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607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包括曳引机机座、一端伸入曳引机机座内且与定子配合的转子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转子组件的端部沿其环形端面设有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上均匀设有叶片。利用转子组件自身的动能实现叶片旋转,无需外加动力源,从曳引机内部主要发热点位制造气流,只要曳引机工作就会进行内外热量交换,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安装简单、维护量小,不会受外部因素影响。不会受外部因素影响。不会受外部因素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曳引机技术,尤其是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曳引机的工作制一般为S5

40%,而实际运行时却远远大于S5

40%这种工况,尤其是夏季环境温度高,运行负载持续时间过长而导致曳引机温度过高,引发轴承漏油、异响、电机烧坏等多种问题。所以有些场合采用在机房里面配置空调或电风扇来降低环境温度,以减少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公开技术中对曳引机的散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0077941A,一种电梯曳引机的散热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机壳两端的安装腔,两个安装腔内分别设置一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轴上的安装盒,安装盒内设置有固定在转轴上的飞轮;两个安装腔之间设置有螺旋的液流通道一和螺旋的液流通道二,安装腔内填充有液压油。这种采用液压冷却方式不仅使曳引机本身结构复杂化,体积、重量大增,而且日常维护量大,成本高。
[0003]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712433A,一种集成有自散热装置的曳引机,通过电机本身的动力来驱动散热风扇,风扇叶片或风扇的变速驱动机构被集成到制动装置或曳引轮上,风扇置于电机主体外部,对电机外表面强制风冷散热,风扇与电机同轴同步旋转,或通过齿轮传动加速。本装置风扇作用于曳引机壳体外部,由于曳引机机座与转子之间的密封性较好,这种外部散热基本上是对线圈内部热量传递给壳体之后的一种处理措施,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它具有当电梯超额使用带来曳引机温度过高时,利用转子组件自身旋转产生气流,使曳引机内部热量与外界进行及时交换从而进行散热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包括曳引机机座、一端伸入曳引机机座内且与定子配合的转子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转子组件的端部沿其环形端面设有风叶组件,所述风叶组件上均匀设有叶片。
[0006]前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中,作为作选,所述风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若干件弧形段组成,固定支架上设有与转子组件体连接的安装孔。
[0007]前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中,作为作选,所述叶片为矩形结构。
[0008]前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中,作为作选,所述矩形结构的叶片均朝转子组件中心方向布置。
[0009]前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中,作为作选,所述固定支架由若干件弧形段组成,其中弧形段一端设有半圆凸扣,另一端设有与半圆凸扣相对应的凹槽。
[0010]前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中,作为作选,叶片和固定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0011]本技术方案利用曳引机机座和转子组件配合时端部位置的有限空间,布置一种风
叶组件,在曳引机在工作时,转子组件旋转产生气流,使曳引机发热中心内部的热量与外界进行交换,这种交换克服了传统产品仅从机壳表面散热的局限性。由于曳引机产品本身结构比较紧凑,可利用空间非常有限,本装置把转子组件设置在转子组件的端部,该端部是伸入曳引机机座内部部分,其内则与定子直接配合,而旋转后产生的气流可以直接通过通风口与外界交换。风叶组件沿转子组件整个环形端面布置,即使在低转速作用下,也能产生连续风量,达到无需另设动力,对流风就能把线圈所产生的热量迅速排放。
[0012]为了使本装置制作实现简单化,风叶组件分成几个部件进行加工,通过固定支架与转子组件本体进行连接,固定支架由多件弧形段组成,相互间通过半圆凸扣和凹槽一一相扣配合,保证首尾连接时更加稳定可靠。叶片呈矩形,朝转子组件中心方向布置,恰好形成一个旋转角度,有利于气流的产生。且叶片和固定支架制成一体,通过注塑、铸件等工艺即可完成,实现轻量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转子组件自身的动能实现叶片旋转,无需外加动力源,从曳引机内部主要发热点位制造气流,只要曳引机工作就会进行内外热量交换,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安装简单、维护量小,不会受外部因素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风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主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转子组件,2.风叶组件,201.固定支架,202.半圆凸扣,203.凹槽,204.叶片,205.安装孔,3.曳引机机座,4.曳引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1]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设置在曳引机机座3内的转子组件1上,如图5所示,即转子组件1一端是安装曳引轮4,另一端伸入曳引机机座3内,其内径与定子配合、外径与曳引机机座3内径配合,在转子组件1端部沿其环形端面设置风叶组件2,风叶组件2上均匀设有一圈叶片204,如图1、图2所示。
[0022]具体地说,风叶组件2包括8件弧形段结构组成的固定支架201,如图3、图4所示,叶片204和固定支架201通过注塑工艺构成一体式结构。每件固定支架201上设有两个与转子组件体连接的安装孔205。叶片204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叶片204均朝转子组件1中心方向布置,形成相邻叶片204互成一个锐角形式。
[0023]在固定支架201弧形段的一端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半圆凸扣202,而另一端设有与半圆凸扣202相对应的凹槽203。半圆凸扣202和凹槽203形成过渡配合关系。安装时相邻两件固定支架201弧形段恰好通过其中一件的半圆凸扣202和另一件的凹槽203配合,使两者定位可靠、位置相互制约形成整体安装环。
[0024]当曳引机工作时,风叶组件2随转子组件1旋转而产生气流,这股气流不断使曳引
机内部热量与外界进行交换,从而起到散热作用。
[0025]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等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包括曳引机机座(3)、一端伸入曳引机机座内且与定子配合的转子组件(1),其特征是在所述转子组件的端部沿其环形端面设有风叶组件(2),所述风叶组件上均匀设有叶片(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件(2)包括固定支架(201),固定支架(201)由若干件弧形段组成,固定支架上设有与转子组件体连接的安装孔(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机散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佳伟徐国良施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