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12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红外温度检测电路、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电炉加热电路、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所述红外温度检测电路与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连接,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中电磁继电器J1的线圈作用于电炉加热电路中电磁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电炉加热电路与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连接,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为红外温度检测电路和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提供+12V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非接触方式测温,安装简便,控制可靠,性能良好,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要求。足生产要求。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属于温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电子、交通和建筑是其最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域。玻璃纤维是以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等工艺制造而成。熔制玻纤大约需要1200℃左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能顺利进行拉丝,因此,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熔融玻璃液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采用红外非接触式温度检测,结合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实现玻璃纤维熔制时的温度控制。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电炉加热电路A03、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
[0005]所述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与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连接,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电磁继电器J1作用于电炉加热电路A03中电磁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电炉加热电路A03与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连接,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为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和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提供+12V电源。
[0006]所述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由红外接收管GD1和转换电阻R1组成;其中,红外接收管GD1由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输出+12V直流电供电,红外接收管GD1接收熔融玻璃液的红外光形成对应导通电阻,转换电阻R1一端接地,转换电阻R1另一端与红外接收管GD1相连,红外接收管GD1与转换电阻R1形成温度电压u
t
输出,输出温度电压u
t
送至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电压比较器U2A和电压比较器U2B的反相输入端。
[0007]所述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设置电压比较器U2A、电压比较器U2B组成电压窗口比较器,两个电压比较器输出分别驱动晶闸管SCR1和三极管BG1,控制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闭合/断开,实现电炉接通/切断220V电源从而使熔融玻璃液升温/降温;设置电压比较器LM393输出为OC形式输出,增加上拉电阻R2和上拉电阻R3,形成高电平输出,并为晶闸管SCR1和三极管BG1提供驱动电流;设置续流二极管D1作为电磁继电器J1线圈的续流作用;设置下限设定电位器PR1和上限设定电位器PR2,通过调节下限设定电位器PR1和上限设定电位器PR2的滑动端,调整温度控制设定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0008]所述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由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输出+12V直流电供电,其由电压比较器U2A、电压比较器U2B、下限设定电位器PR1、上限设定电位器PR2、驱动晶闸管SCR1、三极管BG1、电磁继电器J1、续流二极管D1、上拉电阻R2、上拉电阻R3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U2A的8端接+12V直流电源,电压比较器U2A的3端接下限设定电位器PR1的滑动端,电压比较器U2A的2端由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中红外接收管GD1和转换电阻R1形成的温度
电压u
t
输入,电压比较器U2A的4端接地;电压比较器U2B的5端接上限设定电位器PR2的滑动端,电压比较器U2B的6端由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中红外接收管GD1和转换电阻R1形成的温度电压u
t
输入;下限设定电位器PR1一端接+12V电源,下限设定电位器PR1另一端接地;上限设定电位器PR2一端接+12V电源,上限设定电位器PR2另一端接地;驱动晶闸管SCR1阳极接电磁继电器J1一端和续流二极管D1阳极,驱动晶闸管SCR1阴极接三极管BG1集电极,驱动晶闸管SCR1控制极接电压比较器U2A输出端和上拉电阻R2一端;三极管BG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BG1基极接电压比较器U2B输出端和上拉电阻R3一端;电磁继电器J1和续流二极管D1并联,续流二极管D1阴极接+12V电压;上拉电阻R2另一端接+12V电压,上拉电阻R3另一端接+12V电压。
[0009]所述电炉加热电路A03由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电磁继电器J1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控制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闭合和断开,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闭合时电炉加热,熔融玻璃液升温,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断开时电炉停止加热,熔融玻璃液散热降温,设置熔断器F1用于安全防护。
