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630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瓶、收集瓶橡胶罩、收集直管、输送弯头、输送直管、开关控制阀、提取直管、提取弯头、渗滤液提取瓶、固定装置。收集直管一端穿过收集瓶橡胶罩插入液体,另一端与输送弯头相连接,输送直管一端与提取弯头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渗滤液提取瓶。管道设置为并联式的两道,由开关控制阀控制装置间歇式运行或并联运行。通过计算提取弯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以及输送直管的长度,使得提取弯头在最大安装高度处的流体压强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形成压强差,从而将地下渗滤液收集瓶内的水样抽取上来,收集到渗滤液提取瓶。收集到渗滤液提取瓶。收集到渗滤液提取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尤其适用于野外试验土壤渗滤液的水样收集。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虹吸原理的并联式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是土壤渗滤液自动收集装置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和控制,能单独运行,也能并联运行。目前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主要应用于收集野外地下一定厚度土壤的渗滤水样,用来分析土壤渗滤液中的氮磷营养物质成分,从而判定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而在收集这些土壤渗滤液的过程中,由于土壤渗滤液收集瓶属于地埋式的,要把收集瓶里面的渗滤液水样取出来分析,需要借助于泵抽取设备,但野外试验泵的携带及电源供应不太方便,如果将泵埋于地下,不易于维护管理,且对于埋于地下的管道的材质要求较高,如果将泵安置在地表,易于腐蚀,所需能耗较大。此外,如果想要提高渗滤液的提取速率,需要增加泵的功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瓶、收集瓶橡胶罩、收集直管、输送直管、提取直管、渗滤液提取瓶,所述渗滤液收集瓶和部分收集直管埋置地下,所述收集瓶橡胶罩上设置有多个小孔,土壤渗滤液通过小孔汇聚到渗滤液收集瓶内,收集直管一端穿过收集瓶橡胶罩插入液体,距瓶底有一定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输送弯头、提取弯头、开关控制阀、固定装置,输送直管两端分别与输送弯头与提取弯头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输送直管;提取直管长度为输送弯头与提取弯头的高度差,其一端与提取弯头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渗滤液提取瓶内;输送弯头和提取弯头选用曲率半径较大的弧形弯头,减少渗滤液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取弯头的安装高度由伯努利能量守恒方程计算得到,随之计算得到输送直管的长度,确保提取弯头处的流体压强转化为重力势能,形成压强差使渗滤液通过管道被提取出来。
[0006]进一步地,收集瓶橡胶罩与收集直管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07]进一步地,管道以并联形式设置两道,通过开关控制阀来控制其间歇式运行或并联式运行。
[0008]进一步地,输送弯头和提取弯头为可拆卸式,通过拆除弯头将各部分管道卸下,方便检查疏通管道。
[0009]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可调节高度,通过三根支撑杆放置于地面,卡托用于固定输送直管的高度,拧动螺杆调节高度,固定装置的数量由输送直管的长度来决定。
[0010]进一步地,输送直管与提取直管的长度由计算得出,非固定值。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使用效率高等优点;设置开关控制阀及并联管道能够提高可操作性和收集速率;采用弯头连接各部分管道,可特定清理某部分管道,防止堵塞,易于管道维护,同时可拆卸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3]图2为固定装置结构图。
[0014]图中,1

渗滤液收集瓶,2

收集瓶橡胶罩,3

收集直管,4

输送弯头,5
‑ꢀ
输送直管,6

开关控制阀,7

提取弯头,8

提取直管,9

渗滤液提取瓶,10
‑ꢀ
固定装置,10.1

卡托,10.2

螺杆,10.3

方形螺母,10.4

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6]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并联式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瓶1、收集瓶橡胶罩2、收集直管3、输送弯头4、输送直管5、开关控制阀6、提取弯头7、提取直管8、渗滤液提取瓶9、固定装置10。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提取弯头7 的最大安装高度,以及输送直管5的长度,使得管道在最大安装高度处的压强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形成压强差,从而将地下土壤渗滤液收集瓶1内的水样抽取上来,收集到渗滤液提取瓶9。
[0017]渗滤液收集瓶1及部分收集直管2埋置地下,其余部分设置在地面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渗滤液收集。渗滤液收集瓶与管道材质具备耐压和防渗水功能,收集瓶橡胶罩2上设有多个小孔,土壤中的渗滤液通过小孔汇聚到渗滤液收集瓶1内。收集直管3一端穿过收集瓶橡胶罩2插入液体,另一端与输送弯头4 相连接;提取直管8一端与提取弯头7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渗滤液提取瓶9。所述管道设置为两根并联式,收集直管2伸入到渗滤液收集瓶1内的一端距瓶底有稍许距离,防止收集直管2直接与瓶底接触形成堵塞,便于土壤渗滤液的输送;提取直管8伸入到渗滤液提取瓶9的一端与输送弯头4保持同一高度。所述弯头为曲率半径较大的弧形弯头,可以减少渗滤液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两套管道的运行通过开关控制阀6调控,可以进行间歇式运作,即打开开关控制阀6中的一个,关闭另外一个,防止管道堵塞,易于维护;也可以两套管道并联运行,即同时打开两个开关控制阀6,加快土壤渗滤液的提取速率。输送直管5的高度通过固定装置10控制,将管道置于卡托10.1内,通过拧动螺杆10.2使其与方形螺母10.3分离,调节到需要的高度,底部设置三根支撑杆 10.4稳定装置。可以根据输送直管5的长度决定固定装置10的数量。
[0018]使用时,首先根据伯努利能量守恒方程计算出提取弯头7的真空度,调整提取弯头7的高度,随之计算确定输送直管5的长度,通过固定装置10固定管道高度,输送直管5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此时提取弯头7处的流体压强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形成压差进而将土壤渗滤液收集瓶1中的土壤渗滤液输送到管道中,提取到渗滤液提取瓶9。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管道堵塞等问题,可以通过拆除弯头对特定部位进行调整疏通。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
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土壤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瓶(1)、收集瓶橡胶罩(2)、收集直管(3)、输送直管(5)、提取直管(8)、渗滤液提取瓶(9),所述渗滤液收集瓶(1)和部分收集直管(3)埋置地下,所述收集瓶橡胶罩(2)上设置有多个小孔,土壤渗滤液通过小孔汇聚到渗滤液收集瓶(1)内,收集直管(3)一端穿过收集瓶橡胶罩(2)插入液体,距瓶底有一定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输送弯头(4)、提取弯头(7)、开关控制阀(6)、固定装置(10),输送直管(5)两端分别与输送弯头(4)与提取弯头(7)连接,固定装置(10)用于固定输送直管(5);提取直管(8)长度为输送弯头(4)与提取弯头(7)的高度差,其一端与提取弯头(7)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渗滤液提取瓶(9)内;输送弯头(4)和提取弯头(7)选用曲率半径较大的弧形弯头,减少渗滤液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取弯头(7)的安装高度由伯努利能量守恒方程计算得到,随之计算得到输送直管(5)的长度,确保提取弯头(7)处的流体压强转化为重力势能,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敏谌书姚婧肖宇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