙体的内部导致霉菌滋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截面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中标号说明:
[0025]1、墙体;2、第一防水层;3、抑菌层;31、竹炭纤维板;32、抗菌纳米银颗粒层;4、空
腔;5、吸水海绵;6、香樟木;7、第二防水层;8、FSG隔水保温板;9、踢脚线;10、导水条;11、密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2),所述第一防水层(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抑菌层(3),所述抑菌层(3)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腔(4),所述空腔(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5),所述吸水海绵(5)的内部嵌设有多个香樟木(6),所述抑菌层(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7),所述墙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FSG隔水保温板(8),所述FSG隔水保温板(8)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水层(2)、抑菌层(3)和第二防水层(7)的底部,所述FSG隔水保温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踢脚线(9),所述踢脚线(9)位于第二防水层(7)的右侧,所述踢脚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条(10),所述导水条(10)的左侧与第二防水层(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璀谢火仅李国展李国荣李冠碗李振轮李冠业谢剑展欧阳帝新李如质廖凯扬朱煜超朱展集孙彬彬彭志庭谢志标朱次玲邓军宇李越广朱燕杭陈佳琪陈巧思谢梦玉李东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昌龙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