[0010]所述电炉加热电路A03由加热电炉RL、保护熔断器F1、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主电源开关K1和220V交流电组成;其中,电源开关K1由上开关和下开关组成,加热电炉RL一端接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另一端接保护熔断器F1和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中电源变压器B1的输入端的上端,保护熔断器F1另一端接主电源开关K1下开关的一端;主电源开关K1上开关另一端外接220V交流电的正极,主电源开关K1上开关一端接电加热炉RL另一端和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中电源变压器B1输入端的下端;电源开关K1下开关另一端外接220V交流电的负极。
[0011]所述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由电源变压器B1降压、整流桥Q1整流、滤波电容C1和防自激电容C2滤波、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稳压、防自激电容C3和滤波电容C4再滤波,从而构成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输出直流+12V为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和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电路供电。
[0012]所述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由电源变压器B1、整流桥Q1、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4、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防自激电容C2和防自激电容C3组成;其中,电源变压器B1输入端的上端接电炉加热电路A03中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的下端和保护熔断器F1的一端,电源变压器B1输入端的下端接电炉加热电路A03中主电源开关K1上开关的一端;整流桥Q1输入端与电源变压器B1的输出端相连,整流桥Q1输出端与滤波电容C1和防自激电容C2以及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的1端和2端并联,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的3端和2端分别与滤波电容C4和防自激电容C3并联;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输出端3端输出+12V电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的2端接地。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红外温度检测电路实现对熔融玻璃液温度的非接触式检测;由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根据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可通过调节上下限设定电位器改变上下限设定值)控制电炉加热电路的通电/断电实现将熔融玻璃液自动控制于所设温度区间内;加入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为红外温度检测电路和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使电路更加实用。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非接触方式测温,安装简便,控制可靠,性能良好,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
[0015]图2是温度控制图;
[0016]图中各标号:A01

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电炉加热电路(A03)、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所述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与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连接,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电磁继电器J1作用于电炉加热电路(A03)中电磁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电炉加热电路(A03)与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连接,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为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和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提供+12V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由红外接收管GD1和转换电阻R1组成;其中,红外接收管GD1由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输出+12V直流电供电,红外接收管GD1接收熔融玻璃液的红外光形成对应导通电阻,转换电阻R1一端接地,转换电阻R1另一端与红外接收管GD1相连,红外接收管GD1与转换电阻R1形成温度电压u
t
输出,输出温度电压u
t
送至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电压比较器U2A和电压比较器U2B的反相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中设置电压比较器U2A、电压比较器U2B组成电压窗口比较器,两个电压比较器输出分别驱动晶闸管SCR1和三极管BG1,控制电磁继电器J1常开触点闭合/断开,实现电炉接通/切断220V电源从而使熔融玻璃液升温/降温;设置电压比较器LM393输出为OC形式输出,增加上拉电阻R2和上拉电阻R3,形成高电平输出,并为晶闸管SCR1和三极管BG1提供驱动电流;设置续流二极管D1作为电磁继电器J1线圈的续流作用;设置下限设定电位器PR1和上限设定电位器PR2,通过调节下限设定电位器PR1和上限设定电位器PR2的滑动端,调整温度控制设定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熔融玻璃液红外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位式温度控制电路(A02)由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A04)输出+12V直流电供电,其由电压比较器U2A、电压比较器U2B、下限设定电位器PR1、上限设定电位器PR2、驱动晶闸管SCR1、三极管BG1、电磁继电器J1、续流二极管D1、上拉电阻R2、上拉电阻R3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U2A的8端接+12V直流电源,电压比较器U2A的3端接下限设定电位器PR1的滑动端,电压比较器U2A的2端由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中红外接收管GD1和转换电阻R1形成的温度电压u
t
输入,电压比较器U2A的4端接地;电压比较器U2B的5端接上限设定电位器PR2的滑动端,电压比较器U2B的6端由红外温度检测电路(A01)中红外接收管GD1和转换电阻R1形成的温度电压u
t
输入;下限设定电位器PR1一端接+12V电源,下限设定电位器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炜付丽霞陈显宁杨振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