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招志坚专利>正文

一种直笛箫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0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演奏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笛箫乐器,在乐器管体的管壁上设有从管口到管尾沿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第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笛箫乐器


[0001]本技术涉及演奏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笛箫乐器。

技术介绍

[0002]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其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笛子声音清脆悦耳,音色亮而不噪、柔而不虚,能发出较大的音量,响而不空。
[0003]而箫一般比笛子要长,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萧的声音相对来说更为低沉浑厚,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0004]目前市面上只有传统单一的笛乐器与箫乐器,在乐队演出时,笛与萧往往需要配合演奏,以达到较广的音域效果;在日常使用时,演奏者在笛或萧的单一调式影响下,也难以吹奏出变幅较大的音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直笛箫乐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管式乐器尤其是笛与萧调式单一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直笛箫乐器,包括长直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十三个音孔,所述音孔从管口到管尾沿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在管体周向方向上,所述音孔分布在互为90度的四个与轴线平行的周线上,所述周线按照从管口投射过去的方向顺时针分为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三周线、第四周线;其中,所述第1

3、5

8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周线,所述第4、12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周线,第9音孔位于所述第三周线,第10、11音孔位于所述第四周线;所述第一周线往所述第二周线偏转30

45度的位置设有第五周线,所述第五周线上设有第13音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体的管口到管尾之间直径逐渐增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口内径为26mm,所述管尾内径为35mm,所述管体长度为720mm。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管口边沿上设有缺口,所述管尾同轴连接有带喇叭口的扬音管。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缺口长14mm,宽5

7mm,内边角处圆滑设置,使得所述缺口呈现为半圆弧形的开口。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周线。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5

8音孔上均设有指环键,所述第4、10、11、12、13音孔上都设有连杆翻盖机构。如此结构,是因为本乐器为实现宽广音域,采用了较长的管体,为确保吹奏人员的手指运指能有效按住音孔,本乐器在远处区域设置有长
轴连杆的机械装置,主要用于远距离操控低音孔的开闭,同时为避免长轴连杆妨碍到中音孔的开闭,中部区域的音孔上设置有指环键。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十三个所述音孔的孔径相等。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四周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1音孔同轴的辅助音孔,也就是第14音孔,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所述辅助音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音孔。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乐器的材质包括但不仅限于木材、铜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所述管体内径随着延伸方向逐渐增大,长圆锥的形状能够增大气流的共振有助于共鸣的发生;管口边沿上设置有与上唇内唇形大小贴合的缺口,使得管口的气流不仅沿轴向进入,还从上方进入,气流从而在管体内部上下波动,进一步强化共鸣强度。总体而言,本乐器的十四个出音孔为两个八度在指法变换下共可出三十二个半音,定调为F调,实现了洞萧与直笛的音调结合,再在管体形状、缺口以及扬音管的配合下,覆盖了从低沉到响亮的音量要求。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角度一);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角度二);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图(角度三);
[0023]图中,1

管体;11

管口;12

管尾;2

音孔;201

第1音孔;202

第2音孔;203

第3音孔;204

第4音孔;205

第5音孔;206

第6音孔;207

第7音孔;208

第8音孔;209

第9音孔;210

第10音孔;211

第11音孔;212

第12音孔;213

第13音孔;214

辅助音孔;3

缺口;4

扬音管;5

指环键;6

连杆翻盖机构;61

音孔翻盖;62

长轴连杆;63

连杆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5]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笛箫乐器,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管口11到管尾12之间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管口11内径为26mm,所述管尾12内径为35mm,所述管体1长度为720mm,所述管尾12同轴连接有带喇叭口的扬音管4。所述管体1采用长圆锥形状而非常规的等径直筒,其管身效果是从所述管口11入气后分成内外两层气流,强化气流与管壁的共振以发出共鸣,进而增大音量,达到洞萧与直笛的音量结合。
[0026]进一步地,所述管口11的正上方边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3长14mm,宽5

7mm,内边
角处圆滑设置,也就是所述缺口3呈现为半圆弧形的开口。当吹奏乐器时,所述缺口3与演奏者的上唇相贴合,在不漏风的前提下,通过缺口3能实现往下进气,促使管内气流上下波动,从而强化共鸣强度。
[0027]为克服类似于笛或萧的单一调式,所述管体1上所述管体1的管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十三个音孔2,所述音孔2从管口11到管尾12沿管体1的延伸方向依次分为第1至13音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直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十三个音孔,所述音孔从管口到管尾沿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为第1

13音孔;在管体周向方向上,所述音孔中的第1

12音孔分布在互为90度的四个与轴线平行的周线上,所述四个周线按照从管口投射过去的方向顺时针分为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三周线、第四周线,所述第一周线往所述第二周线偏转30

45度的位置设有第五周线;其中,第1

3、5

8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周线,第4、12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周线,第9音孔位于所述第三周线,第10、11音孔位于所述第四周线,所述第五周线上设有第13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口到管尾之间直径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笛箫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内径为26mm,所述管尾内径为3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招志坚招德镰
申请(专利权)人:招志